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史氏蝗鶯

鎖定
史氏蝗鶯(學名:Locustella pleskei):外形與北蝗鶯相似,但體型較大,上體色較灰暗。頭頂斑紋不可見,頰部斑紋模糊。上體灰橄欖褐色,頭部斑紋不可見;尾羽末端具白斑。下體呈污乳白色,胸、脅及尾下覆羽橄欖褐色較淡,尾羽末端具近端黑斑和淡色先端,退化飛羽長於初級覆羽約2毫米。虹膜褐色或暗榛色;上嘴褐色,下嘴灰肉色;腳暗肉色。
主要棲息於裸露高地及山麓的開闊荊棘叢,海洋、河口、沿海島嶼,以及海邊和水塘、沼澤和紅樹林地帶。常單獨活動,多在海邊蘆葦叢和紅樹林中活動和覓食。性膽小,善隱藏,通常不遠離海岸。分佈於中國、日本、朝鮮、韓國和俄羅斯薩哈林島(夏候鳥),冬季飛往印度尼西亞的巽它羣島。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學名
史氏蝗鶯
拉丁學名
Locustella pleskei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雀形目
鶲科
亞    科
鶯亞科
蝗鶯屬
史氏蝗鶯
亞    種
無亞種 [2] 
命名者與年代
Taczanowski, 1889
英文名稱
Styan's Grasshopper Warbler
保護級別
易危(VU) IUCN標準 [3] 

史氏蝗鶯形態特徵

史氏蝗鶯
史氏蝗鶯(13張)
史氏蝗鶯雌雄羽色相似。嘴明顯較其他蝗鶯長而粗壯,上體從頭到尾包括兩翅覆羽飛羽表面灰褐色或暗褐色,沒有任何中央斑或縱紋。腰和尾上覆羽稍淡,性呈凸狀,中央尾羽最長,外側尾羽依次縮短,性具不明顯的深淺兩色橫斑和寬的暗色次端斑,除中央一對尾羽無白色尖端外,其餘外側尾羽具有窄的白色尖端。第二枚初級飛羽和第5枚等長或介於第5枚和第6枚之間,第3枚和第4枚初級飛羽亦等長。眉紋污白色。貫眼紋黑色。下體白色,胸和兩脅綴有皮黃色。 [4] 
虹膜褐色或暗榛色,上嘴褐色,下嘴灰肉色,腳暗肉色。 [4] 
大小量度:體長150毫米;嘴峯15-18毫米;翅65-74毫米;尾56-68毫米;跗蹠23-27毫米。 [4] 

史氏蝗鶯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裸露高地及山麓的開闊荊棘叢,海洋、河口、沿海島嶼,以及海邊和水塘、沼澤和紅樹林地帶。常在海邊紅樹林和蘆葦、沼澤中活動,通常不遠離海岸活動。 [4]  更喜歡有厚草、蘆葦或低矮灌木的濕地棲息地,這樣可以保持隱藏和安全繁殖。 在冬季,棲息在紅樹林和蘆葦牀附近的低矮灌木叢中。在日本,它們尤其更多的是生活在密集的竹草、小山茶樹、松樹林和月桂樹林。 [5] 

史氏蝗鶯生活習性

史氏蝗鶯在中國主要為旅鳥,僅春秋遷徙季節見於中國東部和東南沿海,或許有部分在中國越冬。常單獨活動,多在海邊蘆葦叢和紅樹林中活動和覓食。史氏蝗鶯表現出一種特有的躲藏行為。它們通常在厚厚的植被中靠近地面的地方活動。性膽小,善隱藏,通常不遠離海岸。 [4]  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 [5] 

史氏蝗鶯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日本、韓國、俄羅斯聯邦(東亞區)和越南。 [3] 
遊蕩: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3] 
史氏蝗鶯分佈圖 史氏蝗鶯分佈圖

史氏蝗鶯繁殖方式

繁殖季節通常從5-7月,並且雄性通常在雌性之前大約兩週到達繁殖地。在求愛和繁殖期間,雄鳥會變得更加顯眼,在蘆葦上棲息並大聲唱歌以吸引配偶。與雌性史氏蝗鶯不同,雄鳥總是重新使用相同的繁殖地點,並且在大多數情況下,雌鳥在其一生中只在一個巢裏繁殖一次。然而,在某些情況下,雄性可能一次與多於一個雌性繁殖。 [5] 
一般來説,雌性史氏蝗鶯在繁殖季節的不同時間繁殖,這取決於它們的年齡。較年輕的雌鳥通過在繁殖季節後期交配來提高其存活率,而年齡較大的雌鳥通常較早交配以提高其繁殖率。雌鳥更喜歡羽毛具有更寬生長帶的雄鳥,因為這代表了比生長帶更窄的雄鳥更健康。 [5] 
史氏蝗鶯在低矮的柳樹叢和灌木叢中築巢,通常低於2米。在巢內平均產下4個蛋,一般產3-6枚卵。雌鳥將卵孵化約14天。孵化後幼鳥離開巢穴的時間大約13-15天。 [5] 

史氏蝗鶯保護現狀

史氏蝗鶯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易危(VU)。 [3] 

史氏蝗鶯種羣現狀

史氏蝗鶯的主要威脅是棲息地喪失,這是由於人類活動,包括住宅和商業開發,農業和污染。 [3] 
俄羅斯圖們江的大規模開發項目可能導致人類活動增加,污染也相應增加。在日本的伊豆羣島,東京政府提交了一項旅遊開發項目提案,該項目涉及破壞該物種大部分棲息地。毫無疑問,這種發展將對生活在這些島嶼上的史氏蝗鶯繁殖地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在中國,沿大陸海岸不斷髮展,減少和降低了史氏蝗鶯的濕地棲息地。 [3] 
史氏蝗鶯的衰落原因並不全是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的。 2000年日本三峽地區的火山爆發導致整個地區被灰燼覆蓋,造成葉蟲數量嚴重減少,導致依賴於該物種的鳥類嚴重缺糧。昆蟲作為食物來源。火山爆發還導致土地坍塌形成400米深的隕石坑,摧毀了50%的史氏蝗鶯的棲息地。以及排放出對史氏蝗鶯有毒的氣體,進一步加劇了它們的種羣數量下降。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