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中學堂

鎖定
南中學堂位於深圳市坪山區石井街道田心社區,始建於1931年,原為對面喊村和樹山背村子弟求學的學校,具有南洋風格,有着87年曆史 [1] 
南中學堂面闊 23.6 米,進深 8.2 米,高 2 層,佔地面積約200 平方米,磚混結構,每層 8 個石制窗框,屋檐翹角,白牆黑瓦,大門樓匾額處書“南中學堂”四個大字,正面的飛檐雕柱有鮮明的南洋建築風格;屋內的石柱、土梁及牆面的三合土,顯示出傳統的客家建築元素 [2] 
南中學堂是辛亥革命後,深圳興建的最早的新式學校之一,倡導自然科學,當時的教學內容已完全擺脱了以儒家經典為基礎的文字教育。 [6] 
2021年10月25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將南中學堂列入深圳城市紫線規劃,編號為SZ-J-01030 [4-5] 
中文名
南中學堂
地理位置
深圳市坪山區石井街道田心社區 [1] 
開放時間
全天
門票價格
免費
建築類型
客家建築 [2] 

目錄

  1. 1 介紹

南中學堂介紹

南中學堂 南中學堂
南中學堂始建於1931年。1930年以前,當時的對面喊村和樹山背村各有一所小學,分別為秀南小學和培中小學。當時兩村不和,當地的富豪許讓成見狀想新建一所學校,團結兩村人,這個想法得到了族人的支持。居住在香港的華僑許其卓提供了六七畝地作為場地,同時帶回了學校設計圖紙。許讓成捐資三分之一,剩下的由每家每户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1931年,在眾人齊心協力下建成了新學校,從之前兩個學校名各取一字,命名為“南中學校”(後來人們習慣稱其為“南中學堂”)。兩個居民小組的孩子都可以來此上學,就這樣,一所學校團結了兩村人 [1] 
南中學校不僅建築具有典型的中西合璧廣東僑屋風格,辦學方式也與傳統私塾不同,設置國文、算術、地理、自然、歷史、圖畫、唱歌、體育等課程。因其先進的辦學理念和管理機制,至1954年,陸續將附近幾所小學合併,招生範圍擴大,學生人數最多時有300餘人,成為當地最出名的學校。 [3] 
南中學堂是一所完全小學,剛開始只收許氏子弟,男女皆有,嫁到田心的女子也可以進學堂唸書,這在當時十分少見。後來也招收他姓學子,最多的時候在校生達到300多人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