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印太洋駝海豚

鎖定
駝海豚的分類眾説紛紜,可能有5種之多,權威只將之分成2種:印太洋駝海豚與大西洋駝海豚。儘管如此,印太洋駝海豚已經能夠確認有兩個不同的組羣:其中一型發現於印尼蘇門答臘島西部的族羣具有明顯的背部隆脊,而東部的族羣則只長有較明顯的背鰭,並沒有背部隆脊。可能會與瓶鼻海豚混淆;但是棲居蘇門答臘島東部的餓印太洋駝海豚可根據其罕見的浮升動作加以辯識;出沒在蘇門答臘島西部的印太洋駝海豚則有駝背可供鑑別。棲居於蘇門答臘東部者又稱“印度洋駝海豚”或“鉛色白海豚”(學名:Sousa plumbea)。初生約1米,成年2-2.8米。
別    名
中華白海豚,斑海豚
中文學名
印太洋駝海豚
拉丁學名
Sousa chinensis
動物界
海豚科
背鰭位置
中央

印太洋駝海豚簡介

印太洋駝海豚 印太洋駝海豚
印太洋駝海豚
英文名→
Indo-Pacific Hump-backed Dolphin
現況→ 地區性普遍
現存→ 不詳
初生重量→ 約25公斤
成年重量→ 150-200公斤
族羣大小→ 3-7(1-25)
良好食區→
小族羣可能聚成較大的團體
印太洋駝海豚與中華白海豚與斑海豚是同一個種,卻是不同的亞種。台灣海峽有白海豚,是中華白海豚;真正的名稱是媽祖海豚,是一種稀有的物種,應該受保護。
別名:中華白海豚,斑海豚

印太洋駝海豚形態特徵

印太洋駝海豚 印太洋駝海豚
(蘇門答臘島西部族羣) 嘴喙尖端的顏色會隨着年齡而變淡,額隆略呈圓形,長長的隆起位於背部中央(有個體差異),背部隆脊上有小型鐮刀狀或三角形的背鰭(有個體差異),在某些個體身上,背部隆突的基部可能達身長的1/3,背部呈灰褐,淡灰或粉白色,嘴喙修長,唇線相當平直,身上可能有斑點,胸鰭寬,尖端圓鈍,腹部的顏色通常比背部與體側淡,身軀粗壯,尾幹下方及上方有明顯的隆脊。

印太洋駝海豚生活習性

通常難以靠近,會下潛,改變方向遊開一段距離後重新出水以躲避船隻。很少驚醒船首乘浪。有明顯的餓浮升行為:以30至45度仰角破水而出,明顯地現出嘴喙,有時也露出整個頭部 ;數秒後浮現出拱背,也可能將尾鰭露出水面。大約每隔40至60秒就會浮升,但也可能包括高速繞圈追逐對象。或會在空中轉體,拍動胸鰭,有時會浮窺。經常躍身擊浪,尤以年輕者更喜做此動作,也可能採行整套的背滾式空翻。攝食時可能會鯨尾擊浪。曾與瓶鼻海豚共遊,也有與新鼠海豚,長吻飛旋原海豚共遊的記錄,但較少。
顏色差異>>
因族羣年齡及個體而有非常多的變化。
尾鰭>>
尾鰭寬大,中央凹刻明顯,尾鰭後緣向內凹
背鰭>>
未成年者的背鰭形狀更趨鐮刀狀,背鰭後緣內凹的程度比成年海豚大

印太洋駝海豚種羣分佈

分佈範圍所知甚少,也不確定是否從非洲南部一路連續分佈至澳大利亞。菲律賓尚無目擊報告,但極有可能出現與該地。主要生活在熱帶與亞熱帶水域。離岸數公里外就罕見其綜,喜愛棲居於紅樹林沼澤,瀉湖與河口灣字之岸邊,還有沙洲,沙岸與泥岸的地區。雖然甚少朔流而上達數公里,但有時也會進入河道;通常都呆在潮間帶的區域內。喜好水深20米以下的水域,也較喜愛開放的海岸,經常在碎浪區出沒。
鑑別清單>>
體型粗壯
背部有長隆脊(唯有蘇門答臘島西部的族羣有)
小型背鰭位於鱉部隆脊之上
嘴喙修長
浮升時,嘴喙露出水面
潛水時,背部明顯隆起
潛水時,尾鰭回揚升出水
多發現於印度洋及西太平洋的熱帶到温帶、近岸較淺的海域(<25公尺深),特別是大河河口附近,有些地區的族羣會進入河流當中,不過,因為人類的海岸開發等行為,它們的分佈範圍已被分裂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