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藍羚

鎖定
大藍羚(學名:Boselaphus tragocamelus):是偶蹄目、牛科、藍羚屬的食草動物,是亞洲最大的羚羊。大藍羚的俗名大多源自於雄性獨有的藍灰色皮毛。雌性的皮毛則為紅褐色。臉孔及耳朵上有白色斑點,喉部下方則有白色“鬍鬚”。大藍羚的體型奇特,四隻瘦小的腿支撐着相當強健的軀幹及有力的頸部和肩部。雄性的頭頂長有圓錐形的短角,長度可達20-25 釐米。
棲息在草原及林地,會避開茂密的森林,喜歡棲息在草原及有叢林的小山,很少會橫渡沼澤。是日間活動的動物,清晨和傍晚更活躍。羣居性,除繁殖期外,大多雌雄分居。通常組成大約10只動物的小羣,但已發現20-70只更大的羣體。視力和聽覺很好,但嗅覺不佳。以草為主要食物來源,有時也吃植物的其他部分,例如花朵、種子、果實、葉子和芽。分佈於印度、尼泊爾和巴基斯坦;引進北美洲的墨西哥和美國。
中文名
大藍羚 [1] 
拉丁學名
Boselaphus tragocamelus
別    名
藍牛羚
藍彎角羚
印度羚羊
藍牛
外文名
英文 Nilgai, Bluebuck
法文 Nilgau
西班牙文 Nilgo
德文 Nilgau, Nilgauantilope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偶蹄目
牛科
藍羚屬
大藍羚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反芻亞目
亞    綱
真獸亞綱
亞    科
牛亞科
藍羚族
亞    種
無亞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Pallas, 1766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CITES)2019年版附錄Ⅲ [3] 
同義學名1
Antilope tragocamelus Pallas, 1766
同義學名2
Antilope albipes Erxleben, 1777
同義學名3
Antilope leucopus Zimmermann, 1777
同義學名4
Antilope picta Pallas, 1776
同義學名5
Boselaphus picta de Blainville, 1816
同義學名6
Boselaphus albipes (Desmarest, 1816
同義學名7
Cemas tragocamelus Oken, 1816
同義學名8
Cemas picta Oken, 1816
同義學名9
Damalis risia C. H. Smith, 1827
同義學名10
Damalis picta Brookes, 1828
同義學名11
Portax risia C. H. Smith, 1827
同義學名12
Portax tragelaphus Sundevall, 1846
同義學名13
Tragelaphus hippelaphus Ogilby, 1838

大藍羚物種學史

大藍羚命名

大藍羚是藍羚屬的唯一成員,位於牛科家族中。由德國動物學家彼得·西蒙·帕拉斯(Peter Simon Pallas)於1766年對該物種進行了描述,並賦予其二項式名稱。他的描述基於1745年英國醫生詹姆斯·帕森斯(James Parsons)在皇家學會的刊物《哲學交易》43卷中對大藍羚雄性的描述。物種名稱“Boselaphus tragocamelus”由“ bos”(牛)衍生而來,拉丁文中“elapos”(牛),“tragos”(鹿),希臘語中'tragos'(公山羊),”Kamel“(駱駝)。它們共同組成了大藍羚的學名。普通名稱“Nilgai”源自印地語單詞“nilgaw”,意為“藍色公牛”,指成年雄性的顏色。 [4-5] 

大藍羚分類

1992年對線粒體DNA序列的系統發育研究表明,由Boselaphini(藍羚族)、Bovini和Tragelaphini(藪羚族)組成進化枝的可能性很大。Bovini(牛族)由水牛屬、牛、中南大羚、非洲野牛、野牛和已滅絕的佩羅牛組成。Tragelaphini(藪羚族)由兩個屬組成:Taurotragus(大羚羊屬)和Tragelaphus(林羚屬)。並預測了藍羚族和藪羚族之間的更緊密的關係,1999年並通過類似的研究予以支持 [6] 

大藍羚起源

儘管藍羚族如今在非洲沒有分佈,化石證據支持它們在史前時期(中新世晚期)就存在於該大陸。已經發現,該族的兩種活羚羊物種與最早的牛科動物(如食草動物)之間的關係比其他牛科動物更緊密。藍羚族起源於至少890萬年前,與當今四角羚居住的地區大致相同,並且可能代表了所有活牛的最原始,並且自該家族起源以來變化最少的現狀。既存的和已滅絕的藍羚屬形式顯示出類似的角核發育(角的中央骨部分)。 [7] 
儘管當代的大藍羚雌性沒有角,但在歷史上這些雌性羚羊都是有角的。化石中的相關羚羊曾經被歸入麂羚亞科中,而如今的麂羚亞科只包含非洲的小羚羊屬。始於中新世晚期的Protragoceros和Sivoreas化石不僅在亞洲和南歐被發現,而且在Ngorora地層(肯尼亞)也被發現,被認為屬於藍羚族。 [8-9] 
從印度南部的庫爾諾爾洞穴(Kurnool caves)中發現了可追溯至更新世的的藍羚族遺蹟。有證據表明,它們是在中石器時代(5,000至8,000年前)被人類獵殺的。 [10] 

