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千里眼

(韓國發射的衞星)

鎖定
“千里眼”(Chollian)又稱“通信、海洋和氣象衞星”(Communication、Ocean and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COMS),是韓國發展的地球靜止軌道衞星,用於提供朝鮮半島及周邊區域的氣象和海洋監測。 [1] 
2010年6月26日,千里眼1號(COMS-1)衞星由阿里安-5運載火箭( 阿里安系列火箭)發射成功。 [2] 
中文名
千里眼
外文名
Communication、Ocean and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研製國家
韓國
類    別
對地觀測衞星 [1] 

千里眼衞星概況

千里眼衞星是韓國國內科學家主導研發的首枚地球靜止軌道衞星 [3]  ,主要用於提供朝鮮半島及周邊區域的氣象和海洋監測 [1] 
2002年,韓國科技部、氣象廳、信息通信部和海事漁業部等多個政府部門共同啓動COMS-1項目。COMS-1衞星衞星能在多個領域得到應用: [1] 
  1. 試驗通信。能在軌驗證成熟的通信技術,試驗寬帶多媒體通信服務。 [1] 
  2. 海洋水色監測。監測海洋環境和生態系統,與漁業信息相關的數據產品。 [1] 
  3. 氣象觀測。從地球靜止軌道對地面進行連續監測並獲得氣象數據,惡劣天氣現象的早起預警,監測海表温度和雲的長期變化。 [1] 
2010年6月26日,COMS-1衞星由阿里安-5運載火箭在法屬圭亞那太空中心發射成功 [2]  。COMS-1在發射到達地球同步轉移軌道後,繼而使用遠地點電機將自身升至地球同步軌道並且定點東經128.2°,一系列測試之後開始正常運轉,它的任務預計持續七年,但衞星設計壽命至少十年 [4]  。截至COMS-2衞星仍在研製中。 [1] 
  2020年2月19日上午7時18分(當地時間18日晚7時18分),韓國自主研發的環境衞星“千里眼2B”號在南美法屬圭亞那宇航中心成功發射升空。 [5] 

千里眼主要性能參數

阿里安-5運載火箭搭載千里眼衞星發射 阿里安-5運載火箭搭載千里眼衞星發射
千里眼衞星(COMS-1)採用歐洲星-E3000平台。衞星總體為箱形結構,採用雙組元推進系統。入軌定位後,COMS-1衞星的“氣象成像儀”和“數據及通信分系統”天線朝向地球,單翼的砷化鎵太陽翼面積約10.6㎡,可展開的Ka頻段天線反射器則被安置在東、西兩側。星上攜帶有“氣象成像儀”、“地球靜止海洋水色成像儀”和“Ka頻段通信載荷”3個有效載荷。 [1] 
“氣象成像儀”的尺寸為1.3m×0.8m×0.9m,質量約100kg。它可提供5個通道的圖像和地球表面雲層輻射資料,這5個通道的寬帶分別是0.55~0.80μm、3.50~4.00μm、6.50~7.00μm、10.3~11.3μm、11.5~12.5μm。該成像儀每隔15min便可傳送高清晰氣象數據,其主要任務包括監測雲層等氣象變化,提取和形成氣象資料,及早發現惡劣天氣現象;補充現有靜止氣象衞星網絡,為數值天氣預報模型的改進提供新數據等。此外,通過韓國的氣象資料處理系統,衞星還可提供沙塵暴、海水和地面温度等16項氣象信息。 [1] 
“地球靜止海洋水色成像儀”的尺寸是1.39m×0.89m×0.85m,質量約84kg,功率小於100W(含温度控制系統),望遠鏡焦距1171mm,空間分辨率為500m×500m,覆蓋範圍不小於2500km×2500km,譜段為0.4~0.9μm。該成像儀可監測朝鮮半島周邊海洋環境和海洋生態,還提供海岸帶資源管理和漁業信息等。 [1] 

千里眼主要技術指標

  • 運行軌道:地球靜止軌道,定點在東經128.2°; [1] 
  • 衞星發射質量:約2460kg; [1] 
  • 有效載荷質量和功率:316kg,1077W; [1] 
  • 衞星尺寸:2.6m×1.8m×2.8m; [1] 
  • 太陽翼面積:10.6㎡; [1] 
  • 總功率:2.5kW(壽命末期); [1] 
  • 設計壽命:≥10年; [1] 
  • 姿態和軌道控制系統:採用三軸穩定方式,滾轉和俯仰指向精度優於0.05°,指向穩定度為10μrad(8s)和55μrad(120s); [1] 
  • 天線指向精度:優於0.11°; [1] 
  • 位置保持精度:±0.5°; [1] 
  • 觀測數據及TT&C傳輸:L和S頻段; [1] 
  • 通信有效載荷頻率:Ka頻段(27.0~31.0GHz和18.1~21.2GHz) [1] 

千里眼歷史意義

千里眼衞星是韓國利用自己本國技術研製的首顆通信與海洋衞星。衞星進入目標軌道後,韓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七個擁有地球同步軌道氣象衞星的國家,第十個研發通信衞星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在地球同步軌道上運行海事觀察衞星的國家。多數商業衞星運行在地球同步軌道上。 [6] 
千里眼衞星可提供通信服務,並在東經128.2°軌道位置上執行氣象與海事觀測的任務。教育科學與技術部希望在多個領域取得進步,其中就包括氣象預報。而衞星正式運行之前,韓國氣象預報的間隔為30分鐘,這是由於韓國必須從外國氣象衞星上獲取數據 [6]  :韓國氣象廳利用日本靜止軌道衞星MTSAT-1R傳來的信息,每小時只能收到2次圖片;有關雲雨等影像,利用美國NOAA衞星的的低軌道信息,每天可以收取8次圖片。 [3] 
但擁有千里眼衞星後,韓國天氣預報的間隔時間可以縮短到8~15分鐘 [6]  ,每8分鐘獲取一次韓半島影像,由此有效地應對急劇的氣象變化。並且該衞星同時可以每天進行10次海洋觀測,對於韓半島周邊的海洋環境、海洋生態和氣候變化等進行觀測。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