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卧碑

鎖定
卧碑漢語詞彙,拼音wò bēi,釋義是明清時期稱鐫刻約束在學生員條規的碑石為卧碑。它一般樹於明倫堂的左邊。
中文名
卧碑
拼    音
wò bēi
釋    義
泛指鐫刻各種禁例的石碑

目錄

卧碑解釋

1、明 洪武 二年詔境內立學,十五年禮部頒學校禁例十二條,禁生員不得干涉詞訟及妄言軍民大事等,刻石置於學宮 明倫堂 之側,稱為卧碑。清 順治 九年又另立條款八項,頒刻學宮,稱為新卧碑。

卧碑出處

《明史·選舉志一》:“﹝ 洪武 ﹞十五年頒學規於國子監,又頒禁例十二條於天下,鐫立卧碑,置明倫堂 之左。其不遵者,以違制論。”
兒女英雄傳》第三四回:“國家明經取士是何等大典!況且‘士先器識’,怎的這等不循禮法?不守‘卧碑’?”
清 李寶嘉 《官場現形記》第十五回:他們做秀才的人,亟應謹守卧碑,安分守己,現在事不幹己,膽敢硬來出頭。他在本縣面前尚且如此,若在鄉下,更不知如何魚肉小民了。
清 顧炎武《孝陵圖》詩:“又有 神烈山,世宗 所封樹;卧碑自 崇禎,禁約煩聖諭。” [1] 
清 昭連《嘯亭雜錄·太宗讀金史》:“故 純皇帝 欽依祖訓,凡八旗、射處,皆立卧碑以示警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