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銅鼓

(中國古代南方民族的禮樂器物)

鎖定
銅鼓,是中國南方古代民族創造的極富個性的禮樂器物。出現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最早是作為炊具和打擊樂器使用。之後,逐步成為當地民族貴族統治者權力和財富的象徵。在演變的過程中,敲擊銅鼓發出的聲音開始是戰事召集的信號:銅鼓一響,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此後,銅鼓又成為賞賜或貢品,以及作為祭祀、盟會、宴會歌舞時的樂器,貴族還把它作為陪葬品。 [3] 
銅鼓在古代常用於戰爭中指揮軍隊進退,也常用於宴會、樂舞中。銅鼓是中國古代悠久而燦爛文化的結晶,是中國先民智慧的象徵,它具有東方藝術的特色,是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之珍藏。銅鼓在越南老撾緬甸泰國甚至印度尼西亞諸島也有流傳。
銅鼓形狀像圓鼓,有各式圖案,有的銅鼓上還有蟾蜍圖案。銅鼓的直徑有大到2.3米,小的有0.7米。中國出土的銅鼓有一千五百多個。在老撾也發現二百多個銅鼓,泰國民間收藏和出土的則有上千個。
中文名
銅鼓
外文名
bronze drum
分    類
禮樂器物 [3] 
流    行
中國和東南亞
泰    語
กลองกบ glong goeb 蛙鼓
老撾語
กลองกบ glong goeb 蛙鼓
越南語
trống đồng
類    型
北流型、萬家壩型、西盟型、遵義型、靈山型、冷水衝型、石寨山型、麻江型 [4] 

銅鼓簡介

銅鼓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具有特殊社會意義的銅器,它原是一種打擊樂器,以後又渲化為權力和財富的象徵。被視之為一種珍貴的 重器 或禮器,因此也成為被祭祀的對象。自春秋戰國直至明清均有銅鼓,而以漢代製作得最為精美,式樣最多。依照銅鼓流行地區和式樣不同,可分為滇系和粵系兩大系統。大體上滇系銅鼓體型較小,花紋大都用單絃分暈,暈圈構成大小寬窄的變化。粵系銅鼓體型高大,鼓面多有立體的青蛙浮雕。
銅鼓的裝飾花紋,常見以下幾種:太陽紋是銅鼓最普遍的鼓面中心飾紋,它有兩種表現形式,滇系的太陽紋光芒呈長的鋭角,而粵系的太陽紋光芒則細長如針。
蛙紋是最富特色的一種裝飾,均作立體浮雕狀,有四隻、五隻、六隻不等。這些蛙有的全部面向鼓心,有的背向鼓心,有的向一個方向旋轉。最有趣味的是疊蛙,也稱累蹲蛙,大蛙背上蹲小蛙,有多達三四層的。
鷺鳥紋:鳥頭有大的羽冠,作飛翔狀,姿態優美。此外,還有舞蹈紋、競渡紋等。
北流型銅鼓 北流型銅鼓

