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博山爐

鎖定
博山爐又叫博山香爐、博山香薰、博山薰爐等名,是中國漢、晉時期民間常見的焚香所用的器具。常見的為青銅器和陶瓷器。博山爐的得名源於外形。爐體呈青銅器中的豆形,上有蓋,蓋高而尖,鏤空,呈山形,山形重疊,其間雕有云氣紋、人物及鳥獸。於爐中焚香,輕煙飄出,繚繞爐體,自然造成羣山朦朧、眾獸浮動的效果,彷彿傳説中的海上仙山“博山”。 [1] 
中文名
博山爐
又    稱
博山香爐、博山香薰
使用時間
漢、晉時期
類    型
青銅器和陶瓷器
相關文獻
《西京雜記》
相關人物
呂大臨

博山爐簡介

博山爐
博山爐(17張)
實際上確有此地,其地在蓬萊以西的山東魯中,淄博市博山區境內,博山區全境盡山,幾無平坦之地,“博山”即在該區東南。自古博山一帶(古稱顏神鎮)是我國古代陶瓷、窯業的重要產地。博山爐之名即寓爐蓋似羣山之外觀,又合產地之名。博山爐下有底座。有的遍體飾雲氣花紋,有的鎏金或金銀錯。當爐腹內燃燒香料時,煙氣從鏤空的山形中散出,有如仙氣繚繞,給人以置身仙境的感覺。是西漢時期常用薰香器具,可用來薰衣、燻被以除臭、避穢。博山爐初為銅質素面,後隨工藝技術的發展,外表施以鎏金,或錯金、銀。博山爐流行於漢代,後世亦曾使用並仿製。有名的博山爐有出土於陝西省興平縣的西漢鎏金銀竹節高柄銅薰爐和出土於河北省滿城縣錯金博山爐

博山爐歷史

據《西京雜記》記載:長安巧工丁緩善做博山爐,能夠重疊雕刻奇禽怪獸以做香爐的表面裝飾,博山爐工藝之繁,遠遠超過後來出現的五足或三足香爐。北宋考古學者呂大臨《考古圖》記載:“香爐像海中博山,下盤貯湯使潤氣蒸香,以像海之四環。”
博山爐 博山爐 [2]
博山爐出現在西漢時期,與燃香原料和人們的生活方式有關。西漢之前,人們使用茅香,即將薰香草或蕙草放置在豆式香爐中直接點燃,雖然香氣馥郁,但煙火氣很大。武帝時,南海地區的龍腦香、蘇合香傳入中土,並將香料製成香球或香餅,下置炭火,用炭火的高温將這些樹脂類的香料徐徐燃起,香味濃厚,煙火氣又不大,因此出現了形態各異、巧奪天工的博山爐。六朝《詠博山爐》詩曰:“上鏤秦王子,駕鶴乘紫煙”,唐李白《楊叛兒》詩云:“博山爐中沉香火,雙煙一氣凌紫霞”,記述的都是博山爐薰香時香煙繚繞的迷人意境。
兩漢時期,博山爐已盛行於宮廷和貴族的生活之中。1968年在河北漢代中山靖王劉勝墓中出土的錯金博山爐就是見證,其造型和工藝已達到高峯。除了博山香爐之外,魏晉南北朝時期還出現了青瓷或白瓷的敞口五足和三足瓷器香爐。

博山爐圖注

博山爐降龍博山爐

降龍博山爐(西漢) 降龍博山爐(西漢) [3]
配圖名為“降龍博山爐 ”,製作於西漢,即公元前 206 年—220 年。高 22.5 釐米 ,國家二級文物,現藏於陝西省博物館。 博山爐造型奇特。爐蓋鏤空,作山峯形,與爐身子母口相接。爐座為一條身體盤曲的龍,兩爪撐地,昂頭張口吐舌。一人蹲踞在龍身之上,左手推開龍頭,右手託舉奇峯聳立爐體,造型穩重而不呆滯,似有力舉萬鈞之勢。

博山爐羽人博山爐

漢代的一件薰香工具——1988年出土於當時廬江縣裴崗鄉羅崗村的國家一級文物漢羽人博山爐。
出土於當時廬江縣裴崗鄉羅崗村的漢羽人博山爐就是漢代香爐中的經典作品之一。該爐爐蓋因山勢鏤孔,爐座飾捲雲紋,上為一羽人託爐。爐蓋可以打開,並與爐身相連。廬江縣文物管理所負責人稱,此爐構思新穎獨特,是漢代博山爐中的上乘之作。
羽人,顧名思義身長羽毛或披羽毛外衣能飛翔的人,最早出現在《山海經》中,也稱羽民。秦漢時期,成仙風氣盛行,人們渴望跨越死亡,永住神仙爰居的樂土,羽人因身有羽翼能飛,與不死同義。因此,用羽人捧爐,代表了製作者和使用者希望增加此爐的“仙氣”,藉此增加自身“仙氣”的美好願望。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