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半乳糖甙果糖

(藥品)

鎖定
半乳糖甙果糖是一種藥品,有降低血氨的作用。
中文名
半乳糖甙果糖
外文名
Lactulose

半乳糖甙果糖別名

半乳糖甙果糖 半乳糖甙果糖
乳果糖;半乳糖苷果糖;杜秘克;Duphalac;Lactulosum;Constilac

半乳糖甙果糖分類

消化系統藥物 > 促瀉藥物

半乳糖甙果糖劑型

1.粉劑:50g,100g,500g;
2.口服液:5g(10ml);50g(100ml);
3.溶液:300ml(100ml);
4.顆粒: 10g;
5.糖漿:60%。

半乳糖甙果糖藥理作用

1.降低血氨的作用:半乳糖甙果糖使腸腔內的pH值降低,酸性內環境不利於分解蛋白質細菌的生存、繁殖,故使腸道內產氨減少;還可使所產生的氨(NH3)轉變為銨(NH4+),離子狀態的銨(NH4+)脂溶性小,難以被腸道吸收而隨糞便排出,間接降低血氨水平。當結腸內的酸鹼度從pH7.0降至pH5.0時,結腸黏膜不僅不吸收氨到血液反而由血液向腸腔內排出氨。
2.導瀉作用:半乳糖甙果糖在小腸內不被水解吸收,其滲透性使水和電解質保留於腸腔,在結腸中細菌將其分解成乳酸、醋酸,使腸內滲透壓進一步增高,使糞便的容量增大,刺激腸道蠕動,產生緩和的導瀉作用,也有利於氨和其他含氮物質的排出。
3.半乳糖甙果糖尚具有抗內毒素的作用。

半乳糖甙果糖藥代動力學

半乳糖甙果糖在胃和小腸中不會被消化分解(因缺少其分解酶),並且幾乎不被小腸吸收,可以完整地通過小腸到達結腸。半乳糖甙果糖用於便秘時,口服後24~48h起效,其生物利用度較小。半乳糖甙果糖在結腸廣泛代謝,被結腸細菌代謝形成小分子酸(如乳酸、醋酸),使結腸內容物酸化。3%未被代謝的半乳糖甙果糖隨尿排出,少量經膽汁隨糞便排泄。半乳糖甙果糖是否經乳汁排泄尚不清楚。

半乳糖甙果糖適應證

1.(1)恢復老人或兒童正常的排便習慣;(2)預防大便乾結成硬塊;(3)藥物引起的便秘;(4)手術後或必須卧牀的患者;(5)肛裂或痔瘡排便疼痛;(6)孕婦和產婦等。
2.可作為促生素(使腸腔內的pH值降低,改變腸腔內的菌羣,利於正常菌羣生存)。
3.治療內毒素血癥炎症性腸病的輔助用藥。

半乳糖甙果糖禁忌證

1.對半乳糖甙果糖過敏者。
2.闌尾炎、胃腸道梗阻、不明原因的腹痛者。
3.對乳糖或半乳糖不耐受者。
4.糖尿病或低糖飲食者。
5.尿毒症或糖尿病酸中毒患者。

半乳糖甙果糖注意事項

1.妊娠頭3個月慎用。
2.治療期間不能用其他輕瀉藥。
3.治療肝性腦病應適當加大劑量。

半乳糖甙果糖不良反應

1.半乳糖甙果糖不良反應少且輕微,偶有腹部不適、腹脹、腹痛。
2.劑量大時偶見噁心、嘔吐。
3.長期大量使用致腹瀉時會出現水電解質失衡。
4.以上不良反應在減量或停藥後不久可消失。

半乳糖甙果糖用法用量

1.肝性腦病:起初1~2天,每次10~20g,每天2~3次;後改為每次3~5g,每天2~3次。以每天排軟便2~3次為宜。
2.便秘:每次5~10g,每天1~2次。便秘治療劑量可根據個人反應來調節,如果48h內未見效果,可以增加劑量。

半乳糖甙果糖藥物相互作用

1.半乳糖甙果糖與新黴素合用時,可提高對肝性腦病的療效。因為新黴素可抑制腸道細菌,因而降低腸道氨的產生。而分解半乳糖甙果糖的類桿菌屬菌羣等,不受新黴素抑制。但也有國外資料報道認為,用新黴素來清除某些結腸細菌會干擾正常的半乳糖甙果糖降糖,阻礙結腸內容物的酸化。
2.半乳糖甙果糖與抗酸藥(如碳酸氫鈉等)合用時,可使腸內pH值升高,降低半乳糖甙果糖的療效,不宜合用。

半乳糖甙果糖專家點評

半乳糖甙果糖通過結腸內的滲透和物理作用而緩慢導瀉,對腸道菌羣、pH值、電解質不影響或影響小,故對慢性功能性便秘者有效且安全性大。半乳糖甙果糖能阻斷氨的吸收,尤其是肝病患者,但胃腸道阻塞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