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博世豬籠草

鎖定
博世豬籠草,又名包希豬籠草,是婆羅洲特有的熱帶食蟲植物。它是以約翰內斯·範登博世(Johannes van den Bosch)的名字命名的。它與法薩豬籠草(N. faizaliana)之間存在着密切的近緣關係。並學界對其是否是法薩豬籠草的同物異名還存在爭議。還未發現博世豬籠草的自然雜交種。也未有關於其個體或變種的有效描述。
中文名
博世豬籠草
別    名
包希豬籠草
中文學名
博世豬籠草
二名法
Nepenthes boschiana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石竹目 Caryophyllales
豬籠草科 Nepenthaceae
豬籠草屬 Nepenthes
博世豬籠草

博世豬籠草植物學史

圖中的綠色標記為博士豬籠草的分佈地 圖中的綠色標記為博士豬籠草的分佈地
彼得·威廉·科塔爾斯(Pieter Willem Korthals)在其1839年發表的專著《豬籠草屬(Over het geslacht Nepenthes)》中正式描述了博世豬籠草。 [1]  B·H·丹瑟(B. H. Danser)在其1928年發表的專著《荷屬東印度羣島的豬籠草科植物(The Nepenthaceae of the Netherlands Indies)》中寫道: [2-3] 
1839年科塔爾斯專著中的插圖 1839年科塔爾斯專著中的插圖 [1]
“科塔爾斯提到,陪同他的當地人會採集未打開的捕蟲籠,捕蟲籠裏的液體是當地治療眼部炎症的藥物。同時,當地人還會採集打開了的捕蟲籠,將其給他們的孩子當作玩具。科塔爾斯描述其原生地為貧瘠、開闊且多石的。當地人將其稱為‘daoen sompitan’,翻譯過來即是‘巨型的管道狀葉片’。” [3] 

博世豬籠草保護狀況

博世豬籠草已被列入《200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2006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等級為瀕危(Endangered)。 [4] 
參考資料
  • 1.    Korthals, P.W. 1839.。1839。豬籠草屬。In: C.J. Temminck 1839–1842。關於荷蘭海外屬地自然歷史的回憶錄;草藥。Leiden. pp. 1–44, t. 1–4, 13–15, 20–22。
  • 2.    Phillipps, A. & A. Lamb。1996。婆羅洲的豬籠草。哥打基納巴盧,自然歷史出版社。
  • 3.    Danser, B.H.。1928。荷屬東印度羣島的豬籠草科植物。茂物植物園公報,Série III,9(3-4):249-438。
  • 4.    Schnell, D., Catling, P., Folkerts, G., Frost, C., Gardner, R., et al. (2000)。博世豬籠草。200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