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韓村

(江蘇高郵市甘垛鎮下轄村)

鎖定
北韓村位於江蘇高郵甘垛鎮下轄村,是一個較為古老的村鎮。江蘇省西部,高郵湖東岸,高興東一級公路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
中文名
北韓村
行政區類別
行政村
所屬地區
江蘇高郵甘垛鎮
地理位置
江蘇省西部,高郵湖東岸
面    積
3748 畝
電話區號
0514
郵政編碼
2256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温潤季風氣候
機    場
高郵機場揚州泰州國際機場
火車站
高郵高鐵站高郵北站
車牌代碼
蘇K
方    言
江淮官話-洪巢片-揚州小片高郵話

北韓村歷史典故

北韓村是江蘇高郵甘垛鎮較為古老的村莊之一。有資料記載,北韓村是一個移民遷徙、成村於明初的村落。當地的村民也都聽老輩人説:明開國之初,今北韓至徐韓一帶,是一片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荒曠之野。雜草叢生,茆草遍野,到處都是水荒,小野生動物出沒其間。發生在明代初期,當時朝廷從江南遷移大量人口到蘇北一帶進行墾荒,歷史學家稱之為“洪武趕散”,因朱元璋的部隊頭扎紅巾,故民間稱之為“紅巾軍”、“紅軍”,“洪武趕散”也被稱為“紅巾趕散”或“紅軍趕散”。“紅蠅趕散”則是“紅巾趕散”的訛傳,可能是出於對紅巾軍的不滿而將其暗喻為紅蠅瘟疫的緣故。
後來,“一王姓老祖先思田公攜三子漂泊到此成家立業,王氏子孫以勤勞的雙手、拼命的耕作,在興化西南山村(當地自然地名今尚存)之西荒灘上,劈荊斬棘,開荒拓地,修蓋房舍,傳衍後代,生息繁衍至今已二十代。頑強地生存了下來,終至成為一個村落,並以當地到處是茆子草河東為村名,取名曰“茆垛東村”。隨着人口的增多,南山村之東的大片荒地也逐漸得到了開發。為生計方便,王氏後代又在匯於茆垛東新開闢的土地上修建了新房舍,為了方便稱謂,便以其地處窪地,天氣比較寒及南韓之北而得名“北寒莊”。地方方言“韓”、“寒”同音。又不知過了多少年,韓、寒互訛,以訛傳訛,北寒莊和南韓莊都演變為北韓村和徐韓村。而見之於民國中葉的資料中,卻載為“北寒”,並一直沿用至今。
從這兩則資講中可似推測“韓”、“寒”之變,當在清末民初之際,究竟何年,不得而知。終於1949年底,與北寒村河北的北宋莊聯合成一個村,被正式定名為“北韓村”。
村實行村務公開制度,定期對宣傳欄進行更新,召開黨員和羣眾代表大會,讓全體老百姓監督我們的工作進展,真正的實現了透明辦公。
在上級領導的指引下,村裏經濟蓬勃發展,農業產業結構得到有效調整,農民持續增收。形成了以養殖、棉花、水稻為主體的農業生產框架,有些產品由於品質好、價格低廉而暢銷周邊。在原有的生產模式下,我們積極探索,確定把高效農業產業做大做強。村裏還積極爭取向外招商引資,希望有經濟實力的大企業落户北韓村。
相信在黨的政策指引下,北韓村會一步一個台階,村兩委這個龍頭作用會迅速讓全村羣眾腰包鼓起來. [1] 

北韓村地理環境

北韓村地處長江三角洲,位於江蘇沿江經濟開放帶的北側,京滬高速公路寧靖鹽高速公路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高興東一級公路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位於高郵市甘垛鎮最北邊,與興化市接壤,全村土地面積3748畝,其中水產養殖面積1146畝,人口1780人是甘垛鎮最大的一個村,確保村農業生產的豐收,全村人民在黨的惠民政策下過着幸福的生活。

北韓村經濟概況

全村人民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實現了自然村與自然村的互通,在村村通工程的基礎上,又修建了新的橋樑,把原有的村級路面重新鋪修,讓廣大羣眾生產便捷、生活便利、安居樂業。村裏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達到98%,尊老愛幼風尚盛行。村兩委除了開展日常的工作外,積極加強鄉風文明建設,先後成立了兩支舞龍隊、舞獅隊等多項供農民娛樂的團體,在農閒時候活躍在全村的田間地頭,呈現出一片歡樂的景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