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

鎖定
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位於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濠北路58號, [4]  坐落於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南通濠河之畔 [3]  ,毗連南通少兒珠心算學校,佔地面積30畝,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是一處珠算文化與濠河風情相融合的人文景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珠算專題博物館。 [2]  2004年12月6日,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開館,由南通市人民政府中國珠算協會共同興建;2007年12月底,由國務院辦公廳批准冠名; [3]  2021年12月21日,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正式向社會開放。 [8] 
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藏品類別包含算書典籍、算具精品。館藏史料典籍4000餘冊,其中不少為珠算髮展史上的孤本、善本,藏有中國、日本、印度、俄羅斯、馬來西亞等國家不同歷史時期的珠算器具2000多件,形狀各異。 [12]  藏品數量為11562件/套(截至2019年末)。 [1] 
2008年10月25日,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被旅遊局批准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14]  2009年,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評為首批國家三級博物館。 [13]  [16] 
中文名
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
地理位置
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濠北路58號
佔地面積
30 畝
類    別
珠算專題博物館
景點級別
AAAA級 [14] 
投用時間
2004年12月6日
開放時間
9:00~17:00(16:30停止入館)
門票價格
免費
建築面積
6000 m²
藏品數量
11562件/套(截至2019年末) [1] 
別    名
中國珠算博物館
珠博
重要藏品
子玉算盤

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歷史沿革

2004年12月6日,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開館,由南通市人民政府和中國珠算協會共同興建。 [3] 
2007年12月底,由國務院辦公廳批准冠名。 [3] 
2021年2月,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展廳由於運行時間較長,安防、消防、文物庫房和展陳水平明顯落後,更新改造項目由市政府批准立項。 [9] 
2021年6月2日起,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進行閉館升級改造。閉館期間,不再接待觀眾參觀。 [7] 
2021年12月19日,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舉行重裝開館儀式。 [8] 
2021年12月21日,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正式向社會開放。 [8] 

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建築佈局

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綜述

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坐落於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南通濠河之畔 [3]  ,毗連南通少兒珠心算學校,佔地面積30畝,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是一處珠算文化與濠河風情相融合的人文景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珠算專題博物館。 [2] 
外觀

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展廳

綜述
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展陳面積達到1600平米,由五個展廳組成,包括歷史廳、精品廳、文化廳、互動廳和臨展廳,全館展品數量從之前的200多件增加至1000多件,其中精品廳展出的木質、金屬、玉石、陶瓷等不同材質的精品算盤就有近500件,不少是首次從庫房拿出來,使文物資源更多的向社會開放。 [9] 
歷史廳“以史教育人” [9] 
文化廳“以景感染人” [9] 
精品廳“以物吸引人”
中國算盤精品展以大量的算盤實物,分為木風、金相、玉質、骨氣、瓷韻五個版塊,和人樂、年豐、家安三個版塊。 [9] 
精品廳
互動廳“以動留住人”
互動廳
互動廳(2張)
互動廳設置了更多的與珠算主題相關的互動項目,讓大小朋友們駐足體驗、流連忘返。在這裏,您可以動手操作,近距離與珠算文化的接觸。 [9] 
臨展廳“以變豐富人”
珠心算詩詞書法聯展
珠心算詩詞書法聯展(2張)
江蘇省珠心算實驗學校師生珠心算詩詞書法聯展,將如東縣豐利小學珠心算團隊領銜人王曉琴老師創作的珠心算詩詞,由通州區石港小學師生以書法作品的形式展示出來,從另一個角度折射出中國珠算文化的傳承之光。 [9] 

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館藏文物

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綜述

藏品 藏品
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藏品類別包含算書典籍、算具精品。館藏史料典籍4000餘冊,其中不少為珠算髮展史上的孤本、善本,藏有中國、日本、印度、俄羅斯、馬來西亞等國家不同歷史時期的珠算器具2000多件,形狀各異。 [12]  藏品數量為11562件/套(截至2019年末)。 [1] 

