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正村

(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趙州鎮下轄村)

鎖定
趙縣南正村,別稱南鄭村、鳳凰村。河北省美麗鄉村。村境內平川沃野,暖温帶亞濕潤氣候,雨量充沛,灌溉便利,耕地面積1500餘畝,盛產小麥、玉米等。年糧食總產15萬公斤以上。
中文名
南正村
外文名
Nanzheng Village
別    名
南鄭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河北省趙縣
地理位置
中國華北
面    積
2.3 km²
政府駐地
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趙州鎮南正村正中路
電話區號
0311
郵政編碼
051530
氣候條件
暖温帶亞濕潤氣候
人口數量
1300 人
著名景點
春燕生態酒店
濟美橋遺址
南正村廣場
機    場
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
火車站
石家莊站
車牌代碼
冀A
方    言
冀魯官話-石濟片-趙深小片-趙縣話

南正村主要領導

黨支部書記:趙國成。村委會主任:王秀華。

南正村經濟發展

近年來,南正村經濟發展迅速,2015年成為石家莊市“美麗鄉村”。
南正村村民中心 南正村村民中心
交通便利。京深高速公路距該村約11.5公里;青銀高速公路距該村約5.5公里;308國道距該村僅2.4公里;033省道距該村僅2.3公里;西林街距該村僅960米;鳳翔街、國洨街穿境而過。村境處處通路,居民區街道硬化。
通訊發達。通訊設施完善,微波通訊數字程控電話、無線移動電話、國際國內傳真、國際互聯網已全面普及,隨時可與世界各地聯通。
電力充沛。現擁有50kV配電變壓器10多台。

南正村歷史文化

濟美橋 濟美橋
南正村,建於明永樂前,歷史悠久、文化底藴深厚。
據分析,該地在史前為河成湖。之後,湖水乾涸,形成湖地平原,草木繁生。該村老人介紹,在20世紀中葉的一次掘墓,意外出土有大量的貝類軀殼;之後,在一次打井時,又在地下深處挖到一隻樹樁。
明永樂前,有人至於該地,見一隅風光秀麗、草木蒼翠之地,河流環繞,洨水於此西南方,流域水草豐美、魚蝦成羣,灌溉生息皆可仰於此河,遂於此安居置田。此之乃立村之始。據傳,當時因此地有一墓冢,碑曰南鄭將軍之墓,遂名此為南鄭村。屬趙州平棘。
明永樂間,山西趙貴奉敕遷户於趙州城西五里南鄭(正)村,是為南正村趙氏之始。其塋村東北(學校後數十米),截至六十年代, 塋地中有石桌石凳無數,其中有一石桌,長曰一米,寬約八十釐米, 高約一米,四稜雕刻桌腿,其形彎曲柔美,枱面有記,載始祖由來及 後世七代,其文被文化館在學校西南位井台抄錄,後埋於東大街正北路東南位,據傳後佚,部分文字見於《趙縣地名志》。貴有二子,一 曰鸞(丹、龍),為前街趙氏世祖,一曰鳳,為后街趙氏世祖。自此, 貴之後修身齊家,業興丁旺,後由“爛銀子趙家”之名顯揚鄉里。後 有良田兩處,與野草灣各置千頃,號稱“千頃牌對掛兩面”。衍幾世, 分“前門”“後門”二支。二支源來久矣,始祖莫考。“前門”中,有遺腹兒百川,其父為小李莊西南洨左新塋之 始,由先塋出。新塋有五世,末世只真妮箱葬一冢。六十年代,洨水 東移,全塋北遷,此後各房分散扎新。百川傳五子,後稱“老五股”。
2019年12月,南正村趙氏前門支系設立族譜並進行行輩世次排序,議定四十字,由九世孫始。九世孫長孫磊剛,十世孫長孫依恆。後附四十字。九至十三世 磊恆煊盛第十四至十八世 謀業仁道談十九至二十三世 祖堂尚容定二十四至二十八世 恭睿煥睦年二十九至三十三世 敦修懋礎垂三十四至三十八世 恩布桑安熳三十九至四十三世 恪遵丁章次四十四至四十八世 饒粲後昌綿
村名演變過程中,漸為南正村,沿用至今。
南正村歷史悠久,古蹟眾多,擁有文物多處。村西南的濟美橋(1956年,被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尤為重要,1963年洪水過縣,橋上仍能渡人。1967年修繕洨河時被拆除。另外,學校北側有南正村趙氏先塋,村東部有古河道,境內存古道溝。
據本村老人回憶,本村60年代前,有多處廟宇,其中龍天廟(村南)、三觀廟(村內)、老母堂(村東)面積較大,文革初期,掃四舊時拆除。現今仍有路神廟在村南。據傳説,南正村村東有個鳳凰台,上有8畝好地,鳳凰台的東頭是個尖角,好似鳳凰頭,本村的前街向南伸出,好似鳳凰的右翅膀,后街向北伸出,好似鳳凰的左翅膀,村西口向西伸出一段,好似鳳尾,整個形狀像鳳凰展翅飛向東方。

