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流雲雷紋大銅鼓

鎖定
1972年在北流市六靖鎮水衝庵發現的雲雷紋大銅鼓是廣西最大的銅鼓,也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古代銅鼓。 [1]  現藏於廣西民族博物館,總號004825,分號101,系北流型銅鼓的標準器,被稱為“銅鼓王”。 [2] 
中文名
北流雲雷紋大銅鼓
別    名
銅鼓王 [2] 
現存地址
廣西民族博物館
鼓面徑
165釐米 [2] 
殘    高
64釐米 [2] 
重    量
299公斤 [2] 
類    型
北流型銅鼓 [2] 
發現地點
廣西北流市 [2] 

目錄

北流雲雷紋大銅鼓簡介

北流雲雷紋大銅鼓,鼓面徑約165釐米,殘高約64釐米,鼓面厚約0.8釐米,鼓身厚0.39-0.58釐米,重299公斤,鼓面大於鼓身,鼓面出檐7釐米、邊沿下折形成寬2.8釐米的“垂檐”,通體飾雲雷紋,鼓身上部對稱分佈兩對繩紋環耳,為北流型銅鼓的標準器
北流雲雷紋大銅鼓原存於北流縣六靖鄉水埇(衝)庵,出土年代不詳,據清光緒四年《北流縣誌》載:“水埇庵內有銅鼓,圍二丈許,高二尺”,其時此鼓已存於水埇庵。1955年入藏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2008年調撥至廣西民族博物館
由於無伴出物,只能從其器形、紋飾特徵推斷年代。因其具有環耳、紋飾為較單一的雲雷紋等特徵,被劃分為北流型銅鼓的早期類型。 [2] 
北流雲雷紋大銅鼓 北流雲雷紋大銅鼓

北流雲雷紋大銅鼓相關研究

通過本體觀察、檢測分析及模擬實驗進行。研究結果表明,101號北流雲雷紋大銅鼓材質為鉛錫青銅,銅、錫、鉛比例分別為66.5%、9.5%、18.5%;使用泥範法歷經備料、制模、制內外範、制附件、刻印花紋、乾燥和烘乾泥範、合範、焙燒預熱泥範、澆注、修整及定音等工序鑄造成型;合範線較寬,表明採用了縫隙式澆注方式;澆注工藝採用鼓面朝下方式,鼓足端為自然冒口,由於澆注時銅液温度不夠高、鼓足部位縫隙澆口太薄、或銅液不足、外範變形等因素,導致鑄造缺陷,鼓身有孔洞且足部殘缺。 [2] 
北流雲雷紋大銅鼓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