銅鼓流傳與演變

在距今約2700年的春秋早期,生活在雲南省中西部地區禮社江流域的濮人通過炊具銅釜創造了打擊樂器銅鼓,即萬家壩型銅鼓。1975年,雲南楚雄萬家壩遺址23號墓出土4面銅鼓,鼓面上有煙燻的痕跡,説明它們曾作為炊具使用。銅鼓誕生後,很快傳播到滇池地區。戰國至漢代,生活在滇池地區的滇人對銅鼓的造型和裝飾進一步美化,鑄造了紋飾豐富、精美絕倫的石寨山型銅鼓,而銅鼓也從樂器逐步發展成為祭祀禮器和權力重器。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銅鼓文化從雲南出發,進入廣西,並在此生根發芽。古代壯族先民及其後裔不斷傳承弘揚銅鼓文化,書寫了銅鼓發展過程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廣西是出土、收藏、使用銅鼓的大省(區),發現了從春秋晚期到清代末葉各個時期的銅鼓,八大類型齊全,總數量達2000面以上。以廣西地名命名的銅鼓類型有冷水衝、北流和靈山三型。此三型銅鼓體型碩大,通體紋飾繁縟精美,具有鮮明的地域風格,印證了史籍所載“鼓唯高大為貴”的特點,也代表了廣西漢代至唐代青銅鑄造的最高水平。
唐宋以後,銅鼓的鼓型、紋飾和使用功能都發生了變化:鼓型變小,紋飾受漢文化影響增多,作為民間祭祀禮器和打擊樂器的功能增強。流行於宋元時期的遵義型銅鼓,是冷水衝型銅鼓麻江型銅鼓發展的一種過渡形態。此類銅鼓體型較小,花紋簡略,常見的青蛙塑像從鼓面消失,有的代之以蛙爪,表現出銅鼓藝術衰退簡化的跡象。與遵義型銅鼓相比,清代末葉的西盟型銅鼓在藝術上迎來了新的生命。西盟型銅鼓器壁輕薄、體型高瘦、鑄造精巧、紋飾精美,鼓面和鼓身還裝飾有蛙和象、田螺等塑像。作為遵義型銅鼓後繼形式的麻江型銅鼓,廣泛分佈於我國南方地區,許多民族仍在節日慶典和喪葬禮儀中使用。穿越2000多年曆史,憑藉頑強的生命力和深厚的文化影響力,銅鼓成為一種區域性文化現象和多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符號。
從萬家壩型銅鼓開始,人們利用圖像和線條在銅鼓上描繪世界、表達情感。銅鼓裝飾藝術經歷了從寫實到抽象、再到兼容幷蓄的發展過程。這種發展和演變與銅鼓使用功能和象徵意義發生改變密切相關。萬家壩型銅鼓主要被當作樂器使用,屬於銅鼓藝術的萌芽期,因此該型銅鼓遍體無紋或僅於內壁裝飾稚樸簡單的寫實動物紋。
當銅鼓的傳播更為廣泛,人們不再滿足於將其作為單純的樂器,而是賦予這種鑄造成本高昂的青銅器以更為重要的功能——祭祀禮器。那些宏大莊嚴的祭祀場景直觀地體現在石寨山型銅鼓的鼓面和鼓身的寫實紋飾中,包括春播儀式圖、磨秋圖、祈求豐收的上倉圖和舂米圖等等,是鑄鼓人民“耕田邑聚”的真實寫照。
銅鼓上不僅有寫實場景,還有各種動物紋飾和立體裝飾。鳥類是其中比較常見的裝飾,不僅有平面的鳥形象,還有活靈活現的鳥塑像裝飾於鼓面、鼓足或鼓內壁上。除了鳥類外,銅鼓上動物主題的紋飾還有蛙、牛、鹿、馬、象、魚、虎、龜、田螺及家禽等古代南方地區常見動物,這其中又以蛙立飾最為常見。相關民族學資料表明,我國南方多個民族有過青蛙崇拜。青蛙與稻作民族的關係源遠流長,在壯族民間,青蛙被視為“雷神”的女兒,代表着風調雨順;而青蛙繁殖能力強,又是“多子”的象徵。靈山型、西盟型銅鼓上常見的“累蹲蛙”被認為是雌雄蛙,代表着人們對於生存和繁衍的渴望。
唐宋以前,作為禮器的銅鼓是其佔有者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史書記載,“有鼓者,號為都老,羣情推服”“得鼓二三,便可僭號稱王”。考古發現也表明,當盟會、集眾時,銅鼓作為重器陳列,成為統治權力的象徵。
唐宋以後,銅鼓的禮器作用逐漸削弱,變為一般的祭祀用具和伴奏樂器。此時期銅鼓的裝飾藝術具有開放和創新的特點,廣泛吸收漢文化因素,道教、佛教藝術紋樣盛行,並結合本地的習俗風尚加以創新,紋飾造型兼具抽象與寫實特點,形成清新活潑的裝飾風格。
至清代末葉,我國南方古代銅鼓已停止生產,其鑄造工藝也因此而失傳,直到上世紀90年代傳統鑄鼓作坊興起,銅鼓文化得以復興。 [6] 
古代銅鼓 古代銅鼓

