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七省

鎖定
武俠小説裏常有“南七省,北六省”的説法,其實這裏面的“省”是指有明一代在全國設置的省級單位承宣布政使司,其前身為元朝的行中書省,隨着太祖洪武九年的行政區劃變革,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將原行中書省一分為三,其中負責一省民事事務的部分列出,設立“承宣布政使司”,後經一系列變革調整,形成兩京十三省的説法,十三省是為洪武年間設立的而後無大變動的十三個承宣布政使司,其轄境為明代較為富庶的地區,南七省是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廣東承宣布政使司雲南承宣布政使司貴州承宣布政使司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廣西承宣布政使司
中文名
南七省
朝    代
明代
含    義
明代省級單位承宣布政使司

目錄

南七省釋疑

其實“南七省,北六省”的説法為明人籠統的説法,在今天看來是沒什麼依據的,就是説得順口而已,依照今天的地理觀點不會有“南七省,北六省”,而是會有“南九省,北四省”的説法。
究其原因,在於明人把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湖廣承宣布政使司也歸於“北省”的範圍。

南七省名稱來源

追本溯源可從竺可楨先生的《中國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看出端倪:其文系統地總結了中國氣候變遷的基本規律,表現在五千年來温度變化上,可以明顯地總結出四個温暖期和四個寒冷期,期中一個寒冷期,即最後一個寒冷期,其時間為從公元1300年到1900年,即明清嚴寒期。
此間,1329年太湖結冰厚達數尺,橘盡凍死。1493年,淮河流域降大雪,從當年九月降至次年二月方止。洞庭湖常年變成“冰陸”,車馬通行。
再這樣的氣候條件下,明代人把把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湖廣承宣布政使司也歸於“北省”,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