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洋假脈蕨

鎖定
南洋假脈蕨(Crepidomanes bipunctatum (Poir.) Copel.),植株高4-8釐米。根狀莖細長,鐵絲狀,粗約1毫米,分枝,橫走,密被黑褐色的短毛。
中文名
南洋假脈蕨
拉丁學名
Crepidomanes bipunctatum (Poir.) Copel. [2]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木賊綱
膜蕨目
膜蕨科
假脈蕨屬
南洋假脈蕨
分佈區域
台灣、雲南及廣東等地。

南洋假脈蕨形態特徵

南洋假脈蕨線稿圖 南洋假脈蕨線稿圖
植株高4-8釐米。根狀莖細長,鐵絲狀,粗約1毫米,分枝,橫走,密被黑褐色的短毛。葉遠生,相距約1釐米;葉柄長1-2釐米或稍長,粗0.6-0.8毫米,上部暗綠色,下部黑褐色,中部以上或全部有狹翅,翅的邊緣有褐色的睫毛;葉片長圓形至闊卵形,長3-7釐米,寬1.5-3釐米,2-3回深羽裂;羽片4-6對,互生,無柄,斜向上,卵形至長圓形,長1-1.5釐米,寬0.5-1釐米,密接;小羽片3-4對,互生,無柄,斜向上,倒卵形至闊楔形,先端近截形,基部斜楔形,密接;末回裂片狹線形,長2-4毫米,寬0.6-0.8毫米,極斜向上,密接,鈍頭,全緣。葉脈叉狀分枝,粗壯,兩面略隆起,暗灰綠色,無毛,沿葉緣有1條連續不斷的假脈,這假脈與葉緣之間有2行細胞相隔,葉片其他部分則稀有斷續的假脈。葉為薄膜質,半透明,幹後暗綠色,無毛。葉軸及羽軸暗灰綠色,稍曲折,全部有翅,無毛。孢子囊羣生在葉片片上部,頂生於基部向軸的短裂片或小羽片上,每個羽片上有1-4個;囊苞狹橢圓形,長約2毫米,寬0.8-1毫米,兩側有闊翅,口部深裂為明顯的兩唇瓣,唇瓣三角形,長與寬相等,尖頭或鈍頭,其基部稍寬於囊苞的管,囊羣託突出,長2-3毫米,黑褐色。 [1]  [3] 

南洋假脈蕨生長環境

生長在陰濕的岩石上。 [1]  海拔100-500m。 [4] 

南洋假脈蕨分佈範圍

產於台灣、廣東七娘山(張壽洲等011075)、梧桐山(深圳隊1849) [4]  、海南島(五指山)及雲南。除我國南部外,從非洲東部的馬達加斯加島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包括印度、馬來半島、印度支那、婆羅洲、熱帶澳洲、新西蘭等地均有分佈,向北達於日本。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