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京頤和路民國公館區

鎖定
南京頤和路公館區位於南京市鼓樓區,以寧海路廣場環島為中心,放射形寧海路頤和路、牯嶺路、莫幹路、江蘇路北京西路,有200多座民國政府要員的宅第公館,是中國擁有民國公館最多的地區,被譽為“民國建築博物館”。 [1] 
頤和路公館區是20世紀三十年代民國政府提供給政府官員居住的高級住宅區,也是民國按照《首都計劃》實施最大住宅示範區,自1933年陸續建成287處獨立式花園住宅,保存較為完好的民國公館仍有225幢,分佈在以頤和路為中軸線的大小不等的12個片區內。
其中頤和路公館區第十二片區(即頤和公館)作為頤和路公館區的改造範本由26幢風格各異的民國時期別墅組成,並於2014年榮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榮譽獎。2015年4月,南京頤和路民國公館區成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街區
中文名
南京頤和路公館區
外文名
Mansion Area ofYihe Road,Nanjing
地理位置
南京市鼓樓區頤和路 [2]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2] 
景點級別
民國政府宅地公館建築羣
門票價格
免費
著名景點
藝風堂
基督教教堂江蘇路堂
建築數量
287處
區域中心
寧海路廣場
UNESCO獎項
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榮譽獎
片區類型
中國歷史文化街區
軌道交通
南京地鐵5號線山西路站(在建)

南京頤和路民國公館區歷史沿革

俯瞰頤和路公館區第十二片區 俯瞰頤和路公館區第十二片區
1927年,中華民國定都南京後,發佈了由蔣介石親筆題字的《首都計劃》,這是一份城市規劃文件,其中的產物之一,就是上層人士住宅區——37.8萬平方米的頤和路公館區。很快,一幢幢風格各異的別墅陸續建造了起來,而云集在此的正是國民黨的高官名流,達官顯貴以及外國公使。這裏共矗立着225幢保存較為完好的民國建築,分別以頤和路為中軸,被“珞珈”、“靈隱”、“普陀”等道路分割成大小不等的12個片區。
南京頤和路公館區,是20世紀三十年代民國政府提供給政府官員居住的高級住宅區。頤和路公館區最為出名的公館建築有蔣緯國、馬歇爾、陳誠、顧祝同、湯恩伯、閻錫山、馬鴻逵、汪精衞、杭立武、鄒魯、薛嶽、胡璉、周至柔、鈕永建等名人公館,還有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巴西、葡萄牙、印度、巴基斯坦、菲律賓等大使館。這些名人故居和使(領)館,其院落和建築各有特色,有的豪華,有的簡樸,有的精細,有的粗獷,它們各自有着自己的故事,刻錄下了歷史的變遷。
頤和路公館區第十二片區 頤和路公館區第十二片區
按照公館區保護規劃要求,這些名人故居和使(領)館,均將按要求予以保留和保護,並將有選擇地申報為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好這些名人官邸和外國使領館原址原物,連同保護好公館區的歷史環境風貌,無疑對研究民國時期的政治、歷史、文化和技術,對促進海峽兩岸交流溝通,維護和平統一,都有着積極的作用和重要的意義。
南京頤和公館所屬的頤和路第十二片區位於寧海路與江蘇路相交的三角地帶,也是公館區最東面的地塊。當時,南京市政府為了展示民國公館建築羣的獨特魅力,讓世人能夠更直觀地瞭解民國南京都市風貌,按照“保護與利用”、“分段實施”的原則,對於破損狀況相對嚴重的十二片區,先行啓動了整治工作。整體風貌、空間尺度基本保持了民國年間的格局。

南京頤和路民國公館區保護規劃

頤和路公館區第十二片區 頤和路公館區第十二片區
“一條頤和路,半部民國史。” 雖是一句誇張的話,但是卻印證了這裏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特殊地位。走過頤和路一帶的人都有體會,這裏綠樹成陰、環境優雅,上世紀50年代曾在頤和路一帶居住過的著名作家張守仁稱這裏是“中國最美的街道!”
頤和路公館區第十二片區(頤和公館)內的26幢建築,外觀基本上保持了民國風貌,內部裝修和陳設也顯示了對民國元素的強調和追求。片區內的陳布雷、薛嶽故居,都保留了一個陳列原主人生平圖片、著作和手跡的書房。
黃仁霖故居則將作為片區的文化館,定期舉辦各種文化展覽。這都是注入現代生活因素的有益實驗。文化館附設的咖啡座,陳設典雅,壁間掛着民國南京老明信片,服務員身着潔白的中式服裝,處處呈現舊時風情。中餐館裏以民國菜為主打,每一個菜的命名都有與民國人物、民國事件相關的典故。可以説,這個路子是對的,味道是正的,特色已經開始顯露。

