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京工業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鎖定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源於南京工學院1956年成立的化工機械專業,1958年南京化工學院成立化工機械系,1980年南京建築工程學院成立機電工程系,2001年兩校合併成立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1] 
學院現有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一級學科博士點,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機械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以及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機械工程、車輛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焊接技術與工程等5個本科專業。學院從1978年開始招收化工過程機械碩士研究生,是中國化工過程機械專業最早的四個碩士點之一。1984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成為全國最早的三個化工過程機械博士學位授權點之一。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機械工程作為學校工程科學的主要支撐學科,已進入ESI排名2.4‰。 [3] 
中文名
南京工業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外文名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Power Engineering of NJTECH
簡    稱
機械學院
創辦時間
1958年
辦學性質
主幹院系
校    歌
南京工業大學之歌
所屬地區
中國南京
現任院長
趙建平
學院地址
南京市浦口區浦珠南路30號
郵政編碼
211816

南京工業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學院簡介

南工大機械學院 南工大機械學院
1978年開始招收化工過程機械碩士研究生,1984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全國三個化工過程機械博士學位授權點之一,2003年經國家人事部批准設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已建設成為江蘇省品牌專業,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已建設成為江蘇省特色專業,化工過程機械學科是江蘇省重點學科和國家重點學科培育點,也是江蘇省產學研聯合培養研究生示範基地。
50多年來,學院湧現出一批傑出的學科帶頭人,戴樹和教授是我國化工過程機械學科的創建者之一,莊駿教授是我國熱管技術開發與應用的開拓者和奠基人。教師隊伍中有一批優秀突出人才,他們當中有“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江蘇省高校優秀學科帶頭人”稱號獲得者,江蘇省“333人才工程”人選,江蘇省青年科技獎獲得者,江蘇省優秀科技工作者和全國優秀失效分析工作者,以及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和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形成了老、中、青相結合以優秀中青年教師為主體的教師隊伍。其中化工過程機械學科梯隊獲得江蘇省高校優秀學科梯隊稱號,化工機械研究所被授予江蘇省優秀教師羣體稱號。
學院高度重視科學研究和學科建設,堅持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用有中石化南京設備失效分析與預防研究中心、中石化南京設備失效分析與預防研究中心、中石化工程風險分析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工業裝備數字製造及控制技術重點實驗室等研究基地,在可靠性工程、高温裝備技術、高效傳熱傳質設備、過程裝備先進製造、流動分析與測控技術、密封技術、工業節能與新能源裝備技術等研究領域,取得了豐碩的科技成果。近5年來,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承擔“863”計劃項目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4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0項,科研到款共計1.6億元,其中縱向經費2500萬元;發表SCI和EI論文357篇,授權發明專利25項。
自1958年以來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本科生、碩士和博士生研究生。學院在人才培養上堅持知識、能力、素質,創新教育的辨證統一,不斷深化改革,多次獲得省部級優秀教學成果獎,在全國挑戰杯、全國大學生過程裝備實踐與創新等競賽中多次獲得優異成績。學院培養的各類畢業生活躍在我國化工、石油化工、能源、環境、製冷和軍工等領域的企事業單位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畢業生供不應求,為我國教育科技事業和國民經濟建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南京工業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教學建設

一級學科博士點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一級學科碩士點
機械工程
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本科專業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機械工程
車輛工程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焊接技術與工程
國家、省部級科研平台
國家熱管技術研究推廣中心
江蘇省工業裝備數字製造及控制技術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過程強化與新能源裝備技術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極端承壓裝備設計與製造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流程工業節能環保技術與裝備工程實驗室
中石化南京設備失效分析及預防研究中心
中石化工程風險分析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機械工程
江蘇省優勢學科
公共安全與節能(一期)
先進能源技術與裝備(二期)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三期)
省級教學示範中心
機械與動力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現代裝備製造大學生工程訓練示範中心 [4] 

南京工業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學術交流

學院積極開展對外學術交流,組織教師參加國內外各類學術會議,有6位教師先後到國外進修(合作研究),有20餘人參加了國際學術會議,如2006國際機械工程教育大會,第十、十一屆國際壓力容器技術大會,2002, 2004 和2006年亞太地區材料強度和斷裂會議,第二屆國際高温焊接接頭完整性會議,中日雙邊高温材料強度會議等。主辦國際學術會議4次,國內會議2次,如國際斷裂力學系列會議和全國乾燥會議。
主要學科帶頭人:
戴樹和 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化工設備可靠性、風險工程與管理。
塗善東 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高温環境下的結構設計理論、微(小)型化學化工機械系統(McMS)、力-化學(Chemechanics)問題的研究、先進連接技術和表面技術。
鞏建鳴 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複雜環境下過程裝置的壽命評價技術,過程設備先進製造與CAE技術, 高温結構完整性。
顧伯勤 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流體密封與測控技術,過程裝備先進製造技術。
沈士明 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化工設備和壓力管道的可靠性和風險評價、失效分析與延壽技術。
桑芝富 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壓力容器及管道的結構與強度,過程裝備的先進製造技術。
凌 祥 博士、教授,副校長 [5]  ,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先進能源技術、緊湊式熱交換器、微通道熱交換器、特種連接技術。

南京工業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本科專業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現有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機械工程、車輛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焊接技術及工程共5個本科專業 [1]  ,擁有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一級學科博士點(化工過程機械、工程熱物理、流體機械及工程、動力機械、熱能工程、製冷與低温工程),機械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車輛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978年首批開始招收化工過程機械碩士研究生,是我國化工過程機械專業最早的四個碩士點之一。1984年經批准成為全國最早的三個化工過程機械博士學位授權點之一,2003年經國家人事部批准設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是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江蘇省品牌專業,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是江蘇省特色專業,化工過程機械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培育點和江蘇省重點學科,也是江蘇省產學研聯合培養研究生示範基地。
學院堅持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擁有江蘇省過程強化與新能源裝備技術重點實驗室、江蘇省工業裝備數字製造及控制技術重點實驗室、中石化南京設備失效分析與預防研究中心、中石化工程風險分析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究基地,在可靠性工程、高温裝備技術、高效傳熱傳質設備、過程裝備先進製造、流動分析與測控技術、密封技術、工業節能與新能源裝備技術等研究領域,取得了豐碩的科技成果。近5年來,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承擔“863”計劃項目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4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0項,科研到款共計1.6億元,其中縱向經費2500萬元;發表SCIEI論文357篇,授權發明專利25項。 [2] 

南京工業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學術組織

名稱
組長(主任)
成員(以姓氏筆畫為序)
學術委員會
凌祥
鞏建鳴 朱躍釗 趙建平 顧伯勤 殷晨波 黃筱調
學科建設領導小組
朱躍釗 鞏建鳴 凌祥 顧伯勤
召集人:凌祥
秘書:秦瑜
學位分委員會
凌祥
鞏建鳴 朱躍釗 張紅 周昌玉 周劍秋顧伯勤 殷晨波 黃筱調
學士學位分委員會
主任:凌祥
副主任:趙建平 孫宇
袁祖強 李慶生 周昌玉 董金善 蘇小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