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重要藏品

其中鎮館之寶——子玉算盤,這種在梁框上刻有各級計量單位、進位關係、計算方法的算盤,極為罕見;紫檀算盤廳內造型古樸、結構獨特的巨型紫檀算盤,集算盤製作和紫檀工藝於一身。 [3] 
陶丸 陶丸
陶丸是陝西省岐山縣京當鄉鳳雛村西周宮室遺址的出土文物,經鑑定為宋紹聖二年(1095年)左右,相當於周文王時代前後,距今約3000年的歷史。1978年考古專家在該遺址東側四個探方內陸續挖掘出土90粒陶丸,直徑一般為1.5釐米-2釐米,分為青色、黃色兩種顏色。其中青色20粒,黃色70粒,均成球形,無孔,表面達10級光潔度。經專家研究認為,這些陶丸可能是當時人們用來計算的工具,不同顏色的陶丸代表不同數值,算盤的“以珠代數”。 [5] 
《河圖洛書》 《河圖洛書》
河圖洛書被稱為華夏文明的源頭,《周易》中記載:“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河圖可描述為“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居中央”,洛書為“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中央”。
珠算的數學原理可能就來源於河圖洛書。第一,河圖洛書中把“五”這個數字看作是最重要的,都是“五居中央”,珠算中的五升制可能來源於此;第二,洛書的縱、橫和對角線方向上的三數之和都是15,算盤中每檔7珠共表示15,兩者是相一致的。 [5] 
《數術記遺》 《數術記遺》
《數術記遺》是東漢徐嶽所著。書中記載了當時的14種算法,除第14種“計數”為心算,無需算具外,其餘13種均有計算工具,分別是:積算(即籌算)、太乙算、兩儀算、三才算、五行算、八卦算、九宮算、運籌算、了知算、成數算、把頭算、龜算和珠算。“珠算”之名,首見於此。關於珠算,書中描述為:“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也”。唐宋以後,《數術記遺》中所述13種算具,除珠算沿用外,其他算具均已失傳。 [5] 
《謝察微算經》 《謝察微算經》
《謝察微算經》原名《發矇算經》,是一部內容淺顯、通俗易懂的啓蒙讀物,由宋代數學家謝察微所著,共三卷。書中講述了算術中的“用字例義”,包括:大、小數名,度量衡單位名,九章名義及一般算術名詞等。其中對珠算做了明確記載:“中,算盤之中;上,脊樑之上,又位之左;下,脊樑之下,又位之右;脊,盤中橫樑隔木。”
原書已失傳,書中內容收錄於明代初年陶宗儀編纂的《説郛》,為進一步考證算盤的出現時間提供了重要資料。 [5] 
鉅鹿算珠 鉅鹿算珠
鉅鹿算珠出土於河北省邢台市鉅鹿縣故城。鉅鹿故城於宋大觀二年(1108年),因黃河氾濫而被湮沒。民國十年(1921年)7月,前北平國立歷史博物館派員前往鉅鹿縣故城三明寺故址發掘,獲得王、董二姓故宅地下的桌、碗、箸、盆、石硯、圍棋子、算盤子等二百多件文物,其中便有一枚算珠。算珠為木質,扁圓形,直徑為2.11釐米,已被水土淹沒八百年的算珠,仍可見其為鼓形,中間有孔,與如今通用的算盤珠大小相仿,形狀相近。 [5]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繪。畫中生動再現了當時北宋年間汴京城內人們的生活、生產、商業貿易以及集鎮的真實面貌,是研究北宋汴京的城市經濟及社會生活的寶貴歷史資料。
經過珠算家餘介石、殷長生的仔細查找,在接近全圖的末尾處,也就是畫卷的最左端,有一間叫做“趙太丞家”的藥鋪,藥鋪櫃枱上擺放着一把有梁穿檔的算盤。由此可以推斷出,至遲在北宋時期,有梁穿檔算盤便在民間廣泛流傳並使用了。 [5] 
