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卡爾·亞當·佩特里

鎖定
卡爾·亞當·佩特里,德國數學家、信息學家。佩特里1926年出生於德國萊比錫
中文名
卡爾·亞當·佩特里
外文名
Carl Adam Petri
國    籍
德國
出生日期
1926年7月12日
逝世日期
2010年7月2日
職    業
數學家,信息學家
主要成就
Petri Net
出生地
德國萊比錫
代表作品
《自動機的通訊》

卡爾·亞當·佩特里人物介紹

卡爾·亞當·佩特里簡介

Carl Adam Petri Carl Adam Petri [1]
卡爾·亞當·佩特里(Carl Adam Petri,1926年7月12日—2010年7月2日),德國數學家、信息學家。佩特里1926年出生於德國萊比錫,1950年開始在德國漢諾威學習數學。1956年完成理學碩士學位後承建在漢諾威和波恩做過一陣助教。1962年到姆斯塔特技術大學攻讀自然科學博士學位。1963年到1968年間他領導波恩大學計算中心,1968年到1991年是數學和數據處理公司信息系統研究中心的主任。1988年被漢堡大學授予榮譽教授。1993年他因其在信息學方面的特殊貢獻被授予Konrad-Zuse獎章.

卡爾·亞當·佩特里個人經歷

童年時代的Petri,父親非常鼓勵自己的兒子在科學方面的好奇心。老Petri自己擁有數學博士的頭銜,而且和赫爾曼·閔可夫斯基、大衞·希爾伯特相識。老Petri深信,用數學嚴謹的層層推理方法最終能夠描述所有大自然中看似最難以理解的奧秘。
Petri的化學反應流程圖
Petri的化學反應流程圖(1張)
小Petri 12歲生日那天,老Petri路過一家他自己經常光顧的,卻快要破產,正在清倉的書店,為兒子買了兩本很厚的圖文並茂的化學教科書。令人驚奇的是,小Petri對這兩本厚書非常喜愛,將裏面的化學反應從頭到尾看了一邊,而且一邊看一邊畫自己發明的“反應流程圖”。有一天,小Petri突然發現如果把書裏面前一章節的化學反應和下一章節的反應連起來看,可以使化學反應的鏈條越接越長。。。從幾種簡單物質開始。。。可以變成較為複雜的化合物。這種特殊的樂趣使得他能夠將正本化學書(實際上是“無機化學”)變成一串串長長的反應鏈。就像如圖《Petri的化學反應流程圖》所示:
而且,這種反應鏈可以因為加入的物質的種類不同、順序不同,而產生千變萬化的結果。小Petri靠着畫這種”草圖“,輕易記住了許多種變化學戲法的絕活,在萊比錫著名的聖托馬斯中學(Thomasschule zu Leipzig)的同學中以化學方面具有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奇才而小有名氣。鑑於兒子對化學、物理等科學類課程突然爆發的熱情,老Petri又想辦法幫兒子兒子弄到了一張對未成年人來説簡直不可思議的萊比錫市立圖書館的”無限制閲讀“閲覽證。一年後,小Petri居然對愛因斯坦和海森堡的最新著作發生了興趣。當然,小Petri 完全是被這些文章中優美,精煉的語言,以及對物理現象的精確無誤的數學描述所吸引。
18歲那年,同盟國對德國重要工業城市的大規模空襲越來越具毀滅性,Carl Adam Petri 從聖托馬斯中學畢業後立即被徵召入伍,成為一名德國防空部隊的炮兵指揮官助理員。他的任務是估計來襲的敵機的高度、距離、和速度。但令人Petri懊惱的是,用來獲取這些重要數據的方法很大成分上靠視覺判斷,和耳朵聽。在那段日子裏,Petri深受這種匆匆忙忙的手工測量和粗略估計相混合的簡陋方法的困擾,在不斷追究哪些難以忘懷的錯誤判斷的責任和原因中頗受煎熬。這段經歷,稱為Petri以後一生的研究工作的動力。

卡爾·亞當·佩特里生平成就

Petri提交了他的博士論文《自動機的通訊》(Communication with Automata)。論文中指出,當時流行的自動機理論必將很快過時,取而代之的將是與最新物理學進展-“狹義相對論”和“不確定性原理”相一致的新的理論。這種新的理論將能夠精確地描述分佈式的併發系統。
由Petri在13歲時玩耍創造出來的Petri Net,經過70年的變遷,以及無數極富創造力的理論家、實踐者的不斷豐富完善,現在已經成為了所有流程定義語言之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