大藍羚形態特徵

大藍羚是亞洲最大的羚羊之一。它們站立時肩高約120-150釐米,體長為180-20釐米。性二態性突出;雄性比雌性大,且膚色不同。雌性較雄性個體要小1/5;四肢長,前肢又略長於後肢;蹄窄,前端尖;肩部隆起,體前部比後部高和粗壯;頭部長,前額略突起,頸短;身體結實,由肩膀起一直向下斜。頭部窄長,僅雄性具角,角短而末端稍尖,稍為向前傾。雄羚的角一般長20-25釐米,顏色為黑色,鋒利且彎曲。大藍羚的角缺乏其他牛角的典型的環狀結構。它們的頸上有豎起的鬃毛。雌羚的毛較短呈黃棕色,雄羚的毛色會一直變深色至成年的灰藍色。幼牛淺棕色。成年大藍羚的頭髮稀薄而油膩,但雄性的胸部和頸部皮膚較厚。兩頰上有白點,唇邊有白斑,頸上有白色圍繞,形成闊的白色“圍嘴”。在雄性的下頦,“圍嘴”懸掛着一簇長長的毛髮或“鬍鬚”,長可達13釐米。不論雄雌,腹部會有一條白色條紋,沿着牛胸部區域的白色帶狀區域越過腹部,並在後腿之間散佈,形成一個狹窄的臀部塊。前腿通常較長,並且腿上常標有白色“襪子”。 [4]  [11] 
齒序:0.0.3.3,3.1.3.3。乳齒完全消失,並且恆齒的齒列在3歲時完成。恆牙隨着年齡增長而退化,在六歲時顯示出明顯的磨損跡象。耳朵和眼睛靈敏清晰,嗅覺不是那麼敏鋭。 [4]  [11] 

大藍羚近種區別


大藍羚
體量
站立時肩高約120-150釐米,體長為180-20釐米。
體長80-110釐米,肩高55-65釐米,尾長10-15釐米;體重15-25千克。
特徵
雌性的皮毛則為紅褐色。臉孔及耳朵上有白色斑點,喉部下方則有白色“鬍鬚”。大藍羚的體型奇特,四隻瘦小的腿支撐着相當強健的軀幹及有力的頸部和肩部。
兩性異形。雄性四角羚有角,一般有四隻,兩隻在耳朵之間,另一對在前額上,不會脱角,但打鬥時也會破損。毛短而粗糙,背部呈紅褐色,體側毛色較淡,腹部及腳內側白色。
圖片
四角羚 四角羚

大藍羚棲息環境

棲息地多樣化,生活在乾旱地區,灌木叢、草叢平原,乾燥的落葉林和闊葉林、農業地區,偏愛灌木叢少,灌木叢生的樹木和灌木叢生的草地。但避免茂密的森林和沙漠。。 [3] 
大藍羚的棲息範圍從草地、草原林地至山坡。在印度,它們生活在邁索爾以南的喜馬拉雅山脈的山麓上。美國南得克薩斯州的灌木叢非常適合它們的自然偏好。 [4] 
在印度,與四角羚印度瞪羚印度羚混羣共同棲息。在蘭加博爾國家公園(印度拉賈斯坦邦)中,大藍羚和四角羚一樣,更喜歡富含金合歡紫礦屬物種的地區。 [11] 

大藍羚生活習性

大藍羚是日間活動的動物,清晨和傍晚更活躍。羣居性,除繁殖期外,大多雌雄分居。通常組成大約10只動物的小羣,但已發現20至70只更大的羣體。可以是單一性別或混合的,而年老的公羚有時會是獨居的。雄羚羊常獨居或成小羣活動,但在冬天會聚成30-100頭的羣落。而雌羚羊常羣居或與幼仔生活,以照顧幼仔。 [4]  [11] 
它們喜歡棲息於樹叢間,以找尋食物及掩蔽。它們所需的水份大多來自於所吃的青草及樹葉。白天活動覓食,夜間休息。雄羚羊遇到危險時會露出頸部下的白毛或耳朵內的斑紋以示警告。雌雄雙方都會打鬥,包括互相撞頸或用角撞對方。戰鬥可能很殘酷; 儘管保護性皮膚較深,但可能會割傷傷口甚至導致死亡。 [11] 
大藍羚很多時會與印度黑羚一起在遼闊的平原出沒,它們在缺水的情況下可以生存幾天,但它們也會選擇近水源的地方生活。一般會在同一地方大解。沙漠最初影響着它們的分佈,但因灌溉的運河及開挖水井,令它們可以在焦特布爾等沙漠地區生存。該物種視覺很好,視力和聽覺與白尾鹿相等或更好一些,但嗅覺卻不佳。但是不像瞪羚善跑,當被追趕時時速可達48千米,這種速度不算快,因此容易被很多動物追上而成為食物。它們的通常是安靜沉默的,但是遇到威脅驚慌時,會發出咆哮般的聲音。 [4] 
大藍羚以草為主要食物來源,吃豆科灌木、橡樹、豌豆、巴豆、茄屬植物和各種草。有時也吃植物的其他部分,例如花朵、種子、果實、葉子和芽。 [4] 

