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蝗鶯

鎖定
北蝗鶯(學名:Locustella ochotensis)是鶯科、蝗鶯屬小型鳥類,體長14-16釐米。上體鏽褐色,頭和背僅具不明顯的暗色斑,眉紋灰白色,尾呈凸狀具暗色亞端斑和白色端斑,外側尾羽依次變短。下體白色,胸和西脅綴皮黃色。 [1] 
北蝗鶯主要棲息於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的河谷兩岸、沼澤濕地和蘆葦岸邊茂密的灌叢和高草叢中,有時也沿着路邊的灌叢和草叢進入亞高原的草地。遷徙。常單獨或對活動,行動很隱蔽,不易被發現。以昆蟲及其幼蟲為食,尤以鞘翅目和鱗翅目昆蟲為多。分佈於文萊、中國、印尼、日本、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俄羅斯。
(概述圖參考來源: [2] 
中文名
北蝗鶯
拉丁學名
Locustella ochotensis
別    名
柳串兒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雀形目
鶯科
亞    科
鶯亞科
蝗鶯屬
北蝗鶯
亞    種
無亞種 [3] 
命名者及年代
Middendorff,1853
保護級別
無危(LC) IUCN標準 [4] 
外文名
Middendorff's Grasshopper-warbler

北蝗鶯動物學史

有關北蝗鶯的分類和亞種分化,意見尚不一致。Meise(1938)、Vaurie(1959)基於冬季在印度尼西亞採得了北蝗鶯(Locustella ochotensis)和小蝗鶯Locustella certhiola)之間的雜交種標本,因而將它們併入同一種。De ment’evand Gladkov(1954,1968)則將小蝗鶯(Locustella certhiola)和北蝗鶯(Locustella ochotensis)分別作為兩個不同的種,理由是它們在東西伯利亞北部相遇而彼此相互不交配繁殖或很少有相互交配繁殖的,這一意見到後來為多數學者所認可(Watson etal. 1986;Sibeley& Monroe 1990;Howard and Moore 1991;鄭作新1994;Inskipp et al. 1996),然而Beaman(1994)報告在鄂霍次克海北部這兩個類型之間的中間類型頻繁出現,而且它們之間的鳴聲也相似,這樣它們之間是同一種還是不同的種仍難以定論,需進一步研究。另外後來不少學者也將Pleskei分別作為獨立種。而不少學者則將它和北蝗鶯作為同一種。 [1] 

北蝗鶯形態特徵

北蝗鶯
北蝗鶯(11張)
成鳥雌雄羽色相似。上體棕褐色或鏽褐色,頭頂和枕橄欖褐色有時微沾灰色,腰和尾上覆羽較棕,頭頂和背部羽毛中央部分較暗,因而在頭和背部形成不明顯的暗色斑紋,眉紋灰白或污白色。眼先和貫眼紋鏽橄欖褐色,頰和耳羽淡褐色。兩翅和尾棕褐色或褐色。尾上面常綴棕色具不清晰的明暗相問橫斑。尾呈凸狀,外側尾羽向兩側依次縮短,所有尾羽均具窄的白色尖端。翅上覆羽,特別是次級飛羽通常具近白色或淡色羽緣,其餘飛羽羽緣與背同色。頦、喉、腹白色,胸亦為白色,但或多或少綴有淡橄欖色或皮黃褐色,兩脅和覆腿羽橄欖褐色,尾下覆羽淡橄欖皮黃色。秋羽和春羽相似,但秋羽上體較春羽多褐色。 [1] 
幼鳥和成鳥相似,但兩翅較暗,頭和背有更明顯的暗色斑點或條紋,下體黃赭色,下喉和上胸具不明顯的斑點或斑點痕跡,尾下覆羽橄欖皮黃色。 [1] 
虹膜淡褐色,上嘴暗紅褐色,下嘴和上嘴嘴緣粉紅色微沾紫色,腳灰粉紅色或肉色。 [1] 
大小量度
性別
體重
體長
嘴峯
跗蹠
雄性
16-24克
140-158毫米
11-14毫米
68-76毫米
51-63毫米
20-25毫米 [1] 
雌性
65-70毫米
48-58毫米

北蝗鶯近種區別

小蝗鶯Locustella certhiola)、史氏蝗鶯Locustella pleskei)、黑斑蝗鶯Locustella naevia)和北蝗鶯都非常相似。小蝗鶯頭頂和背部黑色縱紋明顯;黑斑蝗鶯尾無白色端斑;史氏蝗鶯上體灰褐色、無暗色斑紋,尾部白色尖端亦較小。區別甚明顯,野外不難識別。 [1] 
小蝗鶯 小蝗鶯
史氏蝗鶯 史氏蝗鶯
黑斑蝗鶯 黑斑蝗鶯
北蝗鶯 北蝗鶯

北蝗鶯棲息環境

北蝗鶯主要棲息於平原、低山山坡灌叢和高草叢中,也棲息於林間空地、湖泊與河流岸邊灌叢與草叢,有時也沿着路邊及河流兩岸的灌叢和草叢進入到亞高原草地。 [1] 

北蝗鶯生活習性

行為:常單獨或成對活動,通常將自己隱藏在茂密的灌叢或草叢下,尤喜在河邊柳灌叢中活動和覓食。善鳴叫,通常在到達繁殖地後就開始鳴叫,常常整天站在高的灌木、蘆葦頂端和飛到空中嗚唱,有時晚上也鳴唱不息。鳴聲尖鋭,似不斷重複的“衞其-衞其-衞其-”聲。 [1] 
遷徙:中國主要為過路鳥,每年春季多在4-6月、秋季多在9-11月見於中國,後來在中國吉林省延邊和四川等地多次於5-6月間見到,有可能在吉林省長白山地區繁殖(博桐生等1965,1985;趙正階等1984,1988)。但未得到進一步證實。 [1] 
食性:主要以鞘翅目、鱗翅目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 [1] 

北蝗鶯分佈範圍

北蝗鶯世界

存在(居住地):文萊、中國、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俄羅斯聯邦(東亞區)。 [4] 
遊蕩:中國(香港)、美國。 [4] 

北蝗鶯中國

在中國吉林(長春和延邊為夏候鳥)、遼寧大連、北京、上海、山東青島、江蘇沙衞山島、福建福州、廣東(旅鳥)、台灣(迷鳥)。 [5] 
北蝗鶯分佈圖 北蝗鶯分佈圖

北蝗鶯繁殖方式

繁殖期5-8月。通常營巢於地上或靠近地面的草叢中,巢呈杯狀,主要用枯草莖和草葉編織而成,內墊以細草莖和小鳥羽毛。每窩產卵5-6枚,卵的顏色變化較大,有粉紅色、暗粉紅色和灰粉紅色,綴以形狀不一的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19-21.4毫米×14-15毫米。 [1]  [5] 

北蝗鶯保護現狀

北蝗鶯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4]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6] 

北蝗鶯種羣現狀

全球種羣規模尚未量化,但該物種在其分佈地為常見且局部豐富種羣(del Hoyo等人,2006年),而全球種羣數量估計包括:在中國台灣約50-1000只遷徙個體,約50-1000只越冬個體;在韓國約50-1000只遷徙個體;在日本約有小於100000對繁殖對和約小於1000只越冬個體;在俄羅斯約10000-100000對繁殖對和約1000-10000只個體(巴西,2009年)。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