8算盤詩.jpg 8算盤詩.jpg
算盤詩,是中國第一首以“算盤”為題的詩,宋末元初詩人劉因所作。
詩中的“甕商舞”説的是有個賣甕的商人,劉因只有一隻甕,白天在大街上叫賣,沒有賣出去,晚上劉因就睡在甕中開始盤算:如果明天把這隻甕賣掉,賺到的錢可以買兩隻甕,兩隻賣掉又可買四隻,四隻賣掉又可買八隻,這樣成倍成倍地翻,將來一定可以發大財。劉因越想越高興,不禁在甕中手舞足蹈起來,竟把自己的甕給踏破了。 [5] 
9輟耕錄.jpg 9輟耕錄.jpg
《輟耕錄》,也叫《南村輟耕錄》,是有關元朝史事的札記,共三十卷,元末明初人陶宗儀著。
書中錄有一段謔語:“凡納婢僕,初來時,曰擂盤珠,言不撥自動;稍久,曰算盤珠,言撥之則動;既久,曰佛頂珠,言終日凝然,雖撥亦不動。”翻譯成白話就是説僕人婢女初來時像擂盤珠,不用吩咐自己會找事情做;時間久一點像算盤珠,不撥不動,不吩咐不做事;再久一點像佛頂珠,再怎麼吩咐也不願意做事了。
這幾句話也從側面説明了當時算盤使用的盛行。 [5] 
10乾坤一擔圖.jpg 10乾坤一擔圖.jpg
《乾坤一擔圖》是元初畫家王振鵬所繪。圖中繪有一位貨郎挑着扁擔,扁擔兩端墜着滿載貨物的籮筐。在後筐內可以看到一把極為清晰的有梁穿檔的算盤。這把算盤有可能是貨郎販賣的物品,也有可能是他自己用來計算的工具。部分學者曾認為宋元時古籍、著作中的“算盤”一詞指的是籌算的算板,而並非通用的有梁穿檔的算盤。但這幅繪畫作品的發現,強有力地證明了至遲在宋元時期,算盤在民間就已經廣泛使用了。 [5] 
11算學啓蒙.jpg 11算學啓蒙.jpg
《算學啓蒙》,元代數學家朱世傑著,共三卷,是一部很好的數學教材,有例題、有方法,分門別類,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自成系統。其中“留頭乘法”在算書中首次出現,珠算歸除歌訣幾乎一致;正負數乘法法則不僅在中國數學著作中,在世界上也是首次出現。此外,朱世傑還創造了一套完整的消未知數方法,稱為“四元消法”。這種方法在世界上很長一段時間內處於領先地位,直到18世紀,法國數學家提出高次方程組解法才超過朱世傑。 [5] 
通用算盤 通用算盤
通用算盤
通用算盤,在結構上是以檔串珠,中間設梁,上二下五珠,算珠一般為接近於扁圓的球形或鼓形。在算理算法上,採用“五升十進”制,上一珠當五,下一珠當一。 最初人們用算盤來表示1~9這9個數,所以算盤開始只有九個檔位。後來由於計算的需要,原來的九個檔位不夠用,便在左右兩邊同時增加相同的檔位,以便平衡,便產生了11檔、13檔、15檔等算盤,因此算盤多數是單數檔。 [5] 
紫檀算盤 紫檀算盤
上二下五珠13檔紫檀算盤
皇宮台式算盤 皇宮台式算盤
皇宮台式算盤
算盤整體為台式,樑上有四個銅質雕花定位點,既有定位的作用,又起到了裝飾美觀的作用。在算盤的四個角、梁與框連接處和上下邊框的中間都釘有雕花銅片,將固定與裝飾作用融為一體,極為精妙。算盤底座的四邊也有相同的裝飾工藝。算盤的四個墊腳為銅質鑄花腳,顯得雍榮華貴。算盤下框側面安有一個小抽屜,銅花飾角,鑄銅拉手,很是精緻。 [5] 
暗記算盤 暗記算盤
暗記算盤
算盤的左起第一檔上只有一顆珠,這不是被損壞的,而是故意做的一個以防丟失的記號。古代貴族使用的算盤材料用紅木,且做工精緻,既要實用,又要欣賞。有的為了防偷失,特意在最前檔缺少一或兩顆珠作暗記。像這樣完整算盤缺少一或二珠並不是劣品,而是珍品。
這也是一把螺鈿工藝算盤,四邊框和橫樑上都嵌有貝殼作為裝飾。螺鈿工藝是先在算盤的邊框和樑上雕刻出圓形凹槽,或陰刻出花紋,然後將貝殼嵌入其中磨平,再在貝殼上輕輕刻出紋路。 [5] 

