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區均祥

鎖定
區均祥,男,漢族,中國人,平喉唱家。年少時即患弱視,故在澳門有“盲仔祥”的稱號。對學習音樂頗有天賦,而且聽覺敏鋭。吹、彈、打皆能。10餘年前香港興起“豉味”唱腔,他以自彈三絃唱曲應邀自澳渡江參與,頗受稱許。
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南音説唱代表性傳承人。 [1-3] 
中文名
區均祥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職    業
音樂家
代表作品
《孤舟晚詠》,《浪子回頭》
性    別
傳承項目
南音説唱

區均祥人物經歷

南音為廣東粵語説唱,古來南音唱家多為盲藝人,名地水南音南音之序曲、行腔、過門變化多端,有慢板、中板、流水板三種主要板式,其中又各有快慢變化。旋律則主要有正線、乙反兩種。南音唱詞多敍離情別意,文雅可觀。 區均祥天生弱視,而於南音有出神入化之造詣。嗓音蒼涼有韻,行腔宛轉自然,是為南音正宗。

區均祥所獲榮譽

2017年12月28日,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 [1] 
2018年5月,被評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4] 

區均祥評審意見

澳門特別行政區南音説唱代表性傳承人區均祥師承瞽師劉就,並鑽研銀嬌、杜煥、何臣、朱仲平、葉航等人的唱功,結合自己沉穩的聲線和演繹方式,形成個人的南音演唱風格。他通過名師指點,博取眾家之長,學到了南音説唱的主要唱段。該申報人曾在港澳台、東南亞、美洲等地多次演出,參加各種非遺展演活動,產生了較好的社會影響,也得到同行們的一致認可。他演唱風格得到了羣眾的高度認可,在代表作品上比較突出,並改編和創作南音曲詞,如《孤舟晚詠》、《浪子回頭》、《悼薇娘》、《王大儒》、《歷劫英雄》等。他在表演上既有傳承,融合名家特點,而且具有代表性,而且在社會上產生較強的影響力,能得到同行和社會上的認可和好評。他的傳承譜系清楚,傳承意願表現強烈,而且在傳承上有耐心,有想法,形成了該項目的社會性和藝術性。經評審,區均祥符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標準。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