銅鼓歷史出土

銅鼓,公元前7世紀開始出現。銅鼓全部銅鑄,一般的銅鼓鼓面直徑約五十公分,高約三十公分(個別的較大)。鼓腔中空,無底。兩側有銅環耳。鼓面和敲身都刻有精緻的花紋。 銅鼓按不同形制和花紋,分為八個類型:萬家壩型、石寨山型、冷水衝型、遵義型、麻江型、北流型、靈山型、西盟型。廣西北流出土一面銅鼓,高67.5、面徑166釐米,重300公斤。是現今世界最大的銅鼓。全國各地收藏的銅鼓已達1400面,分散在中南、西南各地民間還有200餘面。中國是世界上發現銅鼓數量最多、鑄造和使用銅鼓時代最早、歷史最長的地區。
廣西各地文物都有銅鼓發現:或是墓葬出土,或是零星發現,或是民間傳世等,其中以廣西北流、桂平、藤縣、玉林、浦北、東蘭、大化、橫縣等市縣最為密集。廣西各級文物管理部門收藏的銅鼓已達700多面。其中,廣西民族博物館藏有銅鼓300多面,成為世界上收藏銅鼓最多的博物館。此外,紅水河流域民間收藏銅鼓還有1100多面,僅東蘭縣金谷鄉就獨佔120多面,大化瑤族自治縣板升鄉也有106面。廣西銅鼓的收藏數量居全國首位。 [3] 
銅鼓後流傳到東南亞地區,如仰光,作用巨大。一般用於祭祀、樂器、召集、婚慶、節日等等。

銅鼓演奏方法

銅鼓基本結構圖 銅鼓基本結構圖
舞蹈時把銅鼓懸掛起來,一人用鼓槌敲擊鼓面,一人手執木桶對準鼓底,以增加共鳴,聲音渾厚深沉,能傳遠處。舞者(一般是集體)圍着銅鼓,隨着鼓點節奏起舞。
在多民族融合的廣西,壯族、瑤族、苗族都有擊打銅鼓而歌,伴隨銅鼓而舞的習俗。演奏方式是將銅鼓懸掛在木架或樹杈上,用特製球形鼓棰敲擊。或一人擊鼓,另一人持木桶在鼓底晃動,以改變音量和音色。還有的在銅鼓下置放一個水桶,盛水過半,以便敲擊時達到鼓聲清純悦耳的效果。如果是小型銅鼓,可背在身上邊跳躍邊敲擊。在壯族地區,普遍流行銅鼓樂,對歌、賽馬也擊銅鼓助興,銅鼓專用曲牌有《祭鼓調》、《送鼓調》、《喜鵲調》、《散花調》。 [3] 

銅鼓分類

依據形制和紋飾特點,中國古代銅鼓劃分為八大類型:萬家壩型、西盟型、遵義型、靈山型、冷水衝型、石寨山型、麻江型和北流型。 [4] 
中國古代銅鼓劃分為八大類型 中國古代銅鼓劃分為八大類型

銅鼓萬家壩型銅鼓

萬家壩型銅鼓雲南楚雄市萬家壩古墓葬羣出土的銅鼓為代 表的一類銅鼓。時值 公元前8世紀的春秋中期到公元前5世紀的戰國中期。這種銅鼓鼓壁較厚,工藝粗糙,鼓面無花紋或花紋較簡單,胸大於鼓面,是 迄今所知最早的銅鼓。由於它的鼓面還殘存有炊煙痕跡,足以證明它是古代由做飯的 銅釜向銅鼓演變發展過程中,處於炊具與樂器混用的最初階段。

