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朝陵墓

鎖定
南朝陵墓石刻現已發現的主要地點有陵口鎮蕭梁河兩岸、獅子灣、仙塘、前艾廟、金王陳村、爛石壠、三城巷、水經山村等八地十處,這十處陵墓主要是南朝時的齊、梁兩代的帝王、帝后陵墓,其中有齊宣帝蕭承之永安陵、齊景帝蕭道生修安陵、齊武帝蕭賾景安陵、齊明帝蕭鸞興安陵、梁文帝蕭順之建陵、梁武帝蕭衍修陵以及金王陳村、爛石壠、水經山村已經無從考證而失名的陵墓。這些陵墓的前都有神道石刻,石刻的造型十分生動,氣魄雄偉,是中國古代石刻藝術的珍品。
中文名
南朝陵墓
分    佈
南京市和江寧、句容、丹陽等縣
陵墓簡介
宋、齊、梁、陳四個朝代皇帝的陵和王公貴族的墓。分佈在今南京市和江寧、句容、丹陽等縣。主要有宋武帝初寧陵、齊宣帝永安陵、齊高帝泰安陵、齊景帝修安陵、齊武帝景安陵、齊明帝興安陵、梁文帝建陵、梁武帝修陵、梁簡文帝莊陵、陳武帝萬安陵、陳文帝永寧陵以及梁代宗室王侯蕭宏、蕭秀、蕭恢、蕭憺、蕭景、蕭績、蕭正立、蕭暎等的墓葬,另外還有些佚名陵墓。
據記載,南朝陵墓都起墳,前有神道。據地面上殘存的實物判斷,神道的佈局一般是石獸、石柱、石碑各一對,也有石碑兩對的。石獸同石碑相對而立,石柱則背向陵墓。帝陵前的石獸,左側雙角的稱天祿,右側獨角的稱麒麟。王公貴族墓前石獸是獅子,意圖都是
南朝陵墓 南朝陵墓
石獸都以巨石雕鑿,長、高多在3米以上,重約10餘噸,造型昂首挺胸,雄猛而生動,繼承了漢代石雕渾厚凝重的傳統。石柱即墓表,又稱標,承襲了漢代的形制。下為柱礎,刻有雙螭;中為四角微圓的方柱;柱身下段較長,刻弧形凹槽,上段略短,刻束竹紋,前為矩形石板,上刻死者的職銜。石板上下雕有繩紋、交龍紋和力神。柱以覆蓮圓蓋結頂,上面有一小獸。整個石柱比例勻稱,造型秀美,以蕭景墓神道石柱最為典型(見彩圖)。石碑,下為贔屓座,碑首為圓形,額穿一圓孔,頂上雕蟠螭,有的碑側還雕有圖案。這些石刻是南朝文物鼎盛時期的代表作。南朝陵墓以上陵墓未經發掘,墓室形制尚不明瞭。60年代曾在南京西善橋發掘一處南朝大墓,墓室為縱深橢圓形,上覆磚穹窿頂。墓前有磚砌甬道,牆上飾以預製拼裝的獅子圖案。該墓有可能是陳宣帝顯寧陵。
南朝陵墓 南朝陵墓
南朝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