南正村黨史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本村村民組織起來做軍鞋、抬擔架,抗擊侵略者和反動派,為石家莊的解放做出了貢獻。據本村老人回憶:約在1941、1942年,日本侵略者到南正村進行掃蕩,誤以為村西南的濟美橋橋欄杆頂上圓頭石是埋伏的抗日誌士,用機槍將其掃射,毀壞了濟美橋的完整,這是日本侵略者罪行的印記。趙光印,本村村民,退伍軍人。1942年,日本鬼子侵佔了距南正村半里地外的大李家莊村,夜晚聚集在一個院內烤火。趙光印摸清敵情後,挑選本村20多名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傍晚時分,每人手持一把大刀,趁着敵人圍坐一起搭柴烤火時,翻越牆頭,殺入敵營,砍殺日寇。當時火光熊熊,敵人搞不清發生了什麼事情,驚慌失措,大呼大叫,亂成一團。據説此次日寇死傷百餘人,大漲了這一方村民的士氣。趙光印回村後,大家稱為虎膽大英雄,事蹟流傳至今。王明喜,革命烈士,本村村民,1906年生人。1946年參加革命,解放軍六縱隊四十六團七連副排長,於1948年5月在山西省盂縣東瑙村戰役中犧牲,現葬於盂縣小桃園村。趙秀貴,本村村民。1946年參加革命。在攻打榆次戰役中,曾任機槍班班長。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先後4次立功,並獲得4枚軍功章。村建設史 解放前的中共黨員:趙玉科、谷金貴、趙秀茂、劉春來、趙連順

南正村歷任書記

第一任:趙秀茂,1946年任村長書記 第二任:劉春來,1948年任村長書記第三任:趙慶元,1959-1964年任書記第四任:趙根茂:1964-1967年任書記第五任:趙書珍,1967-1971年任書記第六任:趙素英(女)1971-1975年任書記第七任:趙慶根,1975-1983年任書記第八任:霍寶江,1983-1988年任書記第九任:趙良新,1988-1990年任書記第十任:霍春獻,1990年任書記第十一任:羅聚成,1990-1992年任書記第十二任:趙國成,1992-1994年任書記第十三任:王瑞亮,1994-1996年任書記第十四任:霍保江,1996-2001年任書記第十五任:趙國成,2001年至今任書記
本村黨支部帶領村民經歷了減租減息、土地改革、互助組、人民公社階段。1982年農業生產責任制得到進一步完善。1983年實現了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1958年全國民兵大練武運動中,全村共動員男女基幹民兵(18歲-25歲)120名,在民兵連長趙根茂和教練員趙秀飛的帶領下,經過半年操練,在全國基幹民兵大比武打靶比賽中,打出了好成績,被評為河北省模範紅旗連。為此,民兵連長趙根茂到北京參加大會,親自受到毛主席接見,並授予本人一支半自動步槍,帶回家鄉。後來將步槍交到縣武裝部保存。(縣武裝部有備案)1975、1976年,來到此村的上山下鄉知識青年約20名,與本村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1979年分別返城。1976年前,村大隊依靠牲畜和小型機械耕作,糧食產量低,人均年口糧360斤。之後,村大隊利用本村河槽內分包剩下來的百畝河灘地,建起大隊小農場,四個生產隊每隊派出四個人,共16人進行耕作,農業收入歸大隊所有,利用積累資金,購置兩台大型拖拉機(鐵牛55和豐收37),農田作業基本實現了機械化,從此糧食產量成倍增長,每年向國家貢獻統銷糧80多萬斤,羣眾口糧指標也大大增加。1978年縣委召開全縣三級幹部大會,南正村大隊被評為夏糧產量過長江大隊,獲得錦旗一面。為解決吃水難問題,村大隊利用小農場積累資金,打吃水井一眼,購置高壓抽水泵一台,鋪設了塑料輸水管道,供全村羣眾吃水。接通了兩路電(525路和526路),解決了夜間照明和農業用電問題,大大便利了村民和農業生產。

