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原發性腹膜癌

鎖定
原發性腹膜癌(primary peritoneal carcinoma,PPC)是指原發於腹膜間皮的惡性腫瘤,呈多灶性生長,臨牀少見。
中醫病名
原發性腹膜癌
外文名
primary peritoneal carcinoma
常見症狀
腹痛、腹脹、腹圍增大

原發性腹膜癌基本概述

組織學特徵與原發於卵巢的分化程度相同的同類型腫瘤相一致,而卵巢正常或僅淺表受累。該病由Swerdlow在1959年以“盆腹膜間皮細胞瘤酷似卵巢乳頭狀囊腺癌”首次報道,但未引起人們關注。1977年Kannerstein報道15例,首先命名為“原發性腹膜乳頭漿液性癌”,明確地將此病與腹膜惡性間皮瘤區分開來。 [1]  

原發性腹膜癌發病原因

發病原因不明,組織來源尚有爭議。主要有兩種學説:來源於胚胎性移路徑上殘留的卵巢組織惡變;腹膜上皮與卵巢上皮源於同一間胚葉,均來自胚胎體腔上皮(Embryonal Coelomic Epithelium)、具有苗勒管分化趨向的潛能,稱為第二苗勒系統(Second müllerian system),日後受到某種致癌刺激而成癌。 [2]  

原發性腹膜癌疾病檢查

⒈細胞學檢查
腹腔鏡穿刺或陰道後穹隆穿刺抽取腹水進行細胞學檢查,惡性腫瘤常為陽性。
⒉腹膜活檢
腹膜活檢對腹膜腫瘤的診斷有重要價值,可採用腹腔鏡直視下活檢,亦可剖腹探查腹膜活檢。
⒊免疫組化
免疫組化特徵與卵巢漿液性癌相似,粘蛋白測定及席夫過碘酸染色均陽性,不產生透明質酸。Wick等測定腹膜漿液癌免疫組化指標,單抗角蛋白、上皮細胞膜抗原、CA125抗原、LeuM1、B72.3抗原、癌胚抗原澱粉酶、LN1、LN2、MB2、S-100蛋白及胎盤鹼性磷酸酶測定均為陽性。Zhou等報道全部病例EMA和S-100蛋白陽性,75%病例CAl25陽性,88%呈CD15陽性,38%胎盤鹼性磷酸酶陽性。 [3]  

原發性腹膜癌臨牀診斷

起病緩慢而隱襲,早期多無自覺症狀,當腫瘤生長到一定大小或累及其他器官後方出現臨牀症狀。腹痛腹脹、腹圍增大是最常見3大症狀,腹痛不劇烈,只覺腹部脹感或不適感。主要體徵是腹部包塊與腹水。腹部包塊常較大,邊界不清。腹水增長迅速,多為血性。
因無特異性診斷方法,術前多誤診率較高,直至術中見腹膜廣泛瘤結節,而卵巢肉眼正常或淺表受侵方得診斷。診斷主要依靠B超、CT、腹水細胞學檢查,確診須經剖腹探查腹膜活檢。 [4]  

原發性腹膜癌易混淆疾病

⒈腹腔結核
血清CA125是源於體腔上皮的各種組織所共有抗原,術前檢查血清CAl25對鑑別腹腔結核有幫助。
⒉卵巢癌腹膜轉移
兩者主要區別是PPC雙側卵巢實質內無腫瘤浸潤,免疫組化無助於與卵巢上皮性癌的鑑別。
⒊瀰漫性腹膜惡性間皮瘤
症狀、體徵、疾病程度多相似,多發生於男性,多有石棉接觸史。間皮瘤細胞具有活躍的產生透明質酸的功能,測定患者血清或腹水中的透明質酸水平有助於鑑別診斷,CA125水平一般不升高。光鏡下,瘤細胞呈多角形或立方形,胞漿呈嗜酸性,無沙粒體。無中性黏液,D-pas陰性,奧辛藍染色陽性,經透明質酸酶消化後染色陰性。癌胚抗原多陰性。S-100、胎盤鹼性磷酸酶、CA125、CD15對鑑別也有幫助,如S-100蛋白或兼呈鹼性磷酸酶或B72.3陽性可除外腹膜惡性間皮瘤。電鏡可見細長、毛髮樣微絨毛。 [4]  

原發性腹膜癌治療方法

⒈手術切除
原發性腹膜癌應力爭徹底切除腫瘤,不能徹底切除者應行減瘤手術(Debulking Surgery)力爭殘餘瘤在2cm以內,必須強調雙側卵巢同時切除,以觀察卵巢病變情況。
⒉化療
化療藥物尚不規範,仍以卵巢癌方案為好,即以順泊(DDP)為主的方案:如PAC或CP方案。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