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文化活動

2016年1月11-13日,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組織珠心算實驗學校開展珠心算能力水平測試。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科教部人員赴海門市、如皋市、啓東市及崇川區,共11所學校,組織近6000名珠心算學生參加了珠算、心算項目的能力水平測試。 [10] 
2016年1月13日,鎮江市珠心算協會來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交流。 [10] 
2016年2月17日,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工作人員赴四川成都,與珠算收藏家陳履蘭,開展了關於珠算文化和珠心算教育的交流與探討。 [10] 
2016年3月23-25日,襄陽市珠心算協會來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進行珠心算專題交流。 [10] 
2016年4月8日,神墨珠心算教育考察團來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交流。 [10] 
2016年4月14日,北京珠算協會珠心算考察團來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交流。 [10] 
2016年4月24日,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與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聯合舉辦的“運籌千秋——中國珠算文化海外巡展”預展在北京奧加美術館舉行。 [10] 
2016年5月5日,張建主任赴淮安市洪澤縣參加淮安市珠心算教學研討活動,並作珠心算教學講座。南通市開發區小海小學潘徐俐老師送教到淮安,獲得了當地老師的好評。 [10] 
2016年5月14日,張嘏月主任赴淮安參加江蘇省博物館日研討活動。 [10] 
2016年5月21日,張建主任帶隊,南通市珠心算選手赴南京參加江蘇省隊選拔世界珠心算比賽選手。南通市四名選手入選江蘇省隊,擬於2016年7月下旬赴香港參加世珠聯珠心算比賽。 [10] 
2016年6月7日至8日,由南通市教科研中心、中國珠算博物館主辦,南通市北城小學承辦的“南通市小學珠心算教學專題研討活動” 在北城小學舉行,全市各縣(市)、區的數學教研員及一線珠心算教師共計200多人蔘加了此次活動。 [10] 

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所獲榮譽

2008年10月25日,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被旅遊局批准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14] 
2009年,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評為首批國家三級博物館。 [13]  [16] 
2013年,中國珠算博物館榮獲南通市“青年文明號”。 [15] 

