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眉鶺鴒

鎖定
白眉鶺鴒(學名:Motacilla maderaspatensis):體長210-240毫米,體重30-36克。整個頭、頸和上體黑色,前額有一條窄的白紋,一條長而寬闊的白色眉紋從嘴基一直向後延伸至後枕兩側。翅上小覆羽、中覆羽黑色,翅上大覆羽基部黑色。其餘白色。飛羽黑色,初級飛羽具窄的白色羽緣,外側次級飛羽有寬闊的白色羽緣,其內側基部有一大的白斑。尾黑色,外側一對尾羽白色,次一對僅內側基部有白色羽緣,其餘尾羽黑色。下體頦、喉、胸、頭側、頸側均為黑色,其餘下體白色。虹膜褐色。嘴、腳黑色。雌鳥和雄鳥大致相似,但黑色部分通常為暗黑褐或暗灰褐色而不為黑色。
主要棲息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河岸、湖邊、河心或湖中沙質小島上,也出入於村莊、城鎮公園和果園附近的水邊環境。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多在地上捕食,有時也在空中捕食飛行性昆蟲。分佈於孟加拉國、不丹、印度、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拉丁學名
Motacilla maderaspatensis
別    名
印度鶺鴒
大鶺鴒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雀形目
亞    目
鳴禽亞目
鶺鴒科
鶺鴒屬
白眉鶺鴒
亞    種
無亞種 [2]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中文名
白眉鶺鴒
命名者與年代
Gmelin, 1789
外文名
White-browed Wagtail

白眉鶺鴒形態特徵

白眉鶺鴒
白眉鶺鴒(11張)
白眉鶺鴒整個頭、頸和上體黑色,前額有一條窄的白紋,一條長而寬闊的白色眉紋從嘴基一直向後延伸至後枕兩側。翅上小覆羽、中覆羽黑色,翅上大覆羽基部黑色。其餘白色。飛羽黑色,初級飛羽具窄的白色羽緣,外側次級飛羽有寬闊的白色羽緣,其內側基部有一大的白斑。尾黑色,外側一對尾羽白色,次一對僅內側基部有白色羽緣,其餘尾羽黑色。下體頦、喉、胸、頭側、頸側均為黑色,其餘下體白色。虹膜褐色。嘴、腳黑色。
雌鳥和雄鳥大致相似,但黑色部分通常為暗黑褐或暗灰褐色而不為黑色。
大小量度:體長210-240mm;嘴峯15-20mm;翅95-107mm;尾95-105mm;跗蹠25-26mm。(注:♂雄性;♀雌性) [3] 

白眉鶺鴒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河岸、湖邊、河心或湖中沙質小島上,也出入於村莊、城鎮公園和果園附近的水邊環境,包括水渠、水塘、農田和沼澤。

白眉鶺鴒生活習性

留鳥,但在中國為偶見迷鳥,生活習性上和白鶺鴒很相似。常單獨成對或呈3-5只的小羣活動。多在水邊或水域附近的草地、農田、荒坡或路邊活動,或是在地上慢步行走,或是跑動捕食。行走時步履輕盈,頭來回搖動,尾垂直上下襬動。遇人則斜着起飛,邊飛邊鳴。鳴聲清脆響亮,飛行姿式呈波浪式,有時也較長時間地站在一個地方,尾不住地上下襬動。常停息在屋頂、電線或地上,很少停棲於樹上。多在地上捕食,有時也在空中捕食飛行性昆蟲。 [3] 
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為鞘翅目、雙翅目、鱗翅目、膜翅目、直翅目等昆蟲,如象甲、蠐螬、叩頭甲、米象、毛蟲、蝗蟲、蟬、螽斯、金龜子、螞蟻、蜂類、步行蟲、蛾、蠅、蚜蟲、蛆、蛹和昆蟲幼蟲等。此外也吃蜘蛛等其他無脊椎動物,偶爾也吃植物種子、漿果等植物性食物。 [3] 

白眉鶺鴒分佈範圍

分佈於孟加拉國、不丹、印度、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 [4] 

白眉鶺鴒繁殖方式

白眉鶺鴒的繁殖期為3-5月,有的繁殖第二窩,時間在7-9月。通常營巢於河岸洞穴、橋洞、舊船、水邊腐朽的樹根洞穴等近水環境,也營巢於房屋、牆壁等建築物上。巢由枯草和細根編織而成,內墊有棉花、毛髮和羽毛。每窩產卵通常3-4枚,偶爾5枚。卵暗藍白色、被有灰褐色或紅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20.4-24毫米×15-17.3毫米。孵化期12天,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 [3] 

白眉鶺鴒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分化。 [2] 

白眉鶺鴒保護現狀

白眉鶺鴒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4] 

白眉鶺鴒種羣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羣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羣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