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北朝博山香爐

鎖定
博山香爐也稱博山爐,又名燻爐,是西漢時期常用薰香器具,可用來薰衣、燻被以除臭、避穢。右圖中的這個南北朝博山香爐高13釐米,直徑11釐米,上下兩層,可以自然啓合。上半部分的做工精細美觀,螺紋狀雕刻,像燃燒的火把,熱情奔放;又像一座峯巒疊嶂的仙山,自下而上,整個山脈錯落有致,加上中央的尖頂,正好為13條,這在我國傳統文化裏是個吉祥的數字。
博山香爐上有四個小洞,當爐腹內焚燒香料時,煙氣便從鏤空的“山中”飄逸而出,仙氣繚繞,給人以置身仙境的感覺。
中文名
南北朝博山香爐
別    名
燻爐
別    名
博山爐
時    期
西漢時期
用    途
用來薰衣、燻被以除臭、避穢

南北朝博山香爐香爐簡介

南北朝博山香爐小巧玲瓏,造型新穎,令人愛不釋手。我收藏瓷器近20年,還第一次謀面,可見其珍貴。
它下半部分為盞形託,底為平底,釉面為米黃色釉,不施化妝土,除局部積釉處略厚外,施釉均勻,釉面有不少細小開片。蓋、爐吻合,渾然一體。

南北朝博山香爐香爐流行朝代

博山香爐流行於漢、晉時期青銅器和陶瓷器。爐體呈青銅器中的豆形,有蓋,蓋高而尖,鏤空,呈山形,山形重疊,其間雕有飛禽走獸,象徵傳説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漢代盛傳海上有蓬萊、博山、瀛洲三座仙山。
據《兩京雜記》記載:長安巧工丁緩善做博山爐,能夠重疊雕刻奇禽怪獸以做香爐的表面裝飾,博山爐工藝之繁,遠遠超過後來出現的五足或三足香爐。北宋考古學者呂大臨《考古圖》記載:“香爐像海中博山,下盤貯湯使潤氣蒸香,以像海之四環。”

南北朝博山香爐香爐的出現

博山爐出現在西漢時期,與燃香原料和人們的生活方式有關。西漢之前,人們使用茅香,即將薰香草或蕙草放置在豆式香爐中直接點燃,雖然香氣馥郁,但煙火氣很大。武帝時,南海地區的龍腦香、蘇合香傳入中土,並將香料製成香球或香餅,下置炭火,用炭火的高温將這些樹脂類的香料徐徐燃起,香味濃厚,煙火氣又不大,因此出現了形態各異、巧奪天工的博山爐。六朝《詠博山爐》詩曰:“上鏤秦王子,駕鶴乘紫煙”,唐李白《楊叛兒》詩云:“博山爐中沉香火,雙煙一氣凌紫霞”,記述的都是博山爐薰香時香煙繚繞的迷人意境。
兩漢時期,博山爐已盛行於宮廷和貴族的生活之中。1968年在河北漢代中山靖王劉勝墓中出土的錯金博山爐就是見證,其造型和工藝已達到高峯。除了博山香爐之外,魏晉南北朝時期還出現了青瓷或白瓷的敞口五足和三足瓷器香爐。

南北朝博山香爐香爐詳解

圖上的這尊博山香爐出自江西省洪州窯,風格上明顯受到北方瓷窯的影響。我曾到洪州古窯遺址考察,那裏土地褐紅色,大小水塘遍佈。據説池塘的底部,沉澱着厚厚的一層灰白色粘性膠泥,這膠泥便是瓷器燒造的原料。但洪州窯釉料中含有較多的植物灰,且多數產品的胎土原料淘洗不純,為了彌補胎質、釉面的缺陷,工匠大量施用化妝土。與之不同的是,這尊博山爐沒有上化妝土,釉面和胎結合得非常緊密,沒有常見的剝釉現象,瓷胎的燒成温度超過1200℃,敲擊時聲音清亮,是一件極具收藏價值的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