銅鼓石寨山型銅鼓

石寨山型銅鼓以雲南省晉寧縣石寨山古墓葬羣出土的銅鼓為代表的一類銅鼓。時值公元前4世紀的戰國初期到公元前1世紀的東漢初年。流行於雲南晉寧、四川會理、貴州赫章 、廣西玉林等廣大地區。 這種銅鼓是萬家壩型銅鼓的繼承與發展,鼓面較寬,鑄造工藝也較精細,紋飾多樣,其中有 翔鷺羽人、龍舟競渡瘤牛、剽牛祭祀和環形、同心、鋸齒等紋飾。反映了我國古代豐富多彩的生活圖景,表現了銅鼓鑄造技藝日臻完善、進入了發展階段。 石寨山型銅鼓在越南、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也有流傳。

銅鼓冷水衝型銅鼓

冷水衝型銅鼓以廣西藤縣橫村冷水衝出土的銅鼓為代表 的一類銅鼓。時值公元前1世紀的西漢晚期到12世紀的北宋時期。流行於四川、廣西、雲南、貴州等省區和左江、右江鬱江黔江潯江流域一帶。這種銅鼓形體瘦高、鼓體較大,花紋密集而趨於圖案化,飾有變形翔鷺、變形羽人和變形龍 舟紋,重要特徵是鼓面四周鑄有蛙飾和鳥獸、人物等立體造型,奇異多姿。是石寨山 型銅鼓的繼承和發展,並進入了成熟的階段。

銅鼓遵義型銅鼓

遵義型銅鼓,以貴州時值10 世紀的五代到14世紀的元代時期。流行於以貴州、廣西北部為中心的黔、桂、滇等省區。這種銅鼓,鼓面無立體蛙、獸飾物,它的花紋和圖案也衰退簡化。是由冷水衝型銅鼓 蜕變而來,也是由冷水衝型銅鼓演變到麻江型銅鼓的過渡形式。

銅鼓麻江型銅鼓

麻江型銅鼓以貴州省麻江縣出土的銅鼓為代表的一類銅鼓。時值12 世紀南宋 初年到19世紀清代晚期。廣泛流行於兩廣、滇、黔、川、湘、海南等省區。麻江型銅鼓,鼓型矮小、數量最多。這種銅鼓的重要特徵是體型扁矮,鼓壁較薄,發音效果好。在鼓面的同心暈圈中,鑄有十二 生肖、八卦、盤龍等多種浮雕,並有“成化”、“萬曆”等漢字紀年銘文。由於鑄造 工藝精湛、飾紋豐富多彩和音響效果俱佳,使銅鼓發展到顛峯階段。麻江型銅鼓,還流傳於越南北部廣大地區。

銅鼓北流型銅鼓

北流型銅鼓是廣西北流縣出土的銅鼓為代表的一類銅鼓 。時值公元前1世紀的西漢到10世紀的唐末。流行於廣西北流、陸川容縣浦北、廣東高州等地。這種銅鼓的特徵是:面大於胸,胸部略直,鼓腰收束、凹處平緩,足部較高。鼓面的立體蛙飾瘦小,蛙身無紋,一般為四隻。

銅鼓靈山型銅鼓

靈山型銅鼓以廣西壯族自治區靈山縣出土的銅鼓為代表的一類 銅鼓。時當公元3世紀東漢末年到10世紀的晚唐時期。主要流行於兩廣地區。這種銅鼓與北流型銅鼓形制相近,鼓面大於胸,胸部較為平直,鼓面花紋精細,多為雲雷紋、線紋和鳥紋等紋飾。它的特徵是:鼓面無立體蛙飾,而鑄有三隻腳蟾蜍六隻。鼓背也有紋飾。

