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西民變

鎖定
江西民變,或稱南贛盜亂,是指1510年(明朝正德五年)前後,江西各地爆發的叛亂。
當時匪患橫行的地區不僅僅在江西省內,還波及福建、廣東等省。起事山民依靠山地據洞築寨,自建軍隊,方圓近千里。王陽明採取多種手段,排查出官府內的奸細,使用計策掌握叛匪情報,逐個擊破這些自立山頭的匪幫。王陽明念及戰爭殘酷,在收復一些營寨後奏請朝廷招安叛匪。到正德十三年底,南贛盜亂基本平定,解決了大明王朝數十年的心腹之患。
中文名
江西民變
外文名
Jiangxi Civil Rebellion
別    名
南贛盜亂
發生地點
江西省
主要人物
王守仁

江西民變事件背景

江西省南部地區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民生困苦,原本的自然環境就不適宜發展農業生產,且又遭受不少貪官惡吏的掠奪剝削,民生愈發困苦。明代中期以來,這裏匪患叢生,結營紮寨,給當地百姓和官府造成不小的麻煩。之前的歷任官吏均束手無策。
按照自然地理,江西應該分為三個地域來看待:南部、中部和北部。南部山區是湘贛閩粵交界地區,“盜亂頻繁”;中部和北部地區,因為唐宋以來的南方開發、地處鄱陽湖和贛江流域,糧食產量高、文化上相對有優勢。
“盜亂”一般容易發生在山區和幾省交界處。宋至元之間,因為“私鹽”的問題,有不少“鹽賊”;在朝代鼎革之際,也有不少“盜寇”、“流寇”。江西“盜賊”的特殊性在於,湖南、福建、廣東的“盜賊”來回流竄過境,形成大勢,還有不受控制的少數民族“峒”、“畲”、“猺”參與其中。
明中期之後,裏甲制崩潰,大批流民進入贛南山區。“流民”當中,既有本地逃避賦税徭役的,也有本省內其他地方的,同時有來自外省(主要是福建、廣東)的客民。一部分客民變成新的“流寇”,也有被客民排擠走的當地人淪為“流寇”。 [1] 

江西民變事件經過

江西民變中有撫州王鈺五叛亂,饒州汪澄二叛亂,瑞州羅光權叛亂,贛州何積欽叛亂,靖安縣胡雷二叛亂。他們在山谷間據險立寨,遙相呼應,聲勢甚盛。1511年(明武宗正德六年)二月,明廷派右都御史陳金總制軍務,調動中國南方數省軍隊前往鎮壓。叛亂軍轉入低潮。但到1517年(明武宗正德十二年),在江西南部與福建、廣東交界的山區,叛亂軍又趨活躍。明廷派遣右僉都御史王守仁為南贛巡撫,提督軍務,前去圍剿。1518年(正德十三年),叛亂被鎮壓。
正德十一年(1516年),兵部尚書王瓊舉薦王守仁為都察院左僉都御史, [2]  巡撫南贛。當時,江西南部以及江西福建廣東交界的山區爆發民變。謝志山橫水、左溪、桶岡,池仲容據浰頭,皆稱王,與大庾陳曰能、樂昌高快馬、郴州龔福全等進攻府縣。而福建大帽山詹師富等又發生暴亂。前任巡撫文森託病離任。山民依靠山地據洞築寨,自建軍隊,方圓近千里。 [3] 

江西民變事件結果

正德十三年(1518年)正月,王守仁平定池仲容(池大鬢)部,奏請設立和平縣,並興修縣學。三月,守仁抵達江西蒞任。他迅速調集三省兵力,鎮壓了信豐等地的民變。七月,王守仁念戰爭破壞巨大,上奏請求朝廷允准招安。明廷遂賜以節度地方軍政,準其便宜行事。十月,王守仁率兵攻破實力最強的江西崇義縣左溪藍天鳳、謝志山軍寨,並會師於左溪。王守仁並親自前往勸降。十一月,王守仁遣使招安,並攻破藍天鳳部。

江西民變社會評價

谷應泰曰:正德濁亂,羣盜蜂起,而江西之盜有五:大帽山者號贛賊,仙女寨、雞公嶺者號華林賊,瑪瑙寨、越王嶺者號靖安賊,王浩八為桃源賊,樂庚二、陳邦四為東鄉賊。自江西副使周憲戰死華林,總督陶琰再撫浩八,而二賊稱最劇矣。至巡撫周南平贛賊,知府李承勳平華林、靖安,參政胡世寧、吳廷舉平桃源、東鄉,當是時,陳金、俞諫實節鉞,承勳、廷舉功最出奇,經營九載,至正德十一年而南贛賊黨略平。皇靈未暢,苞櫱旋萌,於是江西之賊復有四:藍天鳳等為左溪賊,謝志山等為橫水賊,鍾景等為桶岡賊,池大鬢等為氵利頭賊。新建以廷推舊望,簡荷新銜,規畫山川,廣行間諜,親破賊巢者八十餘,增設縣治者二,特設南贛提督軍門者一。自正德十二年受命,至十三年而江西賊悉平矣。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