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半途

(漢語詞語)

鎖定
半途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bàn tú,意思是半路半截,中途。一半路途;半道,半中間。 [1]  [4] 
中文名
半途
拼    音
bàn tú
釋    義
半路,半截,中途

目錄

半途解釋

半路。

半途出處

《禮記·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
唐 李白《登敬亭山南望懷古贈竇主簿》詩:百歲落半途,前期浩漫漫。 [2]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傳令當夜五更,三軍出寨,望合淝進發。辰時左右,軍馬行至半途,曹兵已到。兩邊布成陣勢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一回:今不幸二兄半途而逝,吾安得獨享富貴耶。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一四回:臣已得祁山之寨,正欲收功不期半途而廢。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五七回:沙僧只叫:“怎麼好。怎麼好。”這誠所謂半途而廢,中道而止也。 [3] 

半途辨析

正音:而,讀ér,二聲,不能讀作“ěr”。
辨形:廢字的左邊是“廣”,不能寫作“疒”。
辨析:“半途而廢”和“淺嘗輒止”都含有“中途停止,沒有做到底”的意思。“半途而廢”偏重在工作已做了不少;“淺嘗輒止”偏重在稍微嘗試一下。“半途而廢”多用於事業和工作及學習和研究上,並帶有惋惜的意味;“淺嘗輒止”多用於學習上,有時也用於研究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