銅鼓西盟型銅鼓

西盟型銅鼓以雲南省西盟佤族自治縣佤族村寨出土的銅鼓為代表的 一類銅鼓。時值公元8世紀唐代到20世紀清代末期。流行於雲南省西南部的德宏、臨滄西雙版納 、西盟等地,是佤族、傣族和克木人所用的樂器。鼓身較小,呈直筒形,面大於胸,腰、足無明顯區分。 這種銅鼓,鑄造精巧,鼓身輕薄,音響效果好。它的特徵是:鼓面鑄有立體蛙飾,並兩三隻 重疊一起,等距分為四組。有的還鑄出立體小象、蛇、海螺、玉樹等浮雕,由四隻象雕作耳 ,獨特而別緻。西盟型銅鼓,還流傳於緬甸、泰國、老撾等東南亞國家,尤其在緬甸北部克耶邦克倫族中 廣為使用。故國外學者稱其為“克倫鼓”。
八種類型的銅鼓

銅鼓花紋及寓意

銅鼓 銅鼓
銅鼓製作工藝考究,用以銅為主要成分的銅、錫、鋁合金等鑄造。面、胸、腰、足、耳五部分渾然一體。鼓身上段為胸,中段是腰,下段是足,腰間有兩對鼓耳。銅鼓大小、輕重不一,鼓面多鑄有太陽紋、翎眼紋、雲紋、乳釘紋、櫛紋、遊旗紋等紋飾。按照名史家黃現璠所撰《銅鼓及其花紋的新探索》一文中所言,銅鼓的花紋,反映如下幾個意思:

銅鼓自然崇拜

人民從事農業生產中,對於陰陽雨雪的變化,知道與太陽有密切關係,但不瞭解這種自然現象的發生原因,產生了“萬物有靈”的觀念。故鼓面正中必畫以太陽,反映了農業生產必需陽光。

銅鼓雨水渴望

銅鼓上的連續迴旋形構造.方形的叫雷紋,圓形的叫雲紋。它早巳出現於新石器時代出土的陶器上,甲骨文中可看出它的演變,商周時代把它加以發展.裝飾在銅器上,銅鼓用它作花紋圖案,反映了先民一向從事農業生產,其中雷紋影響最大,為求雨多建雷廟。

銅鼓圖騰崇拜

作為圖騰崇拜的反映,鼓面飾有四至八隻蛙,有的大蛙負小蛙,有的大蛙中還有數只小蛙。這是古人對蛙的崇拜。因“蛙鳴即銅鼓(鼓)精”、“鼓聲宏者為上”,龜蛙能知天時,故視為神物。至於翔鷺紋十二生肖錢紋等,都與農業人生產有密切關係的自然現象和生物有關。
銅鼓

銅鼓相關習俗

敲擊銅鼓伴隨歌舞,常常與祈年禳災等宗教祭祀活動密切相關。我國曆代詩人墨客對敲擊銅鼓,載歌載舞賽神的情景有許多生動、形象的描繪。如唐代詩人温庭筠在《河瀆神》中詠道:“銅鼓賽神來。滿庭幡蓋徘徊。水村江浦過風雷,楚山如畫煙開。離別櫓聲空蕭索,玉容惆帳妝薄。青麥燕飛落落,捲簾愁對珠閣。”
五代詞人孫光憲在一首《菩薩蠻》中寫道:“木棉花映叢祠小,越禽聲裏春光曉。銅鼓與蠻歌。南人祈賽多。客帆風正急,茜袖偎檣立。板浦幾回頭,煙波無限愁。”
銅鼓 銅鼓
詩詞中有明媚旖旎的南國春光,又有在大好春色中,伴隨陣陣鼓聲和粗獷的歌聲,舞蹈賽神的熱烈場面。在科學極不發達的古代,社會生產力水平很低,人民“俗信妖巫,擊銅鼓以祈禱”和“擊銅鼓沙鑼以祀鬼神”的現象十分普遍。這種宗教祭祀活動在西南邊遠山區,尤其是長江兩岸及兩廣一帶特別盛行。我國古代詩人一再把銅鼓賽江神的風情載入他們的詩篇,唐朝詩人許渾在《送南客歸有懷》中吟道: “綠水暖青菇,湘潭萬里春。瓦樽迎海客,銅鼓賽江神。避雨松楓岸,看雲楊柳津。長安一杯酒,座上有歸人。”

