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屯村

(山東省濰坊市奎文區二十里堡街道南屯村)

鎖定
南屯村位於山東省濰坊市奎文區南郊4.5公里的二十里堡街道,東距膠濟鐵路二十里堡火車站300米,村南邊是機場鐵路專運線。南北1000米,東西650米,面積0.65平方公里,耕地123公頃,村民1500户,共3869人。
2017年12月,南屯村獲評2017名村影響力排行榜第87位。 [1] 
中文名
南屯村
行政區類別
行政村
所屬地區
山東省濰坊市奎文區二十里堡街道
地理位置
位於山東省濰坊市奎文區南郊4.5公里的二十里堡街道
面    積
0.65 km²
電話區號
0536
氣候條件
暖温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3869人

南屯村發展歷史

南屯村 南屯村
該村建於明永樂元年(1403年)。據民國三十年《濰縣誌稿?民社志》載:“田氏一族始祖籍河南,明永樂初,以靖難功與崔、蔣、湯三姓屯田濰縣南屯莊”。“屯”為駐軍處,因在濰縣城南,故名“南屯”,沿用至今。後又有成、趙、盧、於、戴、王等姓氏人家相繼在南屯村居住,共有40多個姓氏。

南屯村古蹟

村中原有大量古代遺存。清朝咸豐年間,因防禦外擾,在村四周築起土圍牆,分別有東、南、西、北4門,其中東門、西門是兩座牌坊,西門牌坊全為石雕結構,造型古樸典雅,工藝精湛,是清朝中期村中某田氏婦女的貞潔牌坊。這些歷史古蹟1950年後都被先後拆除毀掉。原村東、南、西各有一處古墓地,周圍修有花牆,內有很多參天古松柏。樹木毀於國民黨政府時期,墓地1950年代以後被先後扒除,其間出土了部分金銀首飾、古玩等文物,均已上交國家。
村內原有菩薩廟,殿內塑有“南海大士”等神像。院內有多株倒垂槐、松柏樹,歷盡滄桑。東南角修有鍾亭、懸有約一噸重鑄大鐵鐘,前面有13層台階,1950年代,古樹被伐,廟宇被拆除,建為學校。村內原分佈有4株高大古槐,都是明初所植,村東南有一株大皂角樹,俗稱“皂角芽”,直徑約80釐米,傳為清初所栽。這些古木都於1950年後相繼被伐除。

南屯村新農村建設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關鍵是要加快發展,不斷壯大集體經濟。
南屯村以建設“富裕家園”為載體,依據產業優勢和區位特點,堅持二三產業並舉、兩翼齊飛,形成了工業、商業、餐飲旅遊、房地產、能源、文化六大產業並駕齊驅的經濟格局,資產總值達到3.6億元,連續4年納税超過1000萬元。村民收入也打着滾兒躥升,2007年人均純收入達到9600多元,初步實現了富民強村的目標。
為了改善村民的生活條件,以“文明家園”為載體,南屯村對村容村貌進行了大規模建設整治,積極創造温馨舒適的居住環境。村裏投資5000多萬元,建成了擁有26棟居民樓的南屯新村。全村已有90%的村民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居。飲食服務、停車場、有線電視、公園、健身娛樂場所等基礎配套設施一應俱全,種植的樹木、花卉達20多萬株,綠化面積達到46%。4000多米長的環村路將村莊環抱在綠色之中。圍繞村莊還建有荷花池,面積達4000多平方米。
培養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型農民,是南屯村在文明家園創建方面致力追求的目標。村裏投資280餘萬元,建起了村民文化活動中心、圖書閲覽室、棋牌室、黨員活動室、健身休閒廣場,配備了先進的電教設備,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不斷充實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如今的南屯村民,白天到村企上班,晚上到夜校學習,在健康豐富的生活中不斷向新型農民邁進。村裏投資550萬元建成了目前市區規模最大、檔次最高、容量最大的省級示範化雙語幼兒園,又投資2200萬元建設了南屯雙語小學,為孩子們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平台。
同時,村裏積極組織開展了“家庭讀書模範”、“爭當文明村民”、“五好家庭”、“星級文明户”等評比活動,發揮典型帶動作用。60%的家庭是“五好家庭”,90%的家庭是“十星級文明户”。小康家園、文明家園、和諧家園的三大家園建設目標正逐步變成現實,一個城郊型社會主義新農村正驕傲地展揚着它的風采。 [2] 

南屯村所獲榮譽

2021年4月20日,被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命名為首批山東省景區化村莊。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