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龕坡

鎖定
巴中南龕山景區位於巴中市巴州區城南的南龕山上,景區包括南龕摩巖造像、南龕公園、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以及將帥碑林。
中文名
南龕坡
外文名
Southern Niches Cliffside Images
地理位置
巴中市巴州區境內 [5] 
開放時間
8:00-17:00 [5] 
景點級別
AAAA級
佔地面積
32000多畝
著名景點
南龕磨崖石刻
飛霞閣
將帥碑林 等

南龕坡地理位置

南龕坡
南龕坡(2張)
南龕山蒼松挺拔,翠柏長青,以保存有歷代摩巖造像聞名。現存的完整佛像計122龕、1800餘軀,在峭壁之腹分層列龕。它開創於隋唐,後世不斷增刻。除佛像外,還有歷史碑碣25通,題壁詩文數百條。碑幅中以唐肅宗時巴州刺史嚴武的奏表最為有名。
南龕的摩巖造像以佛教為主,人物特徵鮮明生動,匠心獨具。佛像表情莊嚴肅穆,體態優美,和諧生動;力士像肌壯筋實,威風凜凜;飛天像雕刻精巧,直感較強;觀音像精美絕倫,豐腴的軀體,圓潤而富有青春氣息的面容,婀娜動人的體態,體現了唐代仕女雍容華貴的風姿。南龕石刻的佈局別具一格,最大的龕窟見方逾丈,最小的僅5寸,大小相間,疏密相配,錯落有致。南龕石刻藝術以全崖正中的盧舍佛像為傑作。這裏還留有歷代文人墨客的墨跡,李白曾書"怪狀"二字鐫刻於此。
南龕公園風景秀麗,面積32000多畝,整個園內覆蓋着水杉、雪松、黑殼楠、銀杏、露經柏、蘇鐵等150多個品種的喬、灌木林及名貴花卉。園內還有梓桐宮、南池、望州亭等景觀。

南龕坡風景名勝

南龕坡將帥碑林

93年經省政府批准建樹的川陝蘇區將帥碑林,已建有:紅四方面軍主要將領紀念像園,碑林長郎,紅軍將士英名紀念碑,吳瑞林將軍紀念碑,紅軍陵園,奉獻碑,標牌碑,安放飛機一架,共嵌碑2288塊,刻紅軍英名8.5萬。內有1932名將士立單碑。他們分佈在29個省、市、區。其中四川494人,北京338人等。中有:元帥1人,國家領導13人,大將3人,上將24人,中將71人,少將209人,省軍職584人,地師職1063人;有女紅軍148人,夫婦紅軍108人,刻入英名紀念碑的8.3萬 人中有省軍職948人,地師職2898人,27-37年犧牲的師團職烈士1124人,紅軍烈士7。7萬人,知名女紅軍138人,同時編印了"碑林專刊"一、二期,"碑文集"(上、中、下)
"紅軍將士作品選"、"碑林大事記"3萬冊。先後有70多家新聞單位報道。洪學智、楊汝岱、楊國宇、陳宏、胥光義、張志堅、耿全禮、羅表長、蘇毅然、王定國,徐向前之子徐小巖、陳昌浩之子陳祖濤等近百名高級將領、重要領導和全國各地的千多名紅軍將士與親屬及社會各界數十萬人次陸續來參觀。八年來,碑林辦公室在沒有專人、專款、專用辦公室、專線電話的艱苦條件下,先後47次行程20萬公里拜訪了500多個單位和1800多位紅軍將士及親屬;徵集到中央領導和解放軍高級將領江澤民、喬石、劉華清、張震、張萬年、遲浩田、洪學智、李德生、張愛萍等的題詞500餘件;掌握有紅四方面軍將士名錄6550人,烈士名錄近10萬人,紅軍史料一億字以上,收集紅軍將士照片、手跡5000餘件;總計集資320萬元,碑林建設仍任重道遠,它必成為重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國碑林史上又一宏大景觀。

