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豐古城

鎖定
南豐古城,位於南豐縣琴城鎮老城區,佔地面積約3平方公里,是江西省古建築保存最完整、古城肌理最清晰的明清古城之一,城內集中瞭望仙橋、攀桂坊、盱江西路、盱江東路等4處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1] 
古城擁有1630餘米的明清古城牆、161處文物保護單位、200餘棟明清古建築,保存了自唐代以來各朝各代的歷史文化信息,有唐代的寺廟、宋代的壕溝、元代的裏坊、明代的城牆、清代的民宅、民國的商鋪,承載了贛閩文化的交流與碰撞,具有兩地文化的特徵,表現鮮明。 [6] 
2018年,南豐縣被評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1] 
中文名
南豐古城
地理位置
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景點級別
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佔地面積
約 3 km²

南豐古城發展歷史

南豐建縣於三國吳太平二年(257年),距今已1762年。 [4] 
明萬曆十四年刊《南豐縣志·城池》開篇雲:“唐開元邑令遊茂洪始遷縣治,無城”。清同治《南豐縣志》雲:“唐開元前縣治在今廣昌土屯耆,一雲在白舍。有土城高六七尺、週一裏似較可據。‘舊志謂無城元志又載郭內五門,東曰朝天,西曰迎盱,南二門曰寧都、曰建寧,北曰輯仙。則非無城也其先有城而後廢者’”。這段敍述在民國《南豐縣志》亦有記載。
據明、清、民國縣誌記載,明正德六年(1511),閩粵流寇犯縣,大肆掠奪,百姓深受其害。為此,正德七年知縣莫止築土城891丈以御。然而土城難禦寇賊,正德九年流寇又至。當時兵備副使胡世寧巡視後,考慮築土城非長久之計,指令本府推官趙漢督建,在原址基礎上重新修築城池。城池高1.8丈,厚1丈,城基寬1.5丈。又修築城樓4座,並在城樓下砌甕門。東曰聚和,西曰崇秀,南曰通濟,北曰慶城。東門甕高1.3丈,寬1丈。西北甕高比東門少1尺多,寬少1.2尺。其中為了方便百姓打柴汲水還建有兩竇。一為上水關,在南門之上。一曰下水關,在南門之下。凡四門八竇。後來郡守韓轍巡視城池,認為西北城外地勢內低外高,不利防守,乃增高8尺,仍舊在城牆上立窩鋪44所,用於置放兵器和充作士兵臨時休息之處。又認為馬退石地勢甚高,俯瞰城內,不可置之城外。復改拓城於馬退石上,長180丈,基厚1.5丈,高1.8丈,寬1丈。自此,東門至南門270丈,南門至西門350丈,西門至北門290丈,北門至東門250丈。每門之墩各高2丈。城上窩鋪增至50餘所。
嘉靖元年(1522),本縣紳士認為學宮靠近盱水常有水患,老城不宜保障。於是縣令曹宏把南門改築在學宮前面,並改名為“文明門”。嘉靖三十六年冬(1557),流寇突至,恰逢臨川令以御史身份檢查完地方準備回去,於是向上面懇請留下,和縣令聶鳳儀一起指揮抗寇。經過七晝夜的戰鬥,禦寇於城外。流寇退去後,分巡僉事尤公烈視察了城池後,批准了百姓增高城牆的要求。增高舊城4尺,東北門各增月城1座,西門增羽城敵樓各1座,東至北、北至西各置敵台1座,西至南置窩鋪4所。整個城牆上有窩鋪69間,垛子2218個。又於東北城外開挖寬7尺的壕溝作為護城河。嘉靖三十七年(1558)大雨毀城,萬曆十四年(1586)再毀,城池自東至北,北至西各倒30丈,但都及時得到了修復。清康熙十四年(1675),閩寇侵犯,城池傾倒。康熙二十二年(1682)縣令鄧佚捐獻自己的俸祿修補城池。後來城池屢次損壞,屢次修補,未曾中斷。光緒年間,洪水又毀城池,邑紳曾道唯等集資修繕四門六竇,城池周長1330.8丈。此後無記載。 [3] 