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相關歷史

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珠算簡史

珠算的萌芽
商周時期(約前1600~前221年),珠算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其歷史源遠流長。上古時期的壘石記數、結繩記事和殷商甲骨文中的十進制記數法,都是珠算產生的基礎。及至周代,數學作為六藝之一,開始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科而得到了進一步發展。根據陝西岐山縣西周遺址出土的九十粒陶丸可知,當時人們已開始使用有色圓珠作為記數和計算的工具了。 [11] 
珠算的形成
秦漢至隋唐五代時期(前221~960年),中國古代主要計算工具—籌算簡單、形象、具體,但佔用面積大,計算速度慢。因此,秦漢數學家們開始對算具進行改革。東漢徐嶽所撰《數術記遺》裏記載了十四種算具及算法,其中一種就是“珠算”。珠算出現以後,魏晉南北朝數學家們繼續對籌算算法進行改革。及至唐代,將乘除法由三層算式改革為在一層中運算,推動了珠算的進一步發展。 [11] 
珠算的發展
宋元時期(960~1368年),宋元時期以楊輝、朱世傑為代表的數學家們在實用數學方面,創造了各種乘除簡捷法和“歌訣”,這些都成為珠算算理算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有梁穿檔的算盤已在民間廣為使用。因此,這一時期的珠算,無論是計算工具還是算理算法都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11] 
珠算的成熟
明朝時期(1368~1644年),明代前期商業貿易興旺,珠算應用越來越廣泛,對珠算的研究也隨之深入。這一時期珠算算法日趨完善,不但四則運算形成了以口訣為指導的獨特運算體系,而且在算盤上進行開平方、立方運算的技術也已相當成熟。及至明代中後期,珠算最終取代籌算而成為社會主要計算方法。 [11] 
珠算的普及
清朝民國時期(1644~1949年),清代珠算廣泛使用,是當時社會主要計算方法。這一時期的算理算法在明代基礎上有所發展和創新。民國時期,新工業興辦,金融匯兑、存放款等經濟計算問題大都依靠珠算解決。同時,各類新式學校開辦後,將珠算列入教學內容,進一步促進了珠算的推廣和普及。 [11] 
珠算的再興
新中國成立以後(1949年起)。1979年10月,中國珠算協會成立,各省、市、自治區珠算協會也相繼成立。各級珠算組織開展珠算技術等級鑑定,舉行各類珠算技術比賽,進行珠算學術研究,加強國際珠算交流,推動了珠算事業的發展。新中國成立初期,一些數學史專家、珠算家、教育工作者繼續從事珠算算理算法、教學和珠算史研究,其中貢獻較為突出的有小學珠算教育家俞子夷、珠算史專家李儼、錢寶琮、嚴敦傑先生等。 [11] 

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世界珠算日

2.jpg
2.jpg(5張)
珠算,是中國勤勞智慧的祖先的原創,也是惠及世界的偉大發明。自明代以來,算盤作為商人經商的必備計算工具,被遠赴海外經商的商人帶到了朝鮮、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從而開啓了中國珠算的海外傳播之路,已經有近100個國家和地區在學習珠算和珠心算。 [6] 
7.jpg
7.jpg(4張)
世界珠算心算聯合會於2002年10月28日,在中國北京正式成立。有來自加拿大、印度尼西亞、印度、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美國、澳大利亞、中國等17個國家和地區珠算心算組織的代表共450 多人蔘加了成立大會。 [6] 
2003年12月16日,世界珠算心算聯合會在香港召開研討會時,與會各國代表們根據“8”的中國讀音,與打算盤時發出的“劈哩啪啦”的聲音非常相似,而“8”寫出來的形象又與兩顆算珠疊加在一起的形象非常相似,共同議定將每年8月8日定為“世界珠算日”,這一提議後來經常務理事會議討論通過。中國珠算以其實用性、科學性和文化性等特徵,已經成為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6] 
10.jpg
10.jpg(3張)
201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國珠算”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框梁檔珠,上下靈動,是它盛行千年而不衰的根本之源;五升十進,進退有道,是它鑄就世界計算史上一段傳奇的生命之力——“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世界上更多國家的人民認識中國珠算、瞭解中國珠算、學習中國珠算,而且在瞭解和學習珠算的過程中,不僅有助於國際社會對中國珠算傳統文化的認可,更有助於提高國際社會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關注和認識。 [6] 

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參觀信息

  • 地址
南通中國珠算博物館位於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濠北路58號。 [4] 
  • 開放時間
9:00~17:00(16:30停止入館)。
  • 門票價格
免費
  • 館內指引
一樓線路圖 一樓線路圖
二樓線路圖 二樓線路圖
[4] 
  • 交通線路
公交:可乘坐南通環濠河旅遊觀光公交專線(環線)、濠河水上觀光巴士專線(環線)、公交77路、公交33路、公交15路至中國珠算博物館站點。 [4] 
自駕:車輛可導航停放至濠河遊客中心停車場(珠算博物館馬路對面)。 [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