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十堰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

鎖定
十堰市供銷社位於鄂西北武當山麓、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水源頭丹江庫區、舉世聞名東風汽車城,348萬人口的湖北省十堰市。市社機關位於人民路郵電街3號,轄五縣一市一區供銷社。
中文名
十堰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
地    點
十堰市
性    質
私有
職    能
合作社

十堰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基本概況

全市供銷社工作會議勝利召開 全市供銷社工作會議勝利召開 [1]
根據《湖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供銷合作社改革與發展的意見》(鄂政發〔2006〕20號)和湖北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關於十堰市縣級事業單位調整與設置的通知》(鄂編辦發〔2001〕15號)精神,設立十堰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以下簡稱市供銷社),是全市供銷合作社的聯合組織(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由市人民政府領導。 [2] 

十堰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職責調整

(一)增加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行業協會和村級綜合服務社等農村新型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職責。
(二)增加參與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職責。
(三)增加推進新農村現代流通網絡體系建設的職責。
(四)取消負責武當山珍系列產品的開發、生產、加工、銷售、儲藏等工作職責。 [2] 

十堰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主要職責

(一)宣傳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有關農村經濟工作及扶持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方針、政策和措施。
(二)擬訂全市供銷社的發展戰略和規劃,指導全市供銷社的改革和發展;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行業協會和村級綜合服務社等農村新型合作經濟組織發展。
(三)參與農村市場體系建設,負責新農村現代流通網絡體系建設,指導構建農村農業生產資料現代經營服務網絡、農副產品市場購銷網絡、日用消費品經營服務網絡、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以及煙花爆竹安全經營網絡。
(四)參與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指導和培育壯大相關龍頭企業;指導全市供銷社及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參與農業產業化服務,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後系列化服務。
(五)加強對全市供銷社及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業務指導與服務,協調其與政府部門和其他社會經濟組織的關係;監督、檢查全市供銷社及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方針、政策的情況。
(六)指導全市供銷社的經營管理和技改項目的管理。
(七)按照市人民政府的授權,對重要農業生產資料、農副產品以及防汛救災物資的收購、儲備和供應進行組織、協調和管理。
(八)行使本級社有資產出資人代表職能,加強社有資產經營管理,監督社有資產保值增值,並按出資額依法享有所有者的資產受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的權利。
(九)承辦上級交辦的其他事項。 [2] 

十堰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市供銷社設5個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
協助市社領導處理機關日常工作;負責市社機關綜合性會議的組織協調和會務工作,起草綜合性材料;協調機關內部各科室的工作關係,制定機關的工作制度,對機關工作進行督辦檢查;負責建議提案的辦理工作;負責文檔、機要、保密、印章、宣傳、信息等工作;負責機關電子政務、信息化工作和網站建設;負責接待、對外聯絡和機關行政管理、後勤保障工作。
(二)人事科(黨委辦公室)。
負責組織開展系統內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評先表彰工作;負責市社機關和直屬單位的機構編制、人事、勞動工資管理工作;組織指導本系統職工的業務、技術培訓和職業技術教育,管理職工學校;會同有關部門做好本系統工人技術等級考核鑑定和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工作,組織指導直屬單位的社會保障和專業技術職稱評審申報工作;負責機關和直屬單位的黨羣工作。
(三)財務資產管理與企業工作科。
負責編制、申報、管理和使用財政預算資金;負責市社機關和指導直屬單位的資產開發、利用和管理;負責市社參股、控股企業重大經濟活動監管和重要經濟合同的審查;負責市社參股、控股企業中股權收益的收取、管理和使用;指導、監督系統內政府主管部門批准立項的基本建設及相關工作;負責編制、彙總全系統財務會計報表工作;指導全市供銷社社屬企業改制工作;指導直屬企業擬訂改革改制方案,推進企業加強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健全企業高管人員的激勵與約束機制;研究擬訂直屬企業的發展戰略和項目建設規劃,協調、督辦有關工作和項目建設。
(四)經濟發展與農村流通科。
擬訂全市供銷社經濟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負責擬訂各縣市區供銷社和直屬企業年度綜合目標考核辦法並組織實施;負責本系統投資項目的論證、編制、申報、立項和管理;負責本系統的品牌建設和標準化工作;組織全市供銷社參與農村市場體系建設工作;擬訂農村現代流通網絡體系建設規劃並組織實施;監督檢查本系統執行價格政策情況,為政府價格決策提出建議;承擔政府委託的重要商品計劃安排、儲備和供應;負責對所屬企業及各縣市區供銷社經營業務進行指導、協調和服務;推動全市供銷社的科技開發、技術引進和推廣應用,組織協調開展對外經濟貿易業務;組織對農村市場的調查分析,彙總全系統統計報表,收集、發佈經濟信息。
(五)合作指導科。
負責全市供銷社改革與發展等課題調研,總結推廣典型經驗;擬訂基層供銷社、農民專業合作社、村級綜合服務社、各類專業協會等農村新型合作組織的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組織指導全市供銷社參與和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配合有關部門開展農民科技知識普及和科技興農工作;負責本系統的普法宣傳工作、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工作。
紀檢監察機構 按有關規定設置。
離退休幹部科 負責市社機關離退休幹部工作,指導所屬單位的離退休幹部工作。 [2] 

