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十五連盞銅燈

鎖定
十五連盞銅燈,戰國燈具。1977年平山縣三汲村戰國中山國王“錯”墓出土,高82.9釐米,是戰國時期出土的最高燈具。整體造型猶如一棵大樹,主幹矗立在鏤空夔龍紋底座上,由三隻獨首雙身、口銜圓環的猛虎托起。四周伸出七節樹枝,枝上托起15盞燈盤,高低有序,錯落有致。每節樹枝均可拆卸,榫口形狀各自不同,便於安裝,並可根據需要增減燈盞的數目。架枝上塑有遊動的夔龍、鳴叫的小鳥和頑皮嬉戲的羣猴。樹下站立赤膊短裳的鮮虞族家奴二人,正向樹上拋食戲猴。底座上刻有銘文兩處24字。 [1] 
中文名
十五連盞銅燈
出土年代
1977年
珍藏場所
河北省博物館
文物原屬
平山縣中山王墓
製造年代
戰國中期
文物類別
青銅器
高    度
82.9cm
重    量
13.8kg
座    徑
26cm

十五連盞銅燈發掘出土

中山國王陵規劃圖 中山國王陵規劃圖
1974年河北省文物部門接到報告,平山縣三汲鄉農民大規模平整農田,不斷到附近兩座大土丘上取土,一些古代文物已被挖出並造成了破壞, 考古人員迅速趕到現場,對現場進行清理勘察。中字形的墓室格局證明這是一個王的陵墓,考古工作者發現這個墓穴的主墓室已經遭到了嚴重的盜掘。之後民工在取土時,一腳踩出了個大窟窿。對窟窿進行清理後,發現原來是個庫。庫與主墓室毫不相連,這種墓葬形式,以後被證明為是戰國時期中山國陵墓所獨有的,也正是由於庫的存在,才使大量的珍貴文物躲過盜劫,得以為世人所見。隨着1號墓兩側庫的打開,人們如願以償的發現了數量眾多的珍貴文物,最先出土的是大量奇巧瑰麗的生活用品。錯金銀雙翼神獸戰國錯金銀四龍四鳳銅方案、十五連盞銅燈等相繼出土。 [2] 

十五連盞銅燈文物特徵

十五連盞銅燈
十五連盞銅燈(4張)
十五連盞銅燈整體造型猶如一棵大樹,主幹矗立在鏤空夔龍紋底座上,由三隻獨首雙身、口銜圓環的猛虎托起。四周伸出七節樹枝,枝上托起15盞燈盤,高低有序,錯落有致。每節樹枝均可拆卸,榫口形狀各自不同,便於安裝,並可根據需要增減燈盞的數目。主架枝上方塑有遊動的夔龍,第四層曲枝上有兩隻鳥在啼鳴,第一、二、三、六層曲枝上有嬉戲的猴子共8只,其中第三層曲枝上的兩隻猴子單臂攀援、全身懸空,似在向座上之人討食。樹下站立赤膊短裳的鮮虞族家奴二人,正向樹上拋食戲猴。十五連盞銅燈設計精緻,工藝考究,人、虎、猴、鳥、龍生動自然,妙趣橫生。 [3] 

十五連盞銅燈文物研究

十五連盞銅燈 十五連盞銅燈
連盞燈又稱連枝燈,或樹形燈,出現於戰國中晚期至東漢,1976年出土於河北省平山縣中山王墓的十五連盞燈確為連枝燈中的佳作,是已發掘的高度最高的戰國燈具,考證認為其並非是放置在桌台上的案燈,應為置於房中的落地座燈。 [4] 
文物價值
東周時期的中國處於動盪的社會形態中,哲學、文學和藝術等各個領域都表現得極其活躍。藝術家們不再侷限於以往的格式和題材,開始在更廣闊的天地中表現自己所認識與想象的大千世界。人與自然中的動物,自然中的動物與動物都成了創作的源泉。十五連盞銅燈設計精緻,製作工藝考究,人、猴、鳥、龍共處一體,構思奇特,妙趣橫生,整個構圖注意對稱,十五枝燈盞穿插佈置,千姿百態,是燈具中的佳品。 [5] 

十五連盞銅燈器物銘文

底座邊立面上刻有銘文二十五字:“十祀,左車,嗇夫事斁,工弧,冢一石三百五十五刀之冢, 右轡者”。 [6]  大意為“十年,虛左以待的馬車,眾多服侍的官員,精良的用具,造價一石三百五十五刀的墓,右邊有馬伕。”,描寫了墓主人墓葬的級別和浩大的墓葬場面。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