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九龍蓮花池

鎖定
九龍蓮花池俗稱北聯靈湫,在寧夏隆德縣縣城東北四十里,古稱北亂池。按《鳴沙石室佚書》“聯”、“亂”實為一宗,本意為結合親近、略加引申為密切、和順、團繞。山有九峯團繞,山中間池水瀲灩,周圍三里,深不可測。
中文名
九龍蓮花池
俗    稱
北聯靈湫
位    置
寧夏隆德縣縣城
古    稱
北亂池

九龍蓮花池簡介

《史記》祀湫淵於朝那,惠文王使張儀陰謀伐楚,為文投湫中詛雲:“敢昭告於巫咸大神以底楚王熊相之多章。”即是“詛楚文”。趙浚谷《平涼志》考訂,“今華亭西北湫頭山即秋注淵”,“而其最著者自湫頭以外隆德東北亦有靈湫,土人分南北亂雲”。北亂池神是宋乾德年間隴幹人嚴輝,因戰功敕封惠澤大王(一言蓋國大王),受祀於此。
北亂池,山峻拔,水清洌,煙雲繚繞,神密莫測,如果雲集山頭,必有雨,雷陣雨初發,多從此山起雲,因此稱雲根雨穴。元武德將軍開城州達魯花赤忽都魯沙乞雨於此,刻碑以記,碑文曰:
二儀判,清濁分。陽凝成山,陰積成水。考稽泰運,推否洪波氾濫,堯獨憂之。敬命伯禹,決江河,導三四通淮,龍蛇歸所。川靈既浚,黎庶亦安。乃刊祀典辨載羣神,各有配享。

九龍蓮花池歷史溯源

是湫池,肇於春秋,威於炎漢,享於唐宋嘉時。至於我聖元,以其能興雲致雨,普萬物,通百和,有益於人者,祀之。故每值歲旱,郡官謹更率舊章,儀用昭明,則風雨應候。白谷繁殖,黎庶時雍。此政德休明,禎祥之兆也。荒淫臊穢,靡恭禮祀,儀不中式,篤災必降,此政德匪藏,妖孽之萌也。天曆二年改元,承事郎同知開城州事,脱因以請命蒞是幫威隆。恩逾冬至郡,盜遁奸革,政均令行。歲辛未抵夏,彌月不雨。脱因窺祿之報,順民之則,沐心浴身,露頂跣足,跪拜聖湫。越三日,陰陽仍翕,風雨應起,戢潤品物,稼穡鹹享。於是,功曹僚庶,乃相謂曰:“是湫之靈,澤福有功於人;是公之城,奏格無言於神。”盛德盛事,可無述焉?當勒石以記鴻勳,垂於萬年,俟之來者,亦將有驗於斯文也。
至順二年歲次辛未,秋九月戊戍十九日辛卯立石。
祠廟位於池北岸,山門左右立石獅各一,石階12級至一殿,內供惠澤大王。殿址佔地4分。升12級,至後殿,殿址略大,供祀神祇多位。山門及兩廟院各置一六角形大石香爐,舊宇不存,池水依然。
在巔有一小泉,泉水增而不溢,取之不盡,相傳飲以滴水滴眼睛可明目;飲之可治百病;男女共飲可成伴侶;反目夫妻取飲即可和睦;結仇朋友飲之親暱;能使人養顏,健康長壽。

九龍蓮花池杜甫贊靈湫的詩

杜甫 靈湫詩:
東山氣鴻蒙,宮殿居上頭。君來必十月,樹羽臨九州。陰火煮玉泉,噴薄漲巖幽。
有時浴赤日,光抱空中樓。閬風入轍跡,廣原延冥搜。佛天萬乘動,觀水百丈湫。
幽靈斯可怪,王命官屬休。初聞龍用壯,擘石摧靈邱。中夜窟宅收,移因風雨秋。
倒懸瑤池影 ,屈注蒼江流。味如甘露漿,揮美滑且柔。翠旗淡偃蹇,雲車紛少留。
蕭鼓盪四冥,異香泱漭浮。鮫人獻微綃,曾祝沉豪牛。百祥奔盛明,古先莫能儔。
坡池金暇蟆,出見蓋有由。至尊顧之笑,王母不遣收。復歸虛無底,化作長黃虯。
飄飄青鎖郎,文采珊瑚鈎。浩歌綠水曲,清絕聽者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