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村

(山東省煙台市蓬萊區下轄村)

鎖定
北村隸屬於山東煙台市蓬萊區,北村地處大欽島鄉西北部,北、東傍山,西臨海,南隔南大窪平地與南村相望,東南方向距鄉政府駐地300米。2007年底,有居民285户,人口687人。
中文名
北村
地理位置
大欽島鄉西北部

北村地理位置

北村地處大欽島鄉西北部,北、東傍山,西臨海,南隔南大窪平地與南村相望,東南方向距鄉政府駐地300米。村名因方位而得,村內按住地特點和姓氏羣落自然分為廟疃、顧家疃、田家疃、前店幾個居民區所。

北村歷史沿革

北村歷史久遠,從地下考古發掘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遺蹟説明,遠在6000年前這裏已有人類居住,在歷史過程中,族羣不斷更換,諸姓村民的祖先,主要是在清朝康熙年中期至雍正年初期從膠東一帶遷徙而來。人民公社化時期,北村屬欽島人民公社北村大隊,下轄四個小隊。1984年3月人民公社改為人民政府。北村組建了村民委員會,下設三個區。屬大欽島鄉人民政府管轄。

北村人口經濟

2007年底,有居民260户,人口867人,蔬菜20畝,林地516畝,養殖海區面積1000畝,船隻60條,產值800萬元,村辦企業3個,產值400萬元。經濟總收入5200萬元,人均純收入6000元,人均居住面積50平方。

北村發展思路

2007年,北村以“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漁村建設為目標,加大生產投入和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經濟社會穩步發展,新漁村建設紮實推進,全村上下呈現和諧平安穩定的良好局面,被評為煙台市文明村。

北村發展狀況

積極發展現代漁業。充分利用海洋資源豐富的優勢,理清發展思路,調整養殖結構,發展現代漁業。穩定海帶養殖規模,在精養高效上下功夫,提高出口菜的質量和產量,完成出口菜140噸,食品菜240噸,化工菜820噸,海帶養殖收入達1000萬元。加大蝦夷貝養殖投入力度,快速膨脹蝦夷貝養殖規模。村兩委多次組織村養殖場場長先後到大連、蓬萊等地考察蝦夷貝苗種市場,各養殖場共投資80多萬元,購置蝦夷貝苗種8000多萬個,是2006年一倍還多,購成養籠3萬個,全年蝦夷貝收入達240餘萬元,同比增長15%。深水網箱養殖初具規模,2007年總量已達18個,全年銷售黑魚收入達260萬元,同時增長270%。 適應國際國內市場的需求,逐步打造標準化和品牌化產品,積極與海洋與漁業局聯繫,辦理了鮑魚、海蔘、蝦夷扇貝、海帶、黑裙魚、六線魚原產地認證和無公害產品認證。
推進社會事業發展。投資50萬元,新建台山文化活動中心和休閒健身廣場;投資4萬元,對殘疾人和老年人活動中心進行了房屋修繕粉刷,建設了一處500平方米的休閒場所。投資6萬多元,修建路邊花壇一處,對迎賓路兩側進行了綠化美化,對村委會大門進行了重新整修,對兩側宣傳欄進行了重新粉刷更換,對路燈進行了修繕改造。投資50萬元對全村自來水管道進行改造,24小時供應淡化水。北村自來水入户率、安全衞生飲水普及率、有線電視入户率均達100%,污水有序排放,主要街道全部實現了硬化、綠化。全村人均福利待遇標準達到400元。