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卓家峪村

鎖定
卓家峪村歷史是通往永順保靖龍山桑植的必經之地,是兵家必爭之地,九溪衞的外圍防線就設在卓家峪。村裏原來主要是土家人,後來為了鎮壓苗反,一些當兵的客家人就在當地安家落户。主要姓氏有杜、王、佘、張、譚、劉。
中文名
卓家峪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
面    積
1.5 km²

卓家峪村概況

卓家峪村隸屬於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江埡鎮。相傳該村很久以前,卓家峪是一片荒野之地,由於蛇多,人們都居住在山頂上,由於最早居住的人姓卓,而且人數為多而得名。後因戰亂,該村無一户姓卓,但卓家峪村名延用至今。該村位於江埡鎮西北方,東臨臨江居委會,江埡村相連,南與五里堆接壤,西與長峪村比鄰,北隔索水河與棋盤塌村相望。

卓家峪村轄區

全村轄達雅、中灣、唐家溶、何家溶、杜家溶、泉坡、胡埡、卓埡、三橋、駿馬潭、巖門埡、團結、合心等十三個村民小組(1996年因江埡水庫移民新增設團結、合心兩個村民小組),共1085人,版圖面積1.5平方公里,合2250畝,其中耕地面積總面積677畝,常年氣候適宜,雨量充沛,土質分為大山土、鹽沙土、紫沙頁岩土。

卓家峪村農業經濟

轄區內以中稻、玉米、紅薯、油菜、花生、金香柚、温州蜜桔等農產品為主,其土特產紅薯粉絲,其色、質、味享譽江埡,乃至慈利西半縣,旅遊資源極為豐富,有索溪河畔的繡花坼、駿馬廟,享譽湘、鄂、渝、川的對凹,百年銀杏等,而且距江埡温泉不足1公里,其區域優勢強勁。

卓家峪村教育通訊

轄區內電、電視、電話、自來水覆蓋率達到100%,省道S305穿村而過,除卓埡組外,組級簡易公路全部暢通,有三層六個門面的村部1棟,學校1所,可供幼兒,一至四年級就讀,現僅設幼兒和一年級在此就讀。

卓家峪村歷史背景

卓家峪轄區內人才輩出。解放前有給賀龍元帥擔任文書的唐芳馳,解放後有在四川雅安兵工廠任工程師的唐先樹(現以離休,仍住雅安),改革開放後有博士生李勇(國家公派在英國深造),其弟李輝也在攻讀博士。

卓家峪村建築及景點

卓家峪村泉坡

在卓家峪位於泉坡組,由於在五里堆泉坡的北面(下面)東臨鐵匠灣,西臨何家溶,北接水鴦池,順着山脈,山上有30多口大小不一的泉眼,故把附近的一塊都叫泉坡。其中有1口泉水有水桶那麼大的水。大約在民國三十年代的某一年,天氣乾旱,卓家峪村和五里堆村的人為這口泉水爭的打起架來。突然,天上一聲驚雷,泉水就再也沒有出來。1952年天氣乾旱,為了抗旱,卓家峪村的村民用炸藥炸了這口泉眼,也發現沒有水。

卓家峪村百年銀杏

在卓家峪村胡埡組有2棵銀杏樹,向對而立,兩顆樹大的直徑大約2米,小的直徑1.8米,都有10多米高,看起來象有上百年的老樹,所以人們就把它們叫做百年銀杏,其實兩棵數加起來的年齡並沒有超過100年。這兩棵樹是卓家峪村一個叫胡振巖的護林員在1961到1962年期間種栽的。

卓家峪村絲乜峪

是一座廟,位於省道S306公路大約250米,三正間,座南朝北。廟旁有一棵樟樹,4、5個人都圍不攏來。在20世紀70年代,當時江埡的石灰廠長強行出300元把這棵樹賣走做船。後被火燒搬至繡花坼叫三太山廟,解放後土改時一户姓張的地主被趕到廟裏居住,後來這座廟被他毀掉。

卓家峪村金剛寨

由於九溪衞建於明洪武23年,卓家峪作為通往永順、保靖、龍山、桑執的必經之地,是兵家必爭之地,九溪衞的外圍防線就設在卓家峪,在那裏就修有寨子。大約在明末,李自成兵敗後,其殘部金剛父子率部眾先來到了毛安廟(今高峯鄉的毛岸水庫),後輾轉來到了江埡,在這個寨子裏落户,重新修葺了寨子,真個寨子都用樹木圍了起來,父子在寨子裏傳藝授徒,人們就把他叫金剛寨,後來不知那一年,金家父子及其部眾突然神秘消失。

卓家峪村繡花坼

在卓家峪駿馬組有一個山洞,洞口直徑大約為2米,洞深30米左右,在洞的中央有一塊凸起的岩石相傳在很久以前,洞內住着一位仙人。由於古時候嫁女需要繡花、繡枕頭,每當這時候需要嫁女的人家帶上需要繡制的東西和香燭來到洞中,把需要繡制的東西放在這塊岩石上,説什麼時候來拿。等到了那一天果然有他需要的繡花。於是人們把這塊岩石叫做“繡花坼”。繡花坼如此靈驗,引起了當地人的好奇,就想知道住的仙人是什麼樣子的,一天幾個膽大的小夥子悄悄的藏在繡花坼旁邊靜靜地等待仙人的出現,過了一會兒,果然出現了一個仙姑手提着一個竹藍,籃子裏裝的是已經繡成的繡花製品。於是幾個大膽的小夥子走上前去把仙姑抱了一把,結果,仙人大怒,於是在繡花坼再也沒有顯靈過。

卓家峪村天鵝抱蛋

在卓家峪的卓埡組有一座小山,山的東西兩側延伸出兩條狹長的斜坡,整個山看上去就象一隻天鵝抱蛋。

卓家峪村對凹

位於卓家峪胡埡組,在卓家峪與長峪的交界之處,有一個峪,兩面是山,中間是一個凹,所以叫對凹。面積大約有20多畝,凹下面有一口水井,井水長年不斷。

卓家峪村駿馬廟

在卓家峪有一座山,與江埡林場北山交界,這座上遠遠望去,象一匹駿馬,山上有座廟,於是人們就把這座廟叫做駿馬廟。後毀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現在駿馬這個地方有一個組,人口大約60、7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