銅鼓銅鼓代表

北流雲雷紋大銅鼓,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古代銅鼓,為北流型銅鼓的標準器 [5]  。1955年在廣西北流水湧庵發現,隨後被徵收運送到廣西博物館,2008年調撥至廣西民族博物館,據清光緒四年《北流縣誌》載:“水埇庵內有銅鼓,圍二丈許,高二尺”,其時此鼓已存於水埇庵。 [5]  雲雷紋大銅鼓的鼓身高度為67.5釐米,鼓面直徑為165釐米,重達300千克,被譽為“銅鼓之王”。鼓面中心是有八道光芒的太陽紋,外圍用突起的同心圓弦紋分成五道暈圈,暈圈內佈滿了單線旋出的雲紋和菱形套疊的雷紋,另有蠶絲紋環耳兩對。 [3] 
博物館內的北流雲雷紋大銅鼓
北流型六蛙銅鼓,現藏於故宮博物院,通高54.7釐米,面徑98釐米,足徑99.4釐米。此鼓體形厚重碩大,鼓面伸出鼓頸外,面沿下折成“垂檐”,屬北流型銅鼓。此鼓通體飾花紋。鼓面,3弦分暈,18暈,1暈紋飾已模糊不清,2、9、11、16、18暈飾席紋,3、8、14暈飾四出錢紋,4、7、10、13、15暈飾雲紋,6、12、17暈飾圓錢紋,5暈飾半圓填線紋;鼓面邊緣塑6蛙,其中一對累蹲蛙對稱排列。鼓身,胸部6暈,1暈中飾四出錢紋,2、3、5暈飾雷紋,4暈飾圓錢紋,6暈飾席紋;腰部9暈,1、9暈飾四出錢紋,2、4、7、8暈飾雷紋,3、6暈飾圓錢紋,5暈飾席紋;足部7暈,1、2暈飾圓錢紋,3、6暈飾雷紋,4暈飾四瓣花紋,5、7暈飾席紋。耳邊飾乳釘,中飾辮紋。根據銅鼓上的四出錢紋即可推斷這種類型銅鼓的鑄造和使用年代上限只能在東漢靈帝中平二年(186年)以後。 [7] 
北流型六蛙銅鼓
銅鼓 銅鼓
2016年1月10日,一面直徑4.2米、高2.6米、重達7噸的巨大銅鼓,經廣西環江韋氏民間銅鼓鑄造廠20個工人長達6個多月的日夜奮戰,終於鑄造出爐,作為迎接新年的“賀禮”。該銅鼓由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壯族銅鼓鑄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韋啓初、韋啓參兄弟倆設計製作。鐵匠出身的兄弟倆,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採用沙模鑄造方法攻克了銅鼓鑄造中的道道難關,經過多年揣摩、反覆試驗,在歷經數不清的失敗之後,終於掌握了一次性成型鑄造技藝和其他核心技藝。該面銅鼓是世界最大銅鼓,將於2016年1月16日在廣西桂林市為銅鼓舉行吉尼斯世界紀錄評審活動。 [1] 
最大的銅鼓:2018年6月29日,一面在廣西河池市鑄造的巨型銅鼓,成功挑戰最大的銅鼓吉尼斯世界紀錄稱號。此鼓為雙面鼓,鼓面直徑6.68米,鼓身厚度2.88米。(吉尼斯) [2] 

銅鼓古代樂器

銅鼓在古代常用於戰爭中指揮軍隊進退,也常用於宴會、樂舞中。商至戰國的銅鼓見到的只有兩例:一例是一件橫置的兩面鼓,鼓面鑄成類似鱷魚皮的花紋,鼓身鑄雙鳥,是商代器;另一例有兩件,筒狀,底中空,是春秋時期的秦器。《後漢書·馬援傳》有關於銅鼓的記載。銅鼓都為青銅鑄,大小不一,最大的直徑在一百釐米以上,最小的僅十餘釐米,重量自數十斤至數百斤不等。鼓面有浮雕圖案,中心為月光形,邊緣為蟾蜍等。鼓身全部有花紋圍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