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協作成本

鎖定
協作成本,就是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中,人們自願交往、彼此合作達成協作所支付的成本。主要是指買賣過程中所花費的全部時間和貨幣成本,包括傳播信息、廣告、與市場有關的運輸以及談判、協商、簽約、合約執行的監督等活動所費的成本。簡而言之,協作成本就是達成協作所要花費的成本。
中文名
協作成本
外文名
collaborative cost
含    義
為達成協作付出的成本
出    處
卓有成效:管理者的職業習慣

目錄

協作成本原因

協作信任是影響企業協作成本的關鍵因素。本書(《卓有成效:管理者的職業習慣》)強調協作信任而不是人際信任,這是根本原因。

協作成本價值

【一幅畫值多少錢?】
畫廊正在舉行名家個人畫展。一個人前往參觀,看中了其中一幅畫。一問價錢,卻被嚇了一跳。
他向工作人員抱怨:這幅畫,畫紙、顏料、裝裱、鏡框……滿打滿算,一千元準定打住了。你們怎麼能賣這麼昂貴呢?
工作人員回答説:首先,畫家也要生活,吃飯穿衣都要錢的,不能只算工本費;其次,舉辦畫展,需要打廣告,這叫廣告費;還要有專人保管,這叫安保費;還要往來的託運費;還有畫廊的場地費……統籌安排這些的銷售商,他也不能免費勞動吧?這些都要算在價格裏面。另外,商業活動不是一次性買賣,要長久維持還需要保證一定的利潤,是不是這樣?
參觀者不覺點頭。
每一次商務合作的背後都隱含着兩個成本:生產成本和協作成本。我們以畫展廣告為例。打廣告一方,作為買方,必須付出廣告費。這是一筆基本的費用,可以歸為生產成本。然而,買方所付出的絕不僅是生產成本。他還要付出搜尋成本,用以蒐集廣告商信息;信息成本,用以獲取廣告商信譽資質信息;議價成本,針對廣告合同、價格、品質討價還價的成本;決策成本,進行相關決策與簽訂合同所需的內部成本;還有監督成本、違約成本、買方工資成本……這些都是達成協作必須花費的成本,屬於協作成本。
協作成本,就是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中,人們自願交往、彼此合作達成協作所支付的成本。主要是指買賣過程中所花費的全部時間和貨幣成本,包括傳播信息、廣告、與市場有關的運輸以及談判、協商、簽約、合約執行的監督等活動所費的成本。簡而言之,協作成本就是達成協作所要花費的成本。
事實上,每一件商品的成本總會包含生產成本和協作成本這兩方面內容。比方説一幅畫作,對於銷售商來説,其生產成本就是每次協作中生產成本(譬如給畫家的費用、廣告費、場地費等)的總和,其協作成本則是每次協作(和畫家的協作、和廣告商的協作、和畫廊的協作……)的協作成本總和。
人們常説:信任是合作的基礎。理由往往是這樣:「信任是合作的開始,也是團隊管理的基礎。」「一個不能相互信任的團隊,是一支沒有凝聚力的團隊,也是一支沒有戰鬥力的團隊。」這樣説也有一定道理。但我總覺得,它就彷彿是文學家筆下的名言——有力、易懂、卻不一定對,更缺乏實證。
企業不是慈善組織,不會為了合作而合作,也不會為了信任而合作。企業可以為了某一高尚目標和其他企業或個人合作,但若是無法貢獻經濟成果,這種協作是不會長久的。連協作都沒有了,再談協作信任又有何意義呢?因此,在我看來,對於企業來説,協作信任的重要性首先不在於它是協作的基礎,而是在於它可以降低協作成本。
一般來説,企業間協作成本減少的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接觸協作階段。企業間因為供應與需求,彼此交往接觸。這時企業間的關係是一般的協作關係,摩擦力大,協作成本最高。(2)相互信任階段。隨着協作的不斷進行,企業間相互瞭解,信任度不斷增加,合作的意願不斷加強,核心企業選擇穩定的上下游企業合作,這時企業間的協作成本也隨之降低。(3)合作聯盟階段。隨着協作的更加深入,企業間相互理解,達成共識:合作聯盟是對市場全球化、競爭激烈化、革新激烈化和技術複雜化的真正合理反應。
協作成本 協作成本
毫無疑問,企業未來業務的成功將主要取決於和客户、供應商之間關係開發的質量,即協作信任。如果企業通過客户及供應商關係開發,企業間結成合作聯盟關係,密切合作,企業間的協作成本將大大降低。也就是説,如果企業間能夠形成高協作信任,協作成本將大大降低。
為了追求長期的共同利益,企業間放棄機會主義以信任方式行事是最優選擇。協作信任如同潤滑劑,協作成本如同摩擦力,協作雙方如能以信任方式行事,協作成本將大大減少。
人們常常將協作信任和企業外部的協作成本聯繫在一起。其實,在企業內部,協作信任依然存在,而且其地位不容忽視。通常情況下,企業間的協作頻率越高,相對的管理成本與議價成本也升高。協作頻率過高,企業就會選擇將該協作的經濟活動的內部化以節省企業的協作成本。然而,協作由外轉內,也還是協作,只不過是企業內協作,也還需要協作成本,只不過是企業內協作成本。
説到底,對於企業來説,無論是內部的還是外部的協作成本,其大小都主要取決於協作信任 [1] 
參考資料
  • 1.    孫繼濱.《卓有成效:管理者的職業習慣》: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