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十八拐梁

鎖定
十八拐梁,位於安康建民鎮,越河(今改名為月河)南岸,與青峯寨山體相連,是青峯寨東邊的一道屏障。山體高度不足青峯寨一半,由北向南延伸幾十公里,共有十八個彎,因此得名十八拐梁。
中文名
十八拐梁
地理位置
安康建民鎮,越河南岸 [1] 
著名景點
信呼崖
著名景點
人面相
白馬石
礦產資源
水晶石、沙金、自然銅

十八拐梁景點簡介

十八拐梁簡介

十八拐梁 十八拐梁
十八拐梁北由越河南岸大麥地溝上游一公里處向南延伸,南邊最頂頭鏈接青峯寨西南山麓,此處世居張姓,當地稱:張院(張家院),屬於鳳凰山山脈東部。

十八拐梁自然環境

十八拐梁北臨越河,南麓與青峯寨山體相連,與青峯寨山體形成峽谷,亦形成一條小河流,由青峯寨山體北側峽谷流出,匯入越河流域。十八拐梁植被豐富,有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知青上山下鄉栽種的松樹林千餘畝。峽谷怪石險灘處處可見,青山綠水游魚成羣。

十八拐梁形成與礦產資源

十八拐梁形成簡述

十八拐梁形成原因當地人眾説紛紜,真正的形成原因應該與越河、漢江有直接關係。據《史記》載:景帝后元年(公元前144年),五月丙戌,地動。其早食時復動。上庸地動二十二日,壞城垣。
根據《史記》中這段描述,漢水流域改道很有可能就是因為這次地震引起的,漢水流域改道以後,剩下的河牀就是現在的越河流域。十八拐梁就是這次地震中,漢水流域河牀凸起的一座小山脈。十八拐梁和青峯寨、鯉魚山牛山寨,都屬於皺皮山地貌,尤其值得提起的是,十八拐梁梁頂全是河沙與卵石,當地人在暴雨時紛紛在十八拐梁頂淘金。

十八拐梁礦產資源

十八拐梁峽谷與青峯寨西南側峯小溪交匯處當地人叫三岔溝,此處自古出產石碳。由三岔溝順峽谷下游兩公里處有小規模水晶石礦藏。十八拐梁頂沙金含量豐富,據當地人介紹,解放前夕與古代時,有人成年四季呆在梁頂拾取麥豆金。峽谷中富含自然銅,由於水流形成的峽谷兩岸,自然銅暴露於野處處可見。

十八拐梁景點與傳説故事

十八拐梁信呼崖

貓頭鷹當地土名:信呼,信呼是模仿貓頭鷹叫聲而得名。由於信呼崖歷史以來羣居貓頭鷹,因此得名信呼崖。信呼崖是十八拐梁第一景點,山崖面正對青峯寨,崖高約兩百米,山崖上有大小石洞百餘處,怪石嶙峋,懸崖峭壁無人攀登。只有成羣結隊的貓頭鷹,在夜幕降臨的時候飛出覓食。

十八拐梁人面相

信呼崖北半公里處,山體開始有土壤,祖輩有在此耕地,由於長時間耕地水土流失,導致山體裸露,形成一個巨大的側身人面相。

十八拐梁白馬石

白馬石在當地婦孺皆知,由峽谷入口進入峽谷約兩公里處,有一巨大白色石英石,相態酷似匍匐卧下的一匹白馬在溪水中央,關於白馬石的傳説也很多 。

十八拐梁傳説故事

相傳,在很久以前,青峯寨下村莊良田千頃,人們過着富足的生活。突然有一年,不知從哪裏跑來一匹白馬,夜裏偷食莊稼,村民們想盡一切辦法也無法將其捕獲。後來村民萬般無奈,就上青峯寨的青峯觀,請青峯道人下山幫忙。
經過青峯道人卜卦得知,此馬來自西方天界,無處安身,才鑽入十八拐梁峽谷中。應村民的邀請,青峯道人下山,當天晚上追趕白馬的時候,將馬追入峽谷兩公里處斬殺於峽谷水中。從此白馬變成一塊白石,常年卧在十八拐梁峽谷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