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懷瑾與彼得·聖吉:關於禪、生命和認知的對話

(2022年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南懷瑾與彼得·聖吉:關於禪、生命和認知的對話》是2022年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台灣]南懷瑾 [1] 
中文名
南懷瑾與彼得·聖吉:關於禪、生命和認知的對話
作    者
[中國台灣]南懷瑾
出版時間
2022年1月1日
出版社
東方出版社
頁    數
236 頁
ISBN
9787520712460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南懷瑾與彼得·聖吉:關於禪、生命和認知的對話內容簡介

該書分上下兩編,上編是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與美國管理學學者彼得聖吉的對話錄。兩人談論的話題非常寬泛,涉及東西方文化的異同、生命的起源等問題,南師還相機講解了禪宗修持的基本方法。下編是南師為聖吉等國外友人講解生命科學、認知科學方面的知識。聖吉的提問簡潔明瞭,南師的回答幽默、睿智,深入淺出,易於理解和把握;而這組跨文化的對談,也凸顯了東西文化匯流的趨勢。此外,南師關於銀行、企業的觀點與見解對金融家、企業家也頗有指導意義。

南懷瑾與彼得·聖吉:關於禪、生命和認知的對話圖書目錄

上編 南懷瑾與彼得聖吉
第一章 時間:二〇〇三年十一月十日至十四日
第一講
內容提要:學禪定是什麼目的…截斷眾流…頓然而悟…知覺與感覺…風和氣
第二講
內容提要:安那般那出入息…修出入息是修什麼…呼吸不是息…念頭和氣
第三講
內容提要:六字口訣…安那呼出病氣業氣
第四講
內容提要:止和觀是方便…生理是五陰中色法…色受想行識…知時知量用功…表色形色顯色
第二章 時間:二〇〇四年十一月八日至十日
第一講
內容提要:最早講生命科學的人…宗教追求什麼…生命的生理問題…氣與生命…生命本元之氣…什麼是種子氣
第二講
內容提要:時間用在哪裏最好…聖吉談工作與修行…如何達到止息
第三講
內容提要:生命來源泉與十二因緣…佛法不是宗教是科學…最難懂的無明…四種死亡…三種無常…五種痴…大政治家不搞宗教信仰
第四講
內容提要:説止息…魚不認出水 人不認氣…修行人的呼吸…出氣最重要…大勢至無法擋…南北分歧…如何觀想
第五講
內容提要:中國人的宗教觀…西遊記的含意…原罪和業力
第三章 時間:二〇〇五年十一月十二日至十四日
十二日晚 漫談
內容提要:中國茶…倒爺企業家…誰是企業家…教育問題…信仰問題
十三日晚 漫談
內容提要:顏色聲音影響人…不同文化的困惑…生是生 命是命…時間 空間…人體生命的神奇…科學發展的影響
第一講
內容提要:再説息…長養氣 報身氣 根本氣…風喘 氣息
第二講
內容提要:報身氣用完了如何…病是氣造成的…種子氣是什麼
第三講
內容提要:三種意念--心意識…誰是真正的活佛…胎兒是思想與感覺…十個一切人
第四講
內容提要:什麼是色法…三十種所觸…四種能觸…心念的光 物理的光…色與光不同
下編 談生命科學
為ELIAS講課 時間:二〇〇六年十月三十一日至十一月三日
第一講
內容提要:一本治世的老書…《易經》的五種含義…認識變 領導變…儒釋道如何應變
第二講
內容提要:《易經系傳》上下篇説變…認識自己生命的能源…導引人類進入幻覺的科技…思想感情是什麼…認知醒與夢…知的六部分作用…什麼領導了思想作用
第三講
內容提要:永恆的生命 分段的生死…生命的變化…説記憶 談胎毒…嬰兒的污染
第四講
內容提要:個性思想是遺傳嗎…宗教 哲學 科學…腦的修養問題
第五講
內容提要:動態的人和萬物…生命的能源來自寧靜…打坐學寧靜…生命初次的發音
第六講
內容提要:靜態達到極點的現象…靜的功效…老年人的靜
第七講
內容提要:光的問題…音聲瑜珈…笑與音聲
第八講
內容提要:東西文化溝通的諸子百家…身體瑜珈的武功…武功 氣功 內功 道功 禪功
第九講
內容提要:脩金温鐵路的理念…銀行與貸款…人生的目的…生是生 命是命…生活與生存…四種理論的影響  
第十講  
內容提要:自然變化的規律…反省自己 認識生命…科技帶來的煩惱…墨子及科技…站在墨子與楊子之間的人
第十一講
內容提要:騙中國搶印度的歐洲…科技與精神修養
第十二講
內容提要:意識的獨影…夢和不夢…把握自己的知性…直覺和空靈…香象渡河的氣魄…享受寧靜

南懷瑾與彼得·聖吉:關於禪、生命和認知的對話作者簡介

南懷瑾先生(1918—2012)是享譽國內外的文化大師、國學大家,出身於温州書香門第,自幼飽讀詩書,遍覽經史子集,對國學鑽研精深,體認深刻,於中華傳統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詣,更兼通諸子百家、詩詞曲賦、天文曆法、醫學養生等等,對西方文化亦有深刻體認,在中西文化界均為人敬重。自青年時代立下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志向後,南懷瑾先生講學六十餘年不輟。他以“經史合參”的方法,講授儒、釋、道等傳統文化典籍,講解不受教派、門户的限制,打通各家學説,縱橫古今中外,深入淺出,生動幽默,又每每與現代人的日常生活接軌,讓人受益匪淺,深受海內外各界各層次讀者的喜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