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卡羅琳·諾伊貝爾

鎖定
弗裏德里克·卡羅琳·諾伊貝爾,原名弗雷德裏克·卡羅琳·維森邦,是18世紀德國著名的女演員、戲劇導演和劇團領導人,也是一位戲劇改革者。
中文名
弗裏德里克·卡羅琳·諾伊貝爾
外文名
Friederike Caroline Neuber
別    名
弗雷德裏克·卡羅琳·維森邦
國    籍
德國
出生地
賴興巴伊姆福格特蘭
出生日期
1697年3月9日
逝世日期
1760年11月30日
星    座
雙魚座
職    業
演員、劇團經理
代表作品
熙德
西拿
前民主德國郵票 1972 前民主德國郵票 1972
弗裏德里克·卡羅琳·諾伊貝爾1697年3月9日出生在德國東部薩克森州賴興巴伊姆福格特蘭鎮,父親是一位法官。
20歲與當地政府事務員約翰·諾伊貝爾結婚,並從夫姓諾伊貝爾。此後,她先後在兩個巡迴劇團當學徒。自1725年起,她的演出就引起了評論界和戲劇界一些人的注意。1727年成立自己的私人劇團,並獲得薩克森的選帝侯兼波蘭國王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一世給予的在萊比錫的復活節集市上演出的專利權。
前聯邦德國郵票 1976 前聯邦德國郵票 1976
18世紀30年代開始,針對當時法國戲劇以在宮廷演出並摻雜以芭蕾舞的情況,諾伊貝爾着手建立新的戲劇藝術,將法國有關第三等級題材的劇作翻譯成莊重的德文在劇院裏上演,其中包括高乃依的《熙德》、《西拿》和拉辛的《Bérénice》等劇。諾伊貝爾還同文藝理論家哥特舍德(1700-1766)合作進行戲劇改革,改善德國喜劇的質量和提高其社會地位,經過他們的共同努力,萊比錫很快變為戲劇演出的中心,對德國戲劇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諾伊貝爾演出的作品主要以法國經典的悲劇和喜劇為範本。排練和演出都十分認真,與當時統治德國舞台的即興表演的鬧劇和醜劇成鮮明對比。歌德對這位女表演家也很敬重,他將她以萊蒂夫人的形象寫入在他的小説《威廉·邁斯特的學習時代》中。
1733年奧古斯特去世後,諾伊貝爾的劇團開始被冷漠。1740年,在安娜一世女皇的邀請下,她將現代戲劇介紹到俄國。1760年諾伊貝爾逝世,她的友人和敬仰者在為她所立的紀念碑上寫道:“這裏紀念的是一位具有男性氣質的女子,她是她的時代裏的最著名的女演員,是一位改變德國舞台審美觀的倡議者。”16年後,她的地位被重新肯定,政府為她建立了紀念碑,她被譽為“德國戲劇高雅情趣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