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原索動物

鎖定
原索動物是脊索動物門原始的一羣。有一中空的背神經索、鰓裂以及脊索(一條質硬的支持身體縱軸的棒狀結構)。幼體或成體保留着脊索。脊索具有彈性,能彎曲,不分節,是構成骨胳的最原始中軸。種類少,全部海生。分為尾索動物、頭索動物二亞門。
中文學名
原索動物
拉丁學名
Protoxhordata
動物界
原索動物
亞    門
尾索動物亞門和頭索動物亞門
分佈區域
海洋
代    表
文昌魚

原索動物簡介

海鞘
海鞘(5張)
原索動物是無脊椎進化到脊椎動物的過渡類型動物。它的幼體和成體都有脊索,有彈性能彎曲,不分節,這是構成骨骼的最原始中軸。原索動物主要包括半索動物、脊索動物和頭索動物。半索動物種類很少,只有50種左右,它們具有背神經索,其最前端變成內部有空腔的管狀神經索,一般被認為是背部神經的雛形,它的代表物種是柱頭蟲。脊索動物是動物界中最高等的一門,它們形態結構複雜,生活習性多樣,數量龐大,共有7萬多種,分為尾索動物、頭索動物和脊椎動物三個亞門,其中尾索動物和頭索動物是脊索動物中最原始的類羣,是原索動物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中海鞘是尾索動物的代表,文昌魚是典型的頭索動物 [1] 

原索動物種羣分類

尾索動物 尾索動物
脊索動物是動物界最高等的一門。成體或幼體背側有一脊索,故名。分尾索動物、頭索動物、脊椎動物等三亞門。其中前兩個亞門合稱“原索動物”。

原索動物尾索動物

尾索動物 也稱“被囊動物”。脊索動物門的一亞門。少數自由生活的,終生具有脊索的尾部,如海樽、紐鰓樽等;固着生活的,僅幼體具有脊家的尾部,成體尾部退化消失,如海鞘等。
海樽(Doliolum)海樽科。體小呈桶狀,被囊透明,可通過被囊看到內部構造。有性生殖或出芽生殖。多為單體。在海面營漂浮生活。
海鞘尾索動物的許多屬、種。排泄孔在口的附近。單體或由無性出芽而成羣體。有性生殖的幼體形似蝌蚪,游泳時期極短,固着外物後尾部退化,遂成固着生活的成體。海產。例如柄海鞘(Styela)被囊帶白色。玻璃海鞘(Ciona),體呈圓柱形,被囊透明。

原索動物頭索動物

頭索動物 也稱“無頭動物”。脊索動物門的一亞門。體呈魚形,頭部分化不明顯,終生具有脊索。咽部的壁貫穿許多鰓裂,由圍鰓腔孔與外界相通。種類少,代表動物是文昌魚
頭索動物亞門(Cephalochordata)是一類終生具有發達脊索、背神經管和咽鰓裂等特徵的無頭魚形脊索動物。脊索不但終生保留,且延伸至背神經管的前方,故稱頭索動物。又因本亞門動物都缺乏真正的頭和腦,所以又稱無頭類。頭索動物分佈很廣,遍及熱帶和温帶的淺海海域,其中尤以北緯48°至南緯40°之間的沿海地區數量較多。它們對底質要求比較嚴格,通常僅侷限在有機質含量低的純淨粗砂和中砂中。生活時身體埋入砂中,僅前端外露,用以進行呼吸和濾食水體中的硅藻。僅1綱,即頭索綱(Cephalochorda),通稱文昌魚,其得名於廈門同安縣劉五店海嶼上的文昌閣,這裏是我國最先發現文昌魚羣的地方。相傳古代文昌皇帝騎着鱷魚過海時,在鱷魚口裏掉下許多小蛆,當這批小蛆落海之後,競變成了許多象魚樣的動物,讓後代漁民得以捕此魚為生,所以為紀念文昌帝君,故取名文昌魚。文昌魚營養豐富、肉質鮮嫩,因此遭到大量捕撈,我國曾盛產文昌魚的廈門劉五店海域種羣數量經處於瀕危境地,現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已建立廈門文昌魚自然保護區。
文昌魚 文昌魚 [2]
文昌魚(Branchiostoma belcheri)別稱“蛞蝓魚”。文昌魚科。形似小魚側扁,兩端尖。頭端有眼點,下為前庭及口,前庭外緣有須多條。有背鰭、尾鰭和臀鰭。身體腹面有一對皮褶。棲息海底,通常鑽在泥沙裏,僅露出頭瑞。以浮游生物為食。分佈於我國廈門、青島和煙台沿海,以廈門為最多。是無脊椎動物進化至脊椎動物的過渡類型,在學術上有重要意義。可供生物學數學和研究用,並供食用。
參考資料
  • 1.    郭豫斌,李勝兵主編,浩瀚的大海與大洋,東方出版社,2013.03,第29頁
  • 2.    頭索動物亞門  .中國動物學科普網[引用日期2012-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