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反舌鳥

鎖定
反舌鳥是雀形目鶇科鶇屬鳥類, [3]  又稱烏鶇、交啄。 [4]  雄鳥全身烏黑色,下體略淡;有的頦、喉略淺,微具黑褐縱紋;虹膜褐色,喙和眼圈為鮮豔的橙黃色,腳黑褐色。雌鳥似雄鳥,但體色較淡,偏褐色調,沾有鏽色,下體更明顯;頦、喉具黑褐色暗縱紋。幼鳥似雌鳥,但體色更淡,更顯斑駁。 [5] 
反舌鳥分佈於歐亞大陸、北非、印度次大陸、東亞和中南半島。在中國分佈於西北、華北、青藏高原邊緣、西南、華中、東南和華南的廣大區域。 [6]  棲息于山地至平原的森林、林緣、果園、農田和城市公園等多種生境。常單獨或成對活動,也成小羣。食物以蠅蛆、螻蛄、金龜甲、蜻蜓、蝗蟲和毛蟲等多種昆蟲為主,也吃馬陸、蜈蚣、蠕蟲和蝸牛等小型無脊椎動物,並吃樟、女貞、枸橘和野薔薇等多種植物種實。4-7月繁殖,每窩產卵4—6枚。 [7]  孵化期14-15天。 [5] 
反舌鳥是美麗而著名的鳥兒歌唱家, [8]  是分佈區最廣的鶇類,繁殖季鳴唱婉轉多變且善效鳴,有“百舌鳥”之稱。 [6] 
別    名
烏鶇
中文學名
反舌鳥
拉丁學名
Turdus merul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雀形目
鶲科
鶇屬

反舌鳥形態特徵

反舌鳥
反舌鳥(5張)
反舌鳥長約三十釐米,上身灰褐,胸腹灰白色,黑色的嘴,長長的尾巴。飛翔時,羽翼散開,象把扇子。春天,是反舌鳥最活躍的時候,鳴聲宛囀,高低抑揚,有自己多彩的曲調。 [1] 

反舌鳥生活習性

反舌鳥
反舌鳥(4張)
於地面取食,靜靜地在樹葉中翻找無脊椎動物蠕蟲,冬季也吃果實及漿果。反舌鳥築巢在矮樹叢中,巢用樹枝雜草做成,裏面墊上柔軟的草和羽毛。每次產蛋四至五枚,色呈淺藍色,滿布棕色斑點。每逢敵害來侵犯,反舌鳥為護小鳥,常常勇敢地展翅搏鬥,直到把對方啄死才罷休。 [1] 

反舌鳥分佈地區

反舌鳥
反舌鳥(5張)
分佈範圍:歐亞大陸、北非、印度至中國;越冬至印度支那。
分佈狀況:常見於中國大部林地、公園及園林,高可至海拔4000米。亞種maximus為西藏南部及東南部的留鳥;sowerbyi於四川中部;intermedia於西北部(天山、喀什、羅布泊柴達木盆地);mandarinus為留鳥於華中、華東、華南、西南及東南等地,部分鳥在海南島越冬。 [2] 
參考資料
  • 1.    姚大均.動物趣談(3):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04:46
  • 2.    程時利.365天動物趣事: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2002.12:161-163
  • 3.    (英)約翰·古爾德著,歐洲鳥類,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6.11,第79頁
  • 4.    李文瑞,李秋貴主編;史學軍等編寫,中藥別名辭典,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09,第342,343頁
  • 5.    趙欣如,趙碧清主編;央美陽光繪,鳥類圖鑑,青島出版社,2019.03,第359頁
  • 6.    曲利明主編,中國鳥類圖鑑 下,海峽書局,2013.01,第1431頁
  • 7.    周紀剛主編,惠州野生鳥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4.11,第187頁
  • 8.    汪建川編著,走進自然博物館,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2001.12,第3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