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渡村

(雲南省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巨甸鎮下轄村)

鎖定
古渡村隸屬於雲南省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巨甸鎮,位於鎮政府西南,村委會所在地距鎮政府4.5千米。總面積43.7平方千米。轄11個村民小組,總户數637户,總人口2474人。在總人口中,農業人口2474人。有水田2029畝,旱地587畝;人均佔有耕地1.04畝。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012畝,總產量156萬千克,人均有糧721千克。全年烤煙種植989畝,產值140萬元;藥材種植226畝,產值22.6萬元。年末大牲畜存欄326頭,生豬存欄2281頭。年內大牲畜出欄50頭,生豬出欄2787頭。全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58.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22元。有完小1所,校點1個,在校學生30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鞏固率100%。
中文名
古渡村
外文名
Ancient Ferry Village
行政區類別
行政村
所屬地區
中國雲南
地理位置
雲南省玉龍納西族自治縣

古渡村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603.95畝(其中:水田1924.87畝,旱地679.08 畝),人均耕地1.05畝,主要種植小麥、玉米、水稻 、藥材等作物;擁有林地44209.5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290.8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52畝,主要種植板栗、核桃、水果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231 畝,荒山荒地2210.475畝,其他面積 2882.575畝。

古渡村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路、通水 、通水、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649户通自來水,有0户飲用井水,無農户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649户通電,有200 户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户465 户(分別佔農户總數的100%、30.82%和71.6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户數449户,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户數 251户(分別佔總數的69.18 %和38.67%)。
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柏油路面;村內主幹道有些硬化,有些未硬化;在路邊即可搭車,無集貿市場。全村共擁有汽車28 輛,拖拉機29 輛,摩托車4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2603.95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603.95 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05 畝。
到2006年底,裝有太陽能農户60户;無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户。全村有 3 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有 3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個自然村通有線電視;另外2個自然村使用地面衞星接收器;有3 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沒有自然村通路燈。不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户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66 户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 583户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古渡村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14.372萬元,佔農村經濟總收入56.21%。該村特色產業為烤煙,主要銷往本縣,2006年全村銷售收入為404.74萬元,沒有計劃大力發展的產業。 [1] 

古渡村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 559.3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14.372萬元,佔總收入的56.21%;畜牧業收入 90.37萬元,佔總收入的16.1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2810頭,肉牛160頭,肉雞4120只);林業收入 35.212萬元,佔總收入的6.30 %;第二、三產業收入86.179 萬元,佔總收入的15.41%;工資性收入33.2 萬元,佔總收入的33.20 %。農民人均純收入1558元,農民收入以烤煙、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3.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30人(佔勞動力的16.29%),在省內務工230人。

古渡村人口衞生

該村現有農户649户,共鄉村人口 2467人,其中男性1221人,女性1246 人。其中農業人口2467 人,勞動力1412人。該村以漢族、納西族為主,其中漢族1204 人, 納西族1056人,其他民族207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8 人,占人口總數的0.73 %;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467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 63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衞生所和鎮衞生院,衞生所面積為135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 人,該村距離鎮衞生院3公里。該村無公廁,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2 個,沒有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户 408户,佔農户總數的62.87%。

古渡村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小學 2所,校舍建築面積3596平方米,擁有教師11人,在校學生600 人,距離玉龍縣五中4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13人,其中小學生300 人,中學生 113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 個、無圖書室、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 [2] 

古渡村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 個,下設10 個黨小組,共有黨員 101人,少數民族黨員 35人,其中男黨員 83人、女黨員 18人。
村委會由主任兼書記和憲、副主任楊文錦、副書記元學志組成,下設古渡彎、訊上村、新邑村等11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 36人。

古渡村新農村建設

2006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36.9萬元,萬元,為科技扶貧項目的資金,改建村內主幹道,改善了古渡村的村容村貌,並對農民做了一定的科技培訓。

古渡村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各項補貼和補助的公開 。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到2006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64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603.95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193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1500 個(勞均 1.06個)。年末集體總收入36.9萬元,均為科技扶貧項目的資金,無固定資產,年末無集體收益,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併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主要以公告、黑板報的方式公開。

古渡村人文地理

古渡村有11個村民小組,以漢族、納西族為主,另有少量的白族、僳僳族。其11個村民小組自木瓜山腳下的新邑村起,直至西邊的季裏灣。綿延約7000米,一條小河與麗維公路並貫其間。村岸多古柳,村中多古樹。每逢春夏,村落掩綠葉古樹之中,加上小橋流水,村村相鄰,雞犬相聞,別有一番田園詩情畫意。

古渡村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建設薄弱,農田水利設施仍需改善,農作物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低,導致每逢災害產量便偏低。該村無公廁,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率高,人口衞生及需改善。羣眾文化素質低,科技意識淡薄等都制約了整個村委會的發展。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因地制宜,發展適合本村的穩定的產業,加大力度發展烤煙這一特色產業的同時。科教興農,積極開展科技下鄉活動,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籌集各方面資金髮展養殖業;對村民進行農村使用技術培訓,發展勞務經濟,轉移剩餘勞動力。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1558元增加到1870 元。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