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反傾銷關税

鎖定
反傾銷關税是進口國為了保護本國的工農業生產和國內市場,維持本國的經濟利益,對外國傾銷的商品,在一般進口税以外附加徵收的關税。各資本主義國家徵收反傾銷關税的條件不盡一致。美國規定,外國出口商品的到岸價格低於出廠價格時,被認為是不公平價格,可以另徵附加關税。 [1] 
中文名
反傾銷關税
外文名
antidumping duty
定    義
是對外國的傾銷商品
類    別
關税

目錄

反傾銷關税解釋

反傾銷關税(antidumping duty)是對外國的傾銷商品,在徵收正常進口關税的同時,附加徵收的一種關税。 它是差別關税的又一重要形式。 如果某國將產品以低於生產成本的價格向其他國家推銷,就有可能構成傾銷,進口國就可以對傾銷產品徵收數量不超過傾銷差價的反傾銷税。反傾銷關税是為了對付和抵制進行傾銷的外國貨物進口而徵收的一種臨時附加税。

反傾銷關税案例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2014年11月12日公佈終裁結果,認定中國輸美的一種製冷劑產品沒有對美國產業構成實質性損害或威脅,這意味着美國不會對中國相關產品徵收反傾銷和反補貼“雙反”關税。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