南豐古城建築格局

南豐古城保留山水環境、城門城牆、古街古巷、古井古橋、寺院祠堂、書院民居,完整展現了古代城池的格局。 [1] 
南豐古城擁有1630餘米的明清古城牆、161處文物保護單位、200餘棟明清古建築,保存了自唐代以來各朝各代的歷史文化信息,有唐代的寺廟、宋代的壕溝、元代的裏坊、明代的城牆、清代的民宅、民國的商鋪, [2]  並有漢魏非物質文化流傳,記錄和見證了城市千年的歷史變遷——“漢儺唐寺宋渠元坊明牆清居民鋪”兩千年曆史不斷,承載了贛閩文化的交流與碰撞,具有兩地文化的特徵。是江西省清晰保存古縣治格局的城市。 [1] 
在古城牆的牆磚之上,還能看到眾多的銘刻文字,“嘉慶十七年南豐城磚”“光緒二年城磚”“光緒十九年城磚”“陳國萬城磚”“南豐縣城磚彭癸生”“南豐縣正堂狄”等不一而足。這些城磚尺度約長33釐米、寬17釐米或長25釐米、寬13釐米不等,忠實地記錄着各個年代的修城記錄。

南豐古城主要景點

南豐古城城中古巷

老城裏的老巷極多,老縣誌裏僅冠名的就有43個,其中有魁星巷、三魁巷、府官巷、三忠祠巷等。
關於三魁巷,《同治南豐縣志·疆裏篇》有記載:“明張照、張鳳拱、鳳圖父子三魁居此,故名。”就是説在明朝年間,有張氏父子在此巷居住過。縣誌也記載張照、張鳳拱、鳳圖父子均為南豐邑中文人。
府官巷(老縣誌上均為“府館巷”),是因為清道光年間進士張希京在廣東韶州、英德等地任縣令期間,在家鄉修建了“大夫第”“太守第”“分轉第”而冠名。

南豐古城秋雨名家

“秋雨名家”是老城西邊一棟古宅,南豐曾氏遺留下來的住宅。當初,曾鞏的祖父曾致堯被宋太宗宴見,太宗神情悠閒,談及自己國庫充盈,很是高興。而彼時南方正鬧旱災,曾致堯當即回奏:“未及江南一夜秋雨之為富也。”意思是説:國庫再充盈也比不上江南下一場秋雨給老百姓帶來的富足。皇上非常感動。從此南豐曾氏就有“秋雨名家”的稱號。南豐曾氏後裔為彰顯、銘記祖上愛國為民的德行,以此作為曾宅的名稱,並銘之於門額,傳於後世。

南豐古城大夫第

府官巷裏“大夫第”“太守第”“分轉第”建於清道光年間,建築宏偉,結構精緻。“大夫第”建築面積約1500平方米,設有二銘軒、古戲台、藏春閣、私塾學校、花園。200多年前,主人張希京在花園親手種下一棵玉桂,每到深秋時節,一簇簇金黃色的桂花在繁枝綠葉中綻放,香氣瀰漫在整個巷子裏,經久不散。

南豐古城九畹山莊

清末民初著名畫家湯夑故居“九畹山莊”為明代建築,三廂進,佔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老屋正前面有庭院照壁,右側有學堂。照壁、房梁、門樓、柱石等處有雕刻。 [5] 

南豐古城文化活動

崇禎九年(1636年),51歲的徐霞客開始了他一生中最後一次“萬里遐徵”。在遊記裏,徐霞客對南豐西城門的行文頗細:“又十里至南豐,入城東門。三里,出西門……西門外瀕溪岸,則石突溪崖,鑿道其間,架佛閣於上。瀕江帶城,甚可眺望,以行急不及登。”
南豐曾氏代代相傳着一則先祖往事:有一年南方大旱,北宋禮部郎中曾致堯心念百姓疾苦,向太宗奏稱:“一夜秋風雨,萬地遍黃金。聖上之財,未及江南一夜秋雨之為富也。”太宗後賜“秋雨名家”之號。曾致堯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的祖父,後裔為彰顯、銘記祖上為民的德行,以此作為曾宅的名稱銘之門額傳世。
康熙乙巳年(1665年),九江星子“髻山學派”核心人物宋之盛、贛州寧都“易堂學派”領軍人物魏禧、撫州南豐“程山學派”創始人謝文洊齊聚南豐城西的程山學院,共話文事。由此,以謝文洊的理學、魏禧的經術文章、宋之盛的氣節共同構成的清初“江西三山學派”正式成型,江右理學強勢崛起。
近現代中國第一部憲法史《中華民國憲法史》編著者吳宗慈,在1940年12月至1949年2月主持《江西通志》纂修的近10年間,克服時局變遷的諸多困難,編成多種地方誌專稿。為避免稿件散失,他將資料運到南豐保存。新中國建立後,將全部檔案、圖籍、資料和志稿交給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收藏。期間,《江西通志》館的招牌一度掛在古城牆邊上的一幢普通民居門口。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