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江縣文化館

鎖定
南江縣文化館始建於1951年,是一個財政全額撥的綜合性羣眾文化事業單位,位於南江鎮朝陽新區三古文化街。建館60年來,在縣委、政府的熱忱關懷下,在省、市宣傳、文化主管部門的堅強領導下,始終堅持“雙百”方針和“二為”方向,認真開展各類羣眾文化活動,分層次地推進羣眾文化工作,並不斷深化內部改革、創新工作機制,為羣眾提供更優質、高品位的文化活動,為繁榮南江縣羣眾文化事業發揮了積極作用。
中文名
南江縣文化館
創    建
1951年
級    別
國家一級文化館
職    工
18人

南江縣文化館簡介

南江縣文化館 [1]  創建於1951年,是政府設立的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是面向社會公眾,開展羣眾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也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2011年11月被文化部評為國家一級文化館。

南江縣文化館總體構成

一室三中心
南江縣文化館地處南江鎮朝陽新區三古文化街,擁有館舍面積2600平方米。館內設有一室三中心的辦公機構。分別為綜合辦公室、羣文活動中心、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音樂舞蹈書法繪畫培訓中心。
供職人員
現有職工18人,其中中級職稱8人,初級職稱10人。大專以上學歷佔職工總數的82%,45歲以下中青年佔職工總數的77%。

南江縣文化館成就

非物質文化保護及申請項目
南江縣文化館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與保護,經過層層申報,《説春》等三個項目已榮獲省級,《爨壇戲》等六個項目已榮獲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在普查認定的基礎上,經縣政府決定,對我縣四個重點“非遺”項目設立了專門的傳習所,分別是《巴山背二歌》傳習所、《爨壇戲傳習所》、《南江民歌》傳習所、《龍獅舞》傳習所等。
藝術及其對教育的貢獻
南江縣文化館堅持常年開展音樂舞蹈書法繪畫培訓,為助推南江文化事業繁榮,提升南江文化品位,促進南江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據統計,僅2012年,文化館“藝耘畫室”培訓學員達290人,65人在美術專業高考中61人上本科線;“愛樂時空音樂藝術中心”培訓學員198人,30人在音樂專業高考中22人上本科線;“彤紅藝術中心”培訓學員達280人次。

南江縣文化館重大事件

災後重建項目
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在中央、省、市文化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縣委、政府決策將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巴山游擊隊紀念館等“四館”整合作為災後重建的重要項目建設在南江鎮朝陽新區,2010年9月竣工投入使用。
擴建
縣文化館擁有使用面積2600平方米的新館,其中:辦公室、檔案室、會議室用房800平方米,羣文中心排練廳、書畫攝影展覽中心、化裝室、多功能演藝廳等814平方米,培訓中心的愛樂時空、彤紅藝術、藝耘畫室培訓用房350平方米,非遺中心的展陳室70平方米,電子閲覽室104平方米,一、二樓畫廊面積410平方米左右。另設有開展羣眾文化活動的古戲樓和麪積1000餘平方米的廣場。
社會意義
館內文化氛圍濃厚,環境優美,設施設備齊全,是較理想的工作環境以及人民羣眾開展和享受文化娛樂活動的好地方。 館內設有綜合辦公室、輔導培訓中心、羣文中心、非遺中心等4個內設機構,開展了對外免費開放、文學藝術輔導培訓、鄉鎮文化站業務指導等公共文化服務項目,舉辦了賽事、講座、演出、展覽、文化交流、“非遺”保護等文化活動。

南江縣文化館所獲榮譽

2021年11月,被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納入第五次全國文化館評估定級擬命名一級文化館名單並予以公示。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