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卷葉螟

鎖定
卷葉螟是節肢動物門的一種昆蟲。成蟲夜出活動,具趨光性,雌蛾喜生長茂密的豆田產卵,散產於葉背,每雌產卵平均在40-70粒,幼蟲孵化後即吐絲卷葉或綴葉潛伏在卷葉內取食,老熟後可在其中化蛹,亦可在落葉中化蛹。
中文學名
卷葉螟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
橢圓形,淡綠色
習    性
長髮育温度範圍在18-37℃

卷葉螟基本信息

大豆卷葉螟 大豆卷葉螟
大豆卷葉螟又名大豆卷葉野螟,是豆類重要害蟲,危害大豆綠豆、小豆、芸豆、豇豆、扁豆以及其他豆類作物,近年有發生加重的趨勢。幼蟲食害豆葉,卷葉或綴葉,受害葉片出現缺刻或孔洞,甚至僅殘留葉脈,還能蛀食花、蕾、莢和豆粒,引起落花落莢,嚴重減產 [1] 

卷葉螟形態特徵

卷葉螟卵期

橢圓形,淡綠色。

卷葉螟幼蟲

幼蟲5-7齡,多數5齡。末齡體長14-19mm,頭褐色,體黃綠色至綠色,老熟時,
為桔紅色,中、後胸背面具小黑圈8個,前排6個,後排2個,蛹長7-10mm,圓筒形,末端尖削,具鈎刺8個,初淺黃色,後變紅棕色至褐色。

卷葉螟成蟲

卷葉螟 卷葉螟
體長10毫米,翅展18~21毫米,體色黃褐,胸部兩側附有黑紋,前翅黃褐色,外緣黑色,翅面生有黑色鱗片,翅中有3條黑色波狀橫紋,內橫線外側有黑點,後翅外緣黑色,有2條黑色橫波狀橫紋。

卷葉螟生活史與習性

大豆卷葉螟幼蟲主要為害大豆,長江以南發生較重,以老熟幼蟲在枯枝落葉內化蛹越冬。成蟲夜出活動,有趨光性,但對黑光燈的趨光性較弱成蟲壽命7-15天。喜歡在生長茂密的豆田產卵,一般散產葉背,毒頭雌蛾平均產卵量在40-70粒。幼蟲孵化後即吐絲卷葉或綴葉潛伏在葉卷內取食,老熟幼蟲在卷葉內化蛹或鑽出被害葉後在落地的枯葉內化蛹i適宜大豆卷葉螟生長髮育的温度為18-37℃;最適環境,温度為22-34℃,相對濕度為75%-90%,大豆卷葉螟喜多雨濕潤氣候,一般乾旱年份發生較輕。生長茂密的豆田重於植株稀疏田,大葉、寬葉品種重於小葉、窄葉品種 [2] 

卷葉螟發生規律

在遼寧1年發生2-3代,江西4-5代,湖南5-6代,生活史不整土層3-6釐米深處越冬。遼寧省6月上旬中下旬至8月末為產卵盛期,7月下旬至8期,8月中下旬進入化蛹盛期。8月下旬至9代成蟲。世代重疊,田間可見各個蟲態。上中旬羽化為成蟲,7-10月份為發生盛期,江西省,越冬代成蟲多在4月中旬至5月田間可見各蟲態,世代重疊。
成蟲具趨光性,晝伏夜出。卵散產在葉片背面,單雌產卵約330粒。幼蟲孵化後在葉背取食,三齡後開始卷葉危害,食量增大,四齡幼蟲將豆葉橫捲成筒狀,潛伏其中,有時吐絲將葉片綴連在一起,躲在其中啃食葉肉,有轉移危害習性。有時咬傷葉柄或嫩莖,被害株一側萎蔫。在開花結莢期,幼蟲可蛀入花蕾和嫩莢,常造成落蕾落莢,還啃食豆粒。老熟後在卷葉、枯葉或土壤內作繭化蛹。
多雨濕潤的年份大豆卷葉螟發生較多,乾旱年份則發生較少。

卷葉螟防治方法

(1)栽培防治
及時清除田問落花、落蕾、落莢,減少蟲源。設置黑光燈、頻振式殺蟲燈等誘殺成蟲。在田間發生初期摘除卷葉,殺死卷葉內幼蟲。
(2)藥劑防治
蟲口數量較多時,需噴藥防治。噴藥宜早,可在卵孵化盛期,大豆卷葉株率達1%-2%時進行。有效藥劑有40%樂果乳油1000倍液,90%晶體敵百蟲1500倍液,2.5%三氟氯氰菊酯(功夫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2.5%溴氰菊酯(功夫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15%茚蟲威(杜邦安打)懸浮劑3000-40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等。7-10天噴藥防治1次,連續防治2-3次 [1] 
參考資料
  • 1.    商鴻生,王鳳葵編著,小雜糧病蟲害及其防治,金盾出版社,2014.01,第203-204頁
  • 2.    蔣金煒,喬紅波,安世恆編著,農田常見昆蟲圖鑑,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09,第10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