南龕坡南龕摩崖造像

中國隋至宋代佛教造像。位於四川省巴中縣城南 1公里化成山。現存龕窟133個,造像2100餘尊。始鑿於隋,多為唐代造像。此外,宋代2龕、清代2龕、民國時期5龕。最早的造像題記為唐開元二十八年 (740)。造像分佈在雲屏石、山門石千佛巖、大佛洞、佛爺灣一帶長約350米的崖壁上。以大佛洞最為集中。該石窟匯聚了佛教各教派的造像。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龕造像受中國北方石窟藝術的影響,融合了蜀地的民俗風情。第 107號龕三世佛為隋代造像風格,線條粗獷、氣勢豪放。釋迦、迦葉、彌勒三佛皆着通肩直垂式大衣,袒懷露腹,面相扁平。唐代造像已經世俗化了,在藝術手法上富於寫實,造像豐滿健美、雍容華貴。其中佛像莊嚴肅穆;菩薩或肢體修長、亭亭玉立,或豐腴膩體、曲眉豐頤,弟子與世間和尚無異。第 116號西方淨土變窟的天王像足穿草鞋,完全是蜀中民俗。南龕唐代造像在表現技法上注重質感和比例,形神兼備。龕窟中雕刻有多種建築形象,屋形龕佔很大的比例,龕楣雕飾了各種花草靈獸圖案及浮屠,同時用紅綠藍、白等天然顏料彩繪造像,烘托出富麗華美的氣氛。不少龕內雕有樓閣、經幢,反映出唐代建築風格。最大龕窟為103號毗盧遮那佛龕,高5米,坐佛通高4.45米(見圖);最小龕72號雙觀音龕,規格30×40釐米。造像最多者為12號千佛龕;最少者為各觀音單身龕。崖壁上尚存天寶十年 (751)、乾元二年(759)、會昌六年(846)、乾符四年(877) 等造像題記及歷代妝修碑記、遊記、其中有唐詩人杜甫於乾元二年 (759)遊歷該處時所題的《判府太中嚴公九日南山詩》,十分可貴。
南龕摩崖造像
南龕摩崖造像(6張)
南龕古窟岩石壁立,高十餘丈,長數百尺,方正如削,列層分龕,鑲佛累累,南龕造像精巧玲瓏,姿態各異,氣質渾厚,端莊豐滿,神情瀟灑,典雅大方。巴中曾榮獲石窟之鄉美名,它有東龕、南龕、北龕、西龕,尤以南龕最勝,規模宏大,雕嵌玲瓏,櫛比相連,巴中南龕古窟是古代勞動人民巧奪天工的藝術精品,是古代石窟藝術的優秀代表,是巴州古文化的歷史見證。
巴中南龕古窟造像,始創於南北朝,隨廟不斷增鐫,形成了規模宏大的石窟羣。現有造像一百三十七龕,二千餘尊,有經幢十四座,造像碑十則,新建碑四則,嚴武(唐巴州牧)“奏表”碑一幅,題記五十條,詩文五十二首,造像精巧玲瓏,姿態各異,氣質渾厚,端莊豐滿,神情瀟灑,典雅大方。南龕造像以佛教為主的宗教藝術,造像主要有“法身佛”、“三世佛”、“釋迦佛”、“延古佛”、“鬼子母佛”、“七佛”、“千佛子”、“阿彌陀佛”、“雙首佛”、“延生佛”、“雙背佛”、“觀音菩薩”、“地音菩薩”、“如意輪觀音”、“毗沙門天王”、“八部護法神”等。造像大部分是盛唐前後的作品,少數是南北朝、宋代及近代作品。
巴中南龕古窟造像的特點是身軀健美,面容豐滿,衣飾富麗,如107龕的盧舍那佛像,身高4.45米,鐵紅加躍坐,頭戴華玉的花冠,身着袒右肩袈裟,面容飽滿,唇潤卧豐,身軀健美,表情莊嚴肅穆,充分表現出令人皈依的藝術魅力;第116號龕在高2.7米、寬4.2米的龕窟內雕刻了93尊佛像,龕中的天王像,腳穿草鞋,別具一格,很富有當時川北墳特色;第53號龕和76號龕的一佛二弟和八部護法神龕,佈局嚴謹,雕刻精巧微妙。
巴中南龕古窟造像在人物特點上是相當分明的。菩薩像,體態優美,和諧生動;力士像,威風雄健有力;飛天像,形象優美,生動活潑,雕刻精巧,質感較強。這些造像多采用高浮雕的刻法,衣紋和纓絡用流暢和明快的陰刻線條,刀法純熟,洗練。不但表述了不同內容的佛傳式“經變”故事,而且還形象地反映了不同時代的美學標準,社會生活面貌。形式和內容的統一,充分體現了古代匠師的聰明才智,為我們研究歷代政治、經濟、文化等提供了十分有價值的資料。
巴中南龕坡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頂建有記載6550餘名紅四方面軍將士簡歷、照片及5000餘件手跡的川陝蘇區將帥碑林;山腰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由鄧小平親筆題寫館名的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館藏文物2萬餘件和1800多萬字的史料,再現了紅四方面軍的豐功偉績,現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南龕坡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