南京頤和路民國公館區修繕改造

頤和路公館區第十二片區 頤和路公館區第十二片區
頤和路公館區第十二片區公館的原主人多為上層人士、文化名家,有利於凸顯民國精英文化的特質,最終也應成為南京的民國文化展示區。
最大限度地還原“民國風”,是這裏的一大特色。在其中一棟別墅,記者看到,門上的裝飾條、屋頂上的石膏線,都保持着原汁原味,地板、瓷磚也是做舊處理。
藝風堂作為南京頤和公館的文化館,一層為藕香零拾,展示精美的文化藏品,二層是一間高水準的小型放映室,免費為入住的客人播放民國影片,三層則為展覽館,不定期開展小型書展等民國展覽。令人驚歎的是,藝風堂曾經的主人正是國民政府的“特勤總管”——聯勤司令黃仁霖。你知道是誰將自助餐的概念引進中國的嗎?答案正是黃仁霖。這位赴美留學的紳士在1936年購地建造了這幢歐式別墅,三層樓房均為磚混結構,鋼窗木門。
藝風堂把街區裏的名人故居全部用圖文資料、老照片的方式展示了出來,還蒐集了很多民國老物件,比如崑曲的唱片、曲譜,老電影等,並設有民國影院、書齋,除了住店客人外,市民和遊客也可以來聽崑曲、練書畫。”很多遊客都特別喜歡它的“腔調”,帶着全家來度假、體驗,還有一些“民國控”也對它十分偏愛。
頤和路公館區第十二片區 頤和路公館區第十二片區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的鄒瑚瑩教授:對成片的老建築進行修繕改造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全國也不多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公館內的歷史文化氣息,比如每一幢房子裏的門口牆壁上都有主人的文字介紹、老照片;房內有主人的手跡、字畫,以及與主人相關的書籍等等。
我是第一次看到薛嶽、陳布雷的書法和字畫,功力非凡。館裏的菜譜也讓我愛不釋手,十分精美,宣紙錦面,小楷手書,帶回去珍藏。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陳子善教授:北京頤和安縵、杭州有安縵法雲、南京有頤和公館,上海剛剛開業不久的思南公館片區,與南京頤和路很相似,但南京頤和公館做得更典雅。
南京的一位民國建築專家認為,南京頤和公館的改造模式,實現了南京民國建築‘活保’及再利用,讓保護模式前進了一大步。”

南京頤和路民國公館區活化利用

頤和路公館區第十二片區 頤和路公館區第十二片區
好比一張水墨中國畫,講究惜墨如金的留白,在酒店的設計上,最奢侈的也是空間。而服務也講究舒服的距離,貼身管家,與你保持適合的距離,又總能在你需要的時候出現在左右。
坐落於南京頤和路公館區內的頤和公館,在梧桐樹的掩映下,散發着濃郁的民國氣息。身處26棟名人舊居包圍之中,你會有時光交錯之感。隱遁於城市的喧囂,私人管家會帶着你用一種獨特的方式來體驗早春的閒逸。隱逸其中的,還有米其林二星廚師Mauro Colagreco開的法餐廳,以及能享用民國老菜的中餐廳。
如今,浮華落盡,青磚灰瓦之間,頤和路仍舊演繹着南京城百年的世事滄桑;緩步在黃牆老榆的影下,攬得歲月的驚歎和沉思,漫步頤和路,民國風情漸起既而轉濃,一點點的鮮活流曳
無論是家庭聚會、商務宴請還是休閒度假,相信都能夠滿足您的要求。濃郁的民國氣息與智能化房間感應科技完美融合,配以高檔的純天然埃及長絨棉牀品及美國絲漣品牌牀墊,以及可釋放負離子的空氣淨化中央系統,為您和您的家人朋友營造温馨舒適的入住體驗。
遠離城市的喧囂,用一種獨特的方式來體驗屬於您的那份閒逸。來到頤和公館,選擇一間房間、一間豪華套房甚至是一棟別墅,我們的私人管家都將給您提供無微不至的關懷與服務。

南京頤和路民國公館區文化展覽

頤和路公館區第十二片區 頤和路公館區第十二片區
頤和路片區留存着南京目前規模最大的民國時期花園洋房和國外公使館區,第十二片區面積約為整個公館區的十分之一。在這個片區內,始建於1920年至1930年的26幢歷史建築,經過保護性修繕及活化利用,打造成了頤和公館近現代文化體驗酒店。在追尋民國文化的漫漫古道上,頤和公館也特地拿出其中的幾棟名人故居積攢各種文化精粹,重塑逝去的民國傳奇。內容涵蓋民國服飾、飲食文化、崑曲和教育書籍等方面。徜徉其間,從建築流連到歷史,從飲食上升至藝術,令人彷彿置身於民國的年代當中,感知文化的過去和現在。
民國建築彩鉛繪畫展由畫家蔡震先生創作的《梧桐樹下——南京民國建築風情》彩鉛畫展,100幅畫作,5萬字配文故事,充分展示南京民國建築的當代風貌。(週二、週六休館)
“國民衣着摩登都會”民國服飾展透過舒展飄逸的長衫、婉約詩意的旗袍,彷彿能夠觸摸到民國時代的倩影。(週二、週六休館)
藝風堂民國教育書籍展此次民國教育書籍展展出的近150本與民國教育相關的珍貴原版圖書,均為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禮訓先生舊藏,涉及的教育內容豐富可觀。(週二、週六休館)
夢桐墅民國飲食文化展展出了一批“金陵廚王”胡長齡老先生生前保留的珍貴書籍、照片,記錄了其在民國飲食文化傳承中做出的卓越功勳。(週二、週五休館)
薛嶽抗戰陳列館此次在薛嶽故居集中展示了一批記錄薛嶽抗戰歷程的珍貴資料以及他親筆寫下的書信。(週二、週五休館)
民國崑曲資料展老舊的照片縈繞着崑曲吟唱,泛黃的書籍交織着絲竹之音,為您帶來不一樣的民國感受。(週二、週五休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