大藍羚分佈範圍

分佈於:印度、尼泊爾和巴基斯坦
滅絕:孟加拉國
引進:墨西哥和美國。 [3] 
廣泛分佈在印度和尼泊爾的低地地區,延伸到巴基斯坦的邊境地區見。在孟加拉國已經滅絕。該物種已被引入美國和墨西哥。 [3] 
大藍羚分佈在由喜瑪拉雅山至卡納塔克邦的印度北部平原,與及吉爾森林國家公園(Gir Forest National Park)及巴基斯坦東部橫跨拉賈斯坦邦至阿薩姆邦和西孟加拉邦。在尼泊爾,它們疏落的分佈在南部低地。 [11] 
大藍羚分佈圖 大藍羚分佈圖

大藍羚繁殖方式

大藍羚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裏,雌性和雄性保持隔離,除了在一起繁殖時。繁殖組由一頭優勢雄性和一對或多頭雌性組成。交配通常發生在12月至來年3月,但是繁殖可能會持續一年。妊娠期為240-258天,該物種通常生雙胞胎。雌性可以在18個月大時懷孕,但是在3歲之前很少有伴侶。雄性到21/2歲時已經性成熟,但是直到4歲時才能很好的與其他雄性競爭。 [4] 

大藍羚保護現狀

大藍羚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 ver3.1——無危(LC)。 [3]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Ⅲ級保護動物。 [12]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CITES)2019年版附錄Ⅲ。 [13] 

大藍羚種羣現狀

大藍羚(2001年)估計印度的數量可能超過100,000頭,印度的密度為0.2-11.4頭/平方公里,這取決於棲息地條件,掠食,保護程度以及與牲畜的競爭 。在哈里亞納邦、北方邦、拉賈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的農業地區的局部地區物種數量富裕。沒有分佈在尼泊爾的物種數量的數據。巴基斯坦的數量很少。一般穩定或增加。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內建立了約37,000只野生大藍羚的牧場,據估計,得克薩斯州——墨西哥邊境附近的物種數量約為30,000只(2011年)。 [3] 
參考資料
  • 1.    Boselaphus tragocamelus (Pallas, 1766) - Nilgai, male  .BioLib.cz[引用日期2020-12-30]
  • 2.    Boselaphus tragocamelus (Pallas, 1766)  .ITIS[引用日期2020-12-30]
  • 3.    Boselaphus tragocamelus  .The IUCN Red List.2020-02-01[引用日期2020-12-30]
  • 4.    Boselaphus tragocamelus  .Animal Diversity Wel[引用日期2020-12-30]
  • 5.    D.E.Wilson D.M. Reeder Mammal Species of the World: A Taxonomic and Geographic Reference (3rd e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5:ISBN 978-0-8018-8221-0. OCLC 62265494.
  • 6.    A.Hassanin E. J. P. Douzery Evolutionary affinities of the enigmatic saola (Pseudoryx nghetinhensis) in the context of the molecular phylogeny of Bovidae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PDF)[J]. Biological Sciences. 1999,266 (1422): 893–900.
  • 7.    N.Solounias A new hypothesis uniting Boselaphus and Tetracerus with the Miocene Boselaphini (Mammalia, Bovidae) based on horn morphology (PDF)[J].Annales Musei Goulandris. 1990,8: 425–39.
  • 8.    D.S.Kostopoulus The Bovidae (Mammalia, Artiodactyla) from the late Miocene of Akkas¸dag˘i, Turkey (PDF)[J]. Geodiversitas. 2005,27: 747–91.
  • 9.    Anne R Johnston Nicola M Anthony A multi-locus species phylogeny of African forest duikers in the subfamily Cephalophinae: Evidence for a recent radiation in the Pleistocene (PDF)[J].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2012,12: 120.
  • 10.    K.N. Prasad Pleistocene cave fauna from peninsular India (PDF) [J]. Journal of Cave and Karst Studies.1996,58: 30-34.
  • 11.    Boselaphus tragocamelus  .Ultimateungulate[引用日期2020-12-30]
  • 12.    2019年CITES附錄中文版  .CITES 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官網)[引用日期2020-12-30]
  • 13.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引用日期2022-05-07]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