南正村教育衞生娛樂

1958年,聘請民辦教師趙存懷開辦夜校,為30名村民上課掃盲。六十年代,本村建一小學,僅一個班,約20名學生,之後增加初小,名為南正村小學。1992年南正村小學遷至村東北院內,2007年學校停辦,本村學生到趙州鎮學校就讀。原校址改為老年福利院、村圖書館。王祥順、趙亂省、王寶彥、趙慶根、霍保江、王平順、趙藏懷、趙慶江曾在校任教。七十年代前,逢年過節,村民將提前製作的燈籠和採集的謎語,懸掛於村中心街道,全村村民攜兒帶孫聚於街中,進行猜謎遊樂,喜氣洋洋。目前,每天皓月初上,本村30人左右的廣場舞隊,伴着音樂,舞於村中心街間。1960年,原本村夜校教師趙存懷任村醫生,以中醫治療為主。屬赤腳醫生。1977年,本村村民趙玲華,醫校畢業後,任該村醫生至今。同時本村村民趙志謙,任村醫生。為了既節約土地,又解決村民住房問題,1976年,村支部在縣包村幹部(縣委副書記郭振勇,縣宣傳部部長範考毅)的指導下,開始了新的街道房屋十年規劃,制定了“棋盤大街”方案。南北兩條大街每條長96丈,東西方向十三條路每條長88丈。每户給宅基地四丈,按大隊規劃線拆舊房蓋新房。實施建設規劃初期,村大隊組建建築班子,為村民建設住宅,每家出資約17元,每户4間房。統一標準,房屋牆裏面為土坯,外牆為磚瓦結構。經過8年努力,到83年時,本村新規劃街道基本成型。1984年進行再規劃,現存規劃圖紙。之後,村住宅建設按村規劃逐步實施。八十年代初期,村民趙雲起、趙雲雪、趙亂叫最早組建個體聯合建築隊,為本村村民建設住宅,同時外出攬活。
2010年,新建村委會辦公室,佔地544平米,樓房共兩層。同時建有會議室、醫務室等。2012年,徵用土地77畝,由興海紡織集團建設春燕生態飯店。 2013年,街面道路硬化5條,4413平方米。修建水塔一座。投資30萬元,建設佔地5.7畝村公益性公墓和骨灰堂。投入資金40餘萬元,打520米深井一眼。鋪設便道磚1670平方米。安裝路燈38盞。 現居委會院前樹立石碑記述。2014年,河北省開展農村面貌改造提升活動(基層建設年),石家莊市人大常委會機關駐村幫扶,進行了環境、綠化、住宅等整體規劃;清理多年沉積垃圾6000餘立方米;春季環村植樹4780棵;投資40餘萬元綠化街道12400平米;投資8萬元修建村東帶狀公園;投資108萬元鋪設村地下排污管網6480米,從此結束了歷史上農村污水亂流問題,使農村住宅提高了檔次;投資93萬元硬化街道13362米,村街道硬化率達到100%,改變了村民出門“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的狀況;投資50萬元粉刷街道牆壁6萬餘平方米,農村面貌煥然一新;改造廁所378個;安裝自家通往街道下水管道3780米。2016年3月,被省委省政府評為省級美麗鄉村,是全縣第一個獲此殊榮的村莊。全村幹部羣眾決心再接再厲,百尺竿頭再進一步,為全縣美麗鄉村建設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