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半坡村

(雲南省文山馬關縣小壩子鎮半坡村)

鎖定
雲南省文山馬關縣小壩子鎮半坡村,轄半坡、芭蕉棚等12 個村民小組。全村國土面積 21.23 平方公里,海拔1520.00 米,年平均氣温 17.4 ℃,年降水量1300毫米,適合種植香蕉、小米辣等農作物。 [1] 
中文名
半坡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雲南省
地理位置
雲南省文山馬關縣小壩子鎮
面    積
21.23 km²
海    拔
1,520.00 米

半坡村村轄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5688.00畝(其中:田862.00 畝,地4826.00 畝),人均耕地 1.71畝,主要種植 玉米、稻穀 等作物;擁有林地7110.00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26.00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5 畝,主要種植 香蕉、芭蕉、草果 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18.40畝,其中養殖面積18.40 畝;草地5700.00 畝;荒山荒地5700.00 畝。
截止2013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 通電 、通 電視 ,無路燈。全村有 616户通自來水,有17 户飲用井水,有 633户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633 户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户 528户(分別佔農户總數的 100%、65.8 %和70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户數 356户,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户數332 户(分別佔總數的 7.9 %和19.7 %)。該村到小壩子鎮(鎮)道路為 水泥路;進村道路為 水泥路 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 2.50 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2.50 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3 輛,摩托車 132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862.00 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28.00 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0.15畝。
2013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户241 户;裝有太陽能農户 114户;建有小水窖7 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户58 户。全村有 10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 11 個自然村已通電;有 10個自然村已通路;有 11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7 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户住房以土木 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99 户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84 户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22 户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 116户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半坡村農村經濟

該村201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235.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65.00萬 元,佔總收入的 31.5%;畜牧業收入 705.00萬元,佔總收入的 56.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4211頭,肉牛 307頭);林業收入55.0055.00萬 元,佔總收入的6.8 %;第二、三產業收入110.00萬 元,佔總收入的 5.1%;工資性收入 307.00萬元。
農民人均純收入4382.00 元,農民收入以 種植業 養殖業 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 307.00萬 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586人,佔勞動力的 27 %,在省內務工 326人,到省外務工 260人。該村的主要產業為 小米辣 、香蕉(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縣內。2013年種植業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11.80 萬元,佔農村經濟總收入 7.5%。該村目前正在發展 小米辣 香蕉 草果 特色產業,該村現有農户 633户,共鄉村人口2872 人,其中男性 1592人,女性 1820人。其中農業人口 2791人,勞動力 1910人。該村以壯族、苗族、漢族為主(是壯族、苗族、漢族混居地),其中 壯族620人,苗族1061 人。到2013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727人,占人口總數的 50.4%;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2846 人,參合率 99%;享受低保1189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衞生所和鄉(鎮)衞生院,衞生所面積為 12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 人,該村距離鄉(鎮)衞生院 2.50公里。該村人畜混居的農户436 户,佔農户總數的71.4%。

半坡村教育機構

半坡村建有小學1所,校舍建築面積 780.00平方米,擁有教師7人,在校學生152人,距離鎮中學2.50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人,其中小學生152人。
全村建有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半坡村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566 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173.96 畝,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是 ,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 ,併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是,主要以黑板報、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宣傳有關的法律、法規、村民公開事項等。該村建有黨支部2個,下設9個黨小組,共有黨員62人,少數民族黨員56人,其中男黨員58人、女黨員4人。該村黨支部年被評為 先進基層黨組織; 年被評為 先進集體等等。
村委會由王金林、梁祖衞(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12等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 1 個,團支部2 個,共有團員58 人。該村團總支 年被評為 先進基層團總支。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滯後,文化意識淡薄,觀念得不到更新,各項發展單一,形不成規模性,建議上級部門要加大農村科技的扶持力度和基礎設施的投入,力爭早日實現計劃目標。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以畜牧業、種植業發展為主,進一步推廣科學化養殖、種植,讓科技在農村得以紮根,不斷提高勞動者素質,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增加外出務工收入。
參考資料
  • 1.    資料  .雲南數字鄉村網[引用日期201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