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海海區綜合調查研究報告

(1985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南海海區綜合調查研究報告》是1985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中文名
南海海區綜合調查研究報告
作    者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2] 
出版時間
1985年9月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書    號
130313055 [1] 

南海海區綜合調查研究報告內容簡介

本報告系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對南海東北部海區綜合調查研究的總結,內容包括該海區的海底地形、地球物理、水文氣象、海水化學、海洋沉積、海洋污染、海水光學及海洋生物等多學科的調查研究結果,闡述了該海區各種自然現象及其運動規律,可作為制定本區近期、中期和遠期經濟發展規劃的依據。
本報告資料豐富、涉及學科全面,可供港工建設、航運交通、水產漁業、水文氣象、石油和地質等部門技術人員參考,亦可供有關學科的科研人員及大專院校師生閲讀。

南海海區綜合調查研究報告圖書目錄

前言
目錄
第一部分 總論
Ⅰ.調查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Ⅱ.調查簡況
一、調查海區的布站
二、調查船的主要性能
三、調查項目和方法
Ⅲ.調查海區環境主要特徵
第二部分 調查海區的海洋學問題
Ⅰ.調查海區的海底地形
一、調查海區地質地理特點
二、海底地形地貌
(一)大陸架與島架
(二)大陸坡與島坡
(三)深海盆地
(四)海槽
三、海底地形的形成與發育
Ⅱ.調查海區重力磁力場特徵及其地質解釋
一、鄰區地質、地球物理概況
(一)地質概況
(二)地球物理概況
二、重磁異常的分區描述
(一)磁異常的分區描述
(二)重力異常的分區描述
三、調查海區斷裂構造和基底特徵
(一)斷裂構造特徵
(二)基底構造區劃
Ⅲ.調查海區的沉積學特徵
一、碎屑沉積
(一)沉積物的粒度類型與分佈
(二)粗粒沉積物的粒度參數特徵
(三)陸源碎屑成因類型的探討
二、生物沉積
(一)動物類羣的特徵及分佈
(二)動物類羣的生物相
(三)動物類羣的分佈與環境的關係
(四)殘留生物沉積
三、礦物和地球化學沉積
(一)礦物特徵
(二)地球化學特徵
四、沉積類型及分佈
(一)沉積類型的特徵
(二)沉積類型的空間分佈
五、沉積規律的探討
(一)沉積環境和沉積演化模式
(二)沉積物與水動力的關係
(三)有用元素及礦物的沉積作用問題
Ⅳ.調查海區的水文氣象
一、調查海區的氣象特徵
(一)調查海區氣壓場、風場、温度場、濕度場及水氣温差場特徵
(二)影響調查海區的主要天氣系統及某些天氣過程
(三)調查海區調查期間氣象要素變化
二、調查海區温、鹽度分佈及其季節變化
(一)温度的空間分佈
(二)温度的季節變化
(三)鹽度的空間分佈
(四)鹽度的季節變化
三、調查海區的水團劃分及其季節變化
(一)聚類方法劃分水團的原理
(二)水團消長變化分析
四、調查海區的環流結構
(一)沿岸流
(二)南海暖流
(三)黑潮南海分支
(四)東沙羣島西南海域的氣旋型渦旋
(五)夏季上升流現象
五、調查海區的波況及波譜分析
(一)波況分析
(二)波譜分析
Ⅴ.調查海區海水光學特性的分佈和變化
(一)海水對光的衰減和散射
(二)光學衰減係數水平分佈的一般特徵
(三)光學衰減係數垂直分佈的一般特徵
Ⅵ.調查海區的海水化學
(一)海水中的氧
(二)海水中的二氧化碳
(三)活性磷、硅酸鹽的分佈
Ⅶ.調查海區水質、底質的污染現狀及評價
(一)污染物質來源
(二)水質和底質污染物質含量分佈特徵
(三)污染現狀評價與對策
Ⅷ.調查海區的海洋生物
一、初級生產力
(一)葉綠素a的分佈
(二)初級生產力的估算
(三)葉綠素a與浮游植物個體總數的關係
(四)葉綠素a分佈與環境因素的關係
(五)葉綠素b,c的測定結果
二、浮游植物
(一)浮游植物的種類組成
(二)浮游植物個體總數量的平面分佈
(三)浮游植物個體總數量的垂直分佈
(四)浮游植物個體總數量的季節變化
三、浮游動物
(一)浮游動物總生物量
(二)浮游動物的主要類羣
(三)浮游動物的數量分佈和變化
(四)浮游動物的羣落結構
(五)浮游動物與環境條件的關係
四、魚類
(一)調查海區浮性魚卵和仔稚魚的研究
(二)深海魚類
五、底棲生物
(一)中型底棲生物
(二)大型底棲生物
(三)底棲生物與環境
(四)討論
結語
ABSTRACT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