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是中國地方性專題博物館。位於當年川陝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四川省巴中縣城南。1951年建。前身為巴中縣人民文化博物館,1958年改稱巴中縣革命博物館。1961年更名川陝革命根據地巴中紀念館,1979年改為現名。
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1979年3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易為現名,鄧小平同志親筆題書了館名。1993年經巴中地區編委批准,加掛“巴中地區博物館”牌子,與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新館位於巴中城南南龕山山腰,佔地1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527平方米,1982年10月動工,1984年7月正式落成並對外開放。主體建築為陳列大樓、紅軍石刻園、文物庫房、辦公樓及觀光廊榭。整個建築雄偉壯觀,綠樹紅牆,渾然一體。現有館藏文物資料2萬餘件。基本陳列《川陝革命根據地鬥爭史》,分15個單元,以1000餘件文物,400餘幅圖片組成,全面反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和川陝蘇區人民為創建、鞏固和發展川陝革命根據地的光輝業績;紅軍石刻園彙集了紅軍石刻標語文獻精品,是專門研究紅四方面軍和川陝蘇區歷史的實物見證。1995年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為“四川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四川省青少年教育基地”。1999年被共青團中央命名為“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
該館收藏有川陝省蘇維埃政府石刻的《中華全國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勞動法令》(草案)、中共川陝省第二次黨代會通過的《發展川陝反帝運動的決議草案》、川陝省第二次工農兵代表大會通過的《目前政治形勢與川陝省蘇維埃的任務》等革命文物,以及歌頌紅軍的當代名人書畫,舉辦有1932~1935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和四川、陝西人民,為創建全國第2大蘇區,開展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建設的基本陳列,系統地表現了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領導川陝革命根據地軍民,進行土地革命鬥爭的歷史。
博物館以“川陝西革命根據地鬥爭史”為題的基本陳列。用大量文物、標本形象生動地反映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1932年月日2月結束了從鄂豫皖蘇區西征的戰略轉移。挺進川北,在川陝邊黨組織和人民羣眾的支持下,創建了川陝革命根據地。經過與國民黨蔣介石、四川軍閥的浴血奮戰。總共斃傷敵官兵105000餘人。方面軍由入川時4個師15000餘人發展到5個軍80000餘眾。鞏固和發展了包括23個縣(市)革命政權。五百餘萬人口。四萬二千餘平方公里土地的川陝革命根據地,成為全國第二大蘇區,直至一九三五年六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四方面軍勝利會師。方面軍留下小部武裝在根據地堅持游擊戰爭長達5年之久等戰鬥歷程和光輝業績下。

南龕坡飛霞閣

南龕飛霞閣1981年由當時的巴中縣政府組織各單位及社會各界集資修建南龕公園時建造完成,位於巴中南龕山頂,可以登樓一覽巴城全景。所以該閣一建成後即成為巴城標誌性建築。但是由於當時資金缺乏,其建築工藝為混磚結構。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受損成為危險建築,隨後被爆破拆除。其後復建的呼聲一直不斷,隨着南龕文化產業園這一巴中文化強市戰略下的大手筆項目的啓動,飛霞閣終於迎來了重生之機。據瞭解,南龕飛霞閣由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據巴中縣誌記載,早在唐朝時南龕山上就有亭台建築,可以視作最早的“飛霞閣”。因此在設計中參考了唐朝建築風格,在設計理念中着重突出唐文化和巴文化,體現出歷史文化、巴文化、佛教文化的融合。這幢仿古建築為框架結構,高39米,從外面看上去為5層,內部為9層,最頂層將置佛鐘,閣內將設置巴中名仕館,展示巴中有史以來的歷史、文化名人以及對巴中和國家的發展作出貢獻的人們。 [1] 

南龕坡其他景點

近20多年來,在園內陸續建成的飛霞亭、麓陰亭、懷古亭、吟會亭和雲間閣、丹梯閣以及玉佛寺、大雄寶殿、觀音殿、釋迦牟尼殿十分雄偉壯觀。玉佛寺內敬奉有從緬甸請來的高達2米以上的玉佛100尊,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功能齊全的大型玉佛寺廟之一
南龕巴國城位於南龕山東側,除保留原南龕巴國城規劃項目外,擬增加智慧商貿園、批發園約10萬平方米,包括低碳展館、低碳工廠在內的低碳工業園約24萬平方米,有機牧場、生態農業觀光園在內的低碳農業示範區約14萬平方米,智慧醫療養老養生區約14萬平方米,智慧教育區約41萬平方米,智慧金融和物聯網區約8萬平方米,居住及商業配套區約300萬平方米等。 [2] 

