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郭寺

鎖定
南郭寺,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甘肅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2] 
南郭寺為隴右第一名剎,南郭寺在唐代已具相當規模。內有天王殿鐘鼓樓、禪林院、關聖殿杜少陵祠北流泉等建築名勝,另有"唐槐漢柏",黛色參天,虯枝沖霄。 [2] 
2020年2月,為致敬奮鬥在抗“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南郭寺景區自恢復營業起一年內都對全國醫務工作者免門票。 [1] 
中文名
南郭寺
地理位置
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
氣候條件
暖温帶半濕潤半乾旱氣候
開放時間
全年:週一至週日 08:00-18:00
景點級別
AAAA級 [1] 
門票價格
20元
佔地面積
5.7 公頃
著名景點
天王殿
禪林院
杜少陵祠
北流泉
保護級別
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始建年代
北朝

南郭寺發展歷史

南郭寺建寺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為歷代詩人墨客覽勝之地。 [2] 
乾隆六十年(1795年)建關聖殿; [2] 
光緒三十年(1904年)又重修和新建了其它廟宇,為紀念大詩人杜甫,同年將"東禪林院"改為杜少陵祠。 [2] 

南郭寺寺廟簡介

南郭寺
南郭寺(3張)
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於公元759年流寓秦州(今天水)時,寫下一百餘首讚美詩,其中"山頭南郭寺,水號北流泉。老樹空庭得,清渠一邑傳。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鍾邊。俯仰悲身世,溪風為颯然"這一首詩傳神入化,故此,古往今來,更加引起人們對它的遊興和嚮往。其東側山勢險要處,建有觀景亭,遊人登高遠眺,天水市全景盡收眼底。此外,南郭寺揹負的山坡之上,有一片在古城天水範圍內的天然白楊林,鬱鬱葱葱,為寺院增添了綠色和生機。

南郭寺地理環境

南郭寺自然景觀
南郭寺自然景觀(7張)
南郭寺揹負蒼山,面臨水,禪林寶地。如今唐代詩聖杜甫登臨吟詠的古柏蒼翠拂地,巨槐尉然參天,北流泉甘甜清冽。佛門殿宇,翹脊飛檐,氣勢恢弘,莊嚴肅穆。三座山門均座南面北,院牆東西橫向逶迤,院內建築依山就勢,佈局三進七院。建築整體以三座山門與三座正中殿宇呼應作縱向軸線,分為東、中、西三個套院,套院隔牆設門,以相貫通。甘肅省天水市市區南郊有座慧音山,山勢奇特,風景幽美。慧音山是太陽山的一條支脈。太陽山主蜂位於秦城區正南方向約二十五公里處,海拔2059米。是一座森林密佈,雄奇險峻的大山,它的支脈伸向四面八方,像太陽一樣光芒四射,民間稱頌它是“福德智慧”之山。這座大山的支脈中有一條北向支脈,名曰盤龍山,它莽莽倉倉,恰如婉蜒的青龍直奔秦城,伸向河,呈“戲水抱珠”姿勢。這條“青龍”以龍王溝為界又分出二山:一曰文峯山;一曰慧音山。慧音山,又名會應山。“慧音”一詞原出佛家語,有啓迪智慧開蒙先導之意。此山海拔1136——1389米,高差226米,坡度為12.4o,其勢頗為奇特,其形似農家簸箕,呈半圓凹現狀,凹間一塊開闊平台,南郭寺就坐落在這塊平掌台上。慧音山又是一座風水寶地,歷來被讚譽為“山有靈慧,水有湫神,鍾靈毓秀。所謂山有靈慧者是指山頭凹峴處有一座歷史久遠而名傳四方的南郭寺。這座古剎之所以頗有名氣不僅僅由於它置身奇山秀景之中歷經滄桑的佛門勝地,而且由於有唐代詩聖杜甫題詠的《山頭南郭寺》一詩,

南郭寺建築格局

南郭寺坐南面北,由三座山門自西向東組成西院、中院、東院三個院落。西院是南郭寺的主院,包括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東西二配殿、東西二禪林院以及卧佛院。其中,山門前挺拔如蓋的唐槐和大雄寶殿院內南北橫逸斜出的古柏,被稱為稀世珍寶;而東禪林院則為陵祠,塑有詩聖杜甫及其二子宗文、宗武像;西禪林院現為南郭寺公園接待處和辦公室;卧佛院緊臨西禪林院,有卧佛殿一座,內供緬甸玉體卧佛一尊,該院內原有七級舍利磚塔一座,已塌毀。中院有關聖殿也叫財神殿,傳説最早曾是南郭寺的藏經樓,毀於大火,清乾隆年間在其舊址改建關聖殿、月季園、盆景園和花架通道。東院有馳名的北流泉和新建的二妙軒詩碑長廊以及梅園等。在南郭寺西北側,還建有將軍紀念亭,陳列有鄧寶珊將軍畫像及生平業績展覽,現被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 

南郭寺寺內佛像

南郭寺寺院規模宏大,它分為西、中、東三個院,西院是主院,有造型各異的佛像,建築風格各異的殿宇大部分集中在這裏。每殿都有佛像。天王殿正中塑有大肚彌勒佛像,兩旁是兩幅耐人尋味的對聯:“大肚能容,容天容地,與人無所不容;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諸一笑。”彌勒佛兩側塑“四大天王”坐像,彌勒佛身後面南塑一手持魔杵、神態莊嚴的護法韋馱像,這尊塑像滿面機智精明,儼然一尊恪盡職守的護法神。在大雄寶殿內主要塑有“三方佛”、“二弟子”和“二菩薩”的雕像。“三方佛”是指釋迦牟尼佛東方琉璃世界消災延壽藥師佛和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二弟子”是指釋迦牟尼的兩位弟子,即:迦葉、阿藍;“二菩薩”是指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總之,每殿必有佛,每佛造型各不同。
雕塑藝術家根據每位佛的“崗位職責”塑造出各不相同的性格容貌。這些佛像的藝術造型有的表現出唐代雕塑豐腴富態的風格,有的透露出北魏雕塑清秀睿智的神韻。南郭寺西配殿修復,頗壯觀,但殿內佛座空空,遊人多有憤慨議論。此間原有三尊高兩米多的銅鑄鎏金坐佛造像。是宋時高僧備嘗艱辛從印度迎請至中國。當時共請八尊,四尊去中原,今不存,一尊中廷留蘭州以西(或日蘭州五泉山),今尚存,餘三尊住錫南郭寺幾近千年。其問歷經地震、兵燹,僧俗人士精心護衞,直到本世紀六十年代前期仍保存完好。佛像造型十分精美,骨相清癯,螺髻深目,身披薄紗,神態莊嚴。這種形制同麥積山早期泥塑佛像一脈相通。麥積山造像是我國泥塑藝術傳世精品,此三尊銅鑄鎏金佛像是印度鑄佛藝術傑作。它們都是佛教文化東漸的歷史信物,都是中印文化交流的文物瑰寶,其極高的歷史及藝術價值為秦州歷代人民引為自豪。但是令人痛心疾首的是這三尊堪稱國家級的文物珍寶竟未能逃過“文革”的劫難。

南郭寺旅遊信息

南郭寺地理位置

南郭寺交通線路

南郭寺免費政策

2020年2月,為致敬奮鬥在抗“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景區自恢復營業起一年內都對全國醫務工作者免門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