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卡塔仁波切

鎖定
堪布卡塔仁波切,一九二四年藏曆二月下旬誕生於西康(即青海省)勒西地區的一個遊牧家庭。四歲,開始學習西藏語文與各種經典。十二歲,於青海省玉樹縣創古寺出家。十八歲,與數位僧眾一同前往祖普寺。二十歲,於八蚌寺第十一世泰錫度仁波切座下受具足比丘戒,隨後返回創古寺,進行傳統三年三月三日的閉關。出關之後,進入佛學院研讀,深入經藏,直到三十歲。卅歲到卅四歲之間,和第十世創古仁波切一起各地旅行、自修,互相指導並教導小羣信眾瞭解佛法。一九五八年仁波切在三十四歲時,離開故鄉,半年後抵達印度。從一九五九年抵達印度之後,到一九七五年期間,仁波切受第十六世大寶法王指派常到不丹、錫金、印度、尼泊爾寺院教導年青一輩的僧侶修學佛法,並常閉關自修。一九七五年,仁波切五十一歲時,受第十六世大寶法王授封為“確傑喇嘛”。意為“至高佛法上師”。
中文名
卡塔仁波切
出生日期
一九二四年藏曆二月下旬
主要成就
受第十六世大寶法王授封為“確傑喇嘛”
出生地
青海省
信    仰
佛教

目錄

卡塔仁波切功德及事業

一九七六年二月,大寶法王派仁波切至紐約上州屋士達鎮,建立噶瑪三乘法輪寺並住持該寺院,亦為噶瑪噶舉派的南北美洲各地二十多個中心的總導師。
堪布卡塔仁波切到達紐約後,即致力於這個大寶法王南北美洲根本道場的建造及弘法利生的工作。經過二十年的努力,在堪布卡塔仁波切和巴都活佛仁波切的領導下,弟子們不斷地貢獻精力和勞力,在財力極其缺乏的情況下,一磚一瓦地建起宏傳的佛殿。如今噶瑪三乘法輪寺是南北美洲最具有西藏色彩的寺院之一,也是噶舉派在北美洲的第一座寺院。
堪布卡塔仁波切行持極高,深入經藏且有實修證悟體驗,並以其耐心,慈悲和幽默廣為大眾所稱道。堪布卡塔仁波切除了週末在寺院為弟子們教授佛法外,其它時間常常在噶瑪林閉關中心,指導照顧閉關行者的修行及生活。此外,每年都受邀到台灣弘法,以利樂大眾。

卡塔仁波切經歷

堪布卡塔仁波切 [1]  ,1924年誕生於青海省勒西地區,12 歲時於青海玉樹洲結古鎮附近創古寺出家為僧,20 歲時於第十一世泰錫度仁波切座下受比丘戒,曾依止各傳承之具德善知識修學,特別是噶舉傳承共與不共的實修口訣教法,並如法閉關修持。
1975年堪布卡塔仁波車受到尊貴的第十六世大寶法王對其學識與修持之嘉贊,授封為“至尊佛法上師”稱號及“仁波切”的頭銜,並被授權代表大寶法王在北美洲弘法利生。
堪布卡塔仁波車行持嚴謹,外比丘戒、內菩提心戒及密三昧耶戒均清淨無染,其學之豐堪稱稀有,且具足實修證量,故成為北美洲藏傳佛教的著名上師。
堪布卡塔仁波車離開藏區在海外弘法己四十三載,講授佛法的開示,被譯成英文及中文者甚多,其佛法的開示,深入淺出,字裏行間洋溢着上師的悲智光芒,流露出一位實修者的樸實風範。 其中文譯着有:《大手印》、《堪布卡塔仁波車演講錄》、《入悲智之門》、《證悟的女性》、《岡波巴四法》、《四加行》等。
堪布卡塔仁波切現為噶舉傳承南北美洲總導師,如來大寶法王北美洲根本道場 - 紐約州噶瑪三乘法輪寺 (KTD) 住持,噶瑪林閉關中心指導上師及中文佛教雜誌《福德海雙月刊》指導上師。
卡塔仁波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