南龕坡門票價格

截止2019年7月,南龕風景區只有南龕摩崖造像參觀需要收費。
2018年4月1日起,南龕石窟景區將正式執行40元/人的新門票價格政策。新政策執行時,景區將繼續對老年人、未成年人、現役軍人、殘疾人等特殊羣體實行門票優惠政策。2018年4月1日起,南龕石窟景區門票價格將發生變化啦!將正式執行40元/人的新門票價格政策。為有效保護南龕石窟文化,2017年7月24日市發改委就景區門票價格舉行了聽證會,決定將景區現在15元/人次的門票價格核定為40元/人次,並從2018年4月1日起執行。
新政策執行時,景區將繼續對老年人、未成年人、現役軍人、殘疾人等特殊羣體實行門票優惠政策,具體為:
60歲(含60歲)至70歲(不含70歲)年齡段老年人、中小學生等憑有效證件可享受半價優惠;70歲(含70歲)以上老年人(憑身份證)、現役軍人、殘疾人(憑殘疾證)、1.4米(含1.4米)以下兒童免收門票。同時,針對巴中市居民南龕石窟景區也將實行景區門票優惠價格。具體為本地市民(含新居民)憑有效身份證件進入景區時,門票統一按20元/人次的優惠政策執行(免票除外); 對60歲至69歲的本地老年人實行10元/人次的門票優惠價格。 [3] 

南龕坡景點習俗

正月十六全城登高
巴州人每年正月十六均要出遊,登上城周的南龕山、王望山、西龕山、白塔山。其作法是:一家老小,關門上鎖,帶上飲食、娛樂用具上山玩耍一天,度完這一天,巴州人的春節才算結束,此俗歷來有之。巴州志《風俗》篇“新正月九日羣集望王山燒香,十六日婦女出遊謂之走百病,諧南龕寺設大醮會,禮佛請佛。山前有圓洞二穴,婦人無子者以物擲之,視其中否以祈嗣,謂之打兒洞”。正月十六日登高遊寺院走百病之俗在古代全國各地較流行,大都市無山者便羣遊城牆,摸城門上之乳釘,摸着者為有福。與巴中人登南龕遊光福寺摸佛、摘柏枝插頭上以免百病之俗語一樣。
巴中很多年來,有農曆正月十六登高的風俗,乃民間自然形成的不是節日的節日。這一天,來自各區縣四面八方的數萬遊人集聚巴中城,無論官民,皆邀親請友,扶老攜幼,穿戴一新,登高遊樂於城郊南龕、西龕、塔子山、王望山、蓮花山等地。
正月十六巴中人登高起於何因何時,無從考證。有人説是數百年前巴中文人學士及在庠生員,這天去南龕山摸印(到南龕印盒石去摸印石),象徵將來或近期要高中、掌印、當官,後來慢慢形成了民俗。多説登高山是為了“遊百病”(驅走百病),據説這一天登南龕以後,一年之內可以無病無痛。民間則傳唐代武則天次子章懷太子李賢貶來巴州,曾在南龕山勸農,正月十六這天,很多人都上山聽勸説農事,故慢慢形成正月十六登高遊山之習。
登高這天,很多人一家早備好食品、飲料、瓜果、糖食、早飯後,將食品等物背運上山,四處遊樂,唱歌、跳舞,一派歡樂氣氛。中午在山上野餐,野餐食品中,芝麻烤餅夾涼麪是必有的。山上人山人海,空曠處全是野餐場地。到廟裏拜佛的,燒香、放鞭炮的亦不少。
正月十六登高,尤以南龕遊人最多。古巴州川劇《牡丹燈》喬雲有唱句:“雲屏石天然生就,打兒洞能把子求,”雲屏石、打兒洞都在南龕山上。過去很多人到下午登高遊山結束回家時, 都要在山上撅一枝柏樹椏枝,或別在頭上、身上,或拿在手上帶回家,説是這樣可消除病災。登高遊山的人多,折撅樹枝對樹木損害很大,故今嚴厲禁止折撅樹枝。
玉佛寺廟會
每到三月三(王母生日) 六月十九(觀音會) 巴城人民成羣結隊到玉佛寺趕廟會 拜菩薩 吃素齋 放禮炮 祈祝福
宗教節日,時在農曆二月十九日。據傳是日為觀音大士誕辰。舊時前元吉村洞門坡觀音廟香火極盛,並演戲趕集,專賣耬、犁、耱、耙、钁、钁、鐮把、扁擔等農具。全縣各觀音廟、白衣庵皆誦經聚會,民間設觀音位,蒸供敬獻。60年代洞門坡因修公路大橋,原觀音廟址被埋,隨廟會遷往後元吉村,時至今日,廟會十分火爆,但已演變成物資交流會。
享祀觀音的的習俗活動大體有:屆期或其前後,吃齋茹素,謂之“觀音素”;禱祝許願、還原,多是婦女焚香舍物,禱祝以求子嗣,得嗣則還所許之願。
南龕坡晨練
要説巴城一天人流量最集中的是哪裏,毫無疑問,早上的南龕坡,由於南龕坡地理交通方便以及人們早晨晨練的習慣,每到早晨5點6點,山上就聚集了好幾千人,練太極,打羽毛球,跑步,做操,舞劍,可謂人流如織,絡繹不絕,成為早晨巴城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一年四季皆是如此。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