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印度黑羚

鎖定
印度黑羚(學名:Antilope cervicapra)是哺乳綱、 偶蹄目、牛科、黑羚屬的動物。雄性大於雌性。頭體長約為120釐米,肩高約73.7-83.8釐米。體重31-45千克。上體為深棕色或黑色,下體為白色;雄性遍體青黑,雌性的體色則清淡得多,形態相差懸殊,但是都長着犄角和白眼圈。雌體和雄體相差較大,雌體為黃褐色,樣子很像高角羚,無角且體型較小;長度45-65釐米,身體大部分為黑棕色,眼眶、腹部、小腿、頸的下部和喉嚨部分為白色。
是典型的草原羚羊。羣居動物,但不與其它動物混羣。活動於開闊的平原和稀樹草原。印度黑羚性機敏,智力很高。擅長跑跳。主要以草本植物為食,兼食樹葉。
原產於印度、巴基斯坦等中南亞地區,後因為引入,所以在北美平原、南美亞馬遜甚至加勒比海的一些島嶼都能見到其蹤影。
拉丁學名
Antilope cervicapr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亞    綱
真獸亞綱
偶蹄目
亞    目
反芻亞目
牛科
亞    科
羚羊亞科
黑羚屬
印度黑羚
亞    種
2亞種 [1]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2] 
中文名
印度黑羚
命名者與年代
Linnaeus, 1758
同義學名
Capra cervicapraLinnaeus, 1758
外文名
Blackbuck

印度黑羚形態特徵

印度黑羚
印度黑羚(5張)
印度黑羚體型苗條,頭體長約為120釐米,肩高約73.7-83.8釐米。雄性大於雌性。成年雄性體重在34-45千克之間;雌性體重31-39千克。尾巴短。腹部、眼睛周圍和腿內側的均為白色。它們的頭部和背部的顏色不同。雌性和幼鹿的後側和四肢外側為淡黃褐色,下體為白色,兩種顏色由明顯的淺色側邊帶鋭利地分開。雄鹿的背部、頸部側面和正面為黑褐色,隨着年齡的增長,幾乎變成黑色,只有頸背保持棕褐色或紅褐色,而蒼白的側帶消失了。雄性有V形長角呈螺旋狀,角長45.6–68.5釐米,最長可達71釐米。角圓柱形呈發散狀,螺旋形和環狀,一般扭轉3-5圈。雌羊通常無角。 [3-4] 

印度黑羚棲息環境

該物種居住在開闊的草原、幹刺灌木叢、灌木叢和輕木林地以及農田邊緣,通常在田間覓食。印度黑羚每天都需要飲水,這將限制它們在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活動在具有可用地表水的地區。主要是放牧動物,但是當缺乏草而被迫更多地依賴葉子的凋落物、花朵和果實時會進行遊走和遷徙。它們主要是留居的,但在夏季可能會移動較長的距離以尋找水和草料。生活的最大海拔高度可達3500米。 [2] 

印度黑羚生活習性

印度黑羚感觀靈敏,生性機警,善於奔跑和連續跳躍,是羚羊中最敏捷的一種。為羣居動物,但不與其它動物混羣。活動於開闊的平原和稀樹草原。
黑鹿是羣居和社交的動物,牛羣一般為5-50只。每羣只有一個成年雄性和一些成年雌性及其後代。在涼爽的季節,它們往往是晝行性的。 在炎熱的季節,清晨和傍晚活躍,其他時間則在樹蔭下休息。生性非常害羞和警惕。嗅覺和聽覺不是高度發達,主要依靠視力來發現危險。處於危險之中時,一隻動物會騰躍到空中,不久之後便是其餘的黑羚羣。這些動物具有極大的速度和耐力; 處於危險中時,它們可以以每小時40英里(約64千米)的速度保持大約15英里(約24千米)的奔跑距離。它們通常保持沉默,但有時雌性會發出嘶嘶聲,警告成羣的危險。 [4] 
印度黑羚以短草和各種耕種的穀物為食。關於它們的飲水習慣,有專家考證:“即使有水,印度黑羚也不喝水,它們可以使體內的氮循環,而不必從尿液中排泄。” [4] 
避開森林地區。每天都需要飲水,夏季可能會長途跋涉尋找水和草料。主要以草本植物為食,兼食樹葉。但偶爾會在塔爾沙漠(Cholistan Desert)中的相思樹上覓食。在維拉瓦達爾國家公園(Velavadar National Park),觀察到它們在季節性草料缺乏時會以牧豆樹(Prosopis juliflora)的豆莢為食。 [3] 

印度黑羚分佈範圍

現存(居民)印度; 尼泊爾
滅絕的孟加拉國; 巴基斯坦
現存並已介紹(常駐)阿根廷; 美國。
印度黑羚曾經分佈於喜馬拉雅山以南的幾乎整個印度次大陸。它們的範圍在20世紀減小,在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已滅絕,仍然存在於尼泊爾的一些地區。該物種已被引入美國(得克薩斯州)和阿根廷。 [2] 

印度黑羚繁殖方式

印度黑羚可全年進行交配,發情的活躍期發生在3-4月和8-10月。在發情期間,成年雄性通過定期將糞便存放在特定地方來建立領土。在這段時間內,雄性極具侵略性,並通過喉嚨咕嚕聲和不定期的角鬥將其他所有雄性趕出自己的領地。妊娠期約為6個月,大多數情況下,每胎僅有一個幼仔出生。幼黑羚出生後不久就可以奔跑。記錄的最大壽命為16年,平均為12年。 [4] 

印度黑羚亞種分化

印度黑羚(2亞種)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與年代
1
印度黑羚指名亞種
Antilope cervicapra cervicapra
Linnaeus, 1758
2
印度黑羚拉傑普坦亞種
Antilope cervicapra rajputanae
Zukowsky, 1927
[5] 

印度黑羚保護現狀

印度黑羚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 ver 3.1——無危(LC)。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8年 ver 3.1——近危(NT)。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1996年 ver 3.1——易危(VU)。 [2] 

印度黑羚種羣現狀

據推測,幾個世紀前該物種的數量可能已達400萬,但在1947年估計只有80,000只。印度的數量從1970年代的估計的22,000-24,000增加到了估計的50,000(大約35,000只成熟個體) ),到2000年,在拉賈斯坦邦旁遮普邦中央邦馬哈拉施特拉邦古吉拉特邦數量最多(Rahmani 2001)。尼泊爾約有200只居住(Bashistha等人,2012)。阿根廷和美國的引進物種數量可能分別達到8,600只和35,000只(Mallon和Kingswood 2001)。由於尚未進行系統的物種數量普查,因此無法獲得當前物種規模的可靠數量估計。但是,它們在許多地方仍然廣泛存在。該物種已經適應了農業用地的邊緣,並且有一些證據表明,清除灌木叢和林地可以通過創造合適的棲息地而使其受益。在某些地區,該物種增長如此之快,以至於印度羚已經成為一種農業害獸,儘管還沒有達到大藍羚的規模。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