十堰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人員編制

市供銷社機關全額撥款事業編制為33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3名,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1名,工會主席1名,總會計師1名;正科級領導職數7名(含監察室主任、離退休幹部科科長各1名),副科級領導職數6名。 [2] 

十堰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改革發展

通過改制發展,由2000年年購銷16億元,虧損500萬元,發展到全系統有新企業51家,資產總額達5.58億元,發展市縣鄉村4級連鎖經營新網絡網店5319個,配送中心22個,新增就業崗位8500多個。年購銷突破57億元,農副產品收購助農增收5.9億元,彙總利潤達1200萬元,是湖北地市州供銷社利潤第一個突破千萬的市社。
“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新網工程”建設突飛猛進。從2005年開始全市系統以新合作和興合農資2個龍頭企業為抓手,全面規範建設市縣鄉村4級連鎖配送農流新網絡,發展農村超市1351個,農資放心店1301個,農產品經紀人1184個,再生資源回收網點617多個,綜合服務社319個,有品牌有產品的專業合作社142個,帶動、入社、聯接農户4.5萬户,實現銷售9.6億元,幫助農民實現銷售收入達1億元。農產品生產基地1.3萬公頃,自有註冊品牌10個,通過有機認證8個。建立農資科技示範田170公頃。已建立日用工業品市縣級配送中心11個,農資配送中心11個,年為農家店配送額20億元。綜合服務項目10個以上。特別是把新合作貼牌產品、代理商品配送到農村超市,由於價廉、質量好,受到農民歡迎。年連鎖銷售生活資料達14.2億元,農資5.9億元。 [3] 
幾年來,湧現出了一大批產權明晰,管理規範,效益好的龍頭企業、有品牌的專業社。再現了供銷社生機與活力。如年銷售過億元連鎖品牌企業十堰市新合作鑫城超市連鎖有限公司,十堰市興合農資連鎖有限公司、十堰市金滿園農資有限公司、十堰市武當山珍系列產品開發有限公司等,農產品品牌有:“武珍”“新合作”系列武當特產,“順溪”系列豆製品、魔芋食品,“回家”系列山野菜 、“武當”柑橘、“丹江” 柳氏風味魚、“綠野山田” 葛粉、“丹龍”粉條、“梅子貢”“聖水”系列、“武當道茶”系列無污染有機綠茶等等。新合作公司、山珍公司、順溪豆製品專業合作社、益羣山野菜專業社等一批企業把農民生產的農產品收起來加工包裝生產十幾種品牌10多個系列近百個品種的武當特產通過全國新合作連鎖平台等銷到全國和出口國外,為農民增收和農村商品雙向流通發揮了主渠道和帶動作用。年為農收購銷售農產品助農增收7.9億元。 [3] 

十堰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服務三農

全市供銷社召開農超對接工作會 全市供銷社召開農超對接工作會 [4]
建設農村現代流通網絡體系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力爭用3-5年時間高標準規範完善和發展農業生產資料連鎖經營和科技服務、農產品生產加工及購銷經營、農村日用消費品連鎖經營、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農村綜合服務社五大經營服務、信息化服務體系。建設日用工業品、農資放心店、農產品經紀人、再生資源回收點和村級綜合服務社各1千個,總計5千個經營網點;培育有市場、有品牌、有規模的集農產品生產、加工和銷售為一體的專業合作社30個;重點培育20家龍頭企業,其中,市直銷售過5千萬元以上的企業達到10家,縣市供銷社直屬企業銷售過千萬元的10家;發展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農產品交易、農資配送等專業市場10個。 [3] 

十堰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所獲榮譽